正骨水是中医骨伤科常用的一种外用药,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舒经活络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跌打损伤。正骨水是一种酒红色的液体,属于OTC用药,使用时可以喷在患处,也可以抹在患处。
最常用的玉林牌正骨[……]
正骨水是中医骨伤科常用的一种外用药,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舒经活络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跌打损伤。正骨水是一种酒红色的液体,属于OTC用药,使用时可以喷在患处,也可以抹在患处。
最常用的玉林牌正骨[……]
刘炳凡教授(1910—2000)是湖南汨罗人,生前从事中医工作五十余年,曾任全国血防研究委员会会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理论研究室副主任、研究生班主任。
刘老有一张治疗脑部[……]
辨证施治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功。辨证施治包括三部分:一是八纲辨证,二是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脏腑辨证;三是辨方证和药证。辨证施治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中医师临床疗效的高低。只有熟练掌握中医[……]
梅花点舌丹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是清代著名医家王维德(字洪绪,1669-1749年)的祖传秘方,王洪绪在《外科证治全生集》中将之公之于世。《外科证治全生集》刊行后,影响力很大,清代的另一名外科名家顾[……]
我学中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在最初的那个阶段,我读《黄帝内经》和《易经》等著作,觉得这些书讲得很有道理,颇有“天下之医理,至此尽矣!”之感慨,觉得中医很美,自己还去写了些解读《黄帝内经》和《易[……]
失笑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此方由蒲黄和五灵脂各等分,共同研成细末而成。每次用醋调和冲服3克,每日两次。失笑散有活血祛瘀、散结止痛的功效,用于瘀血停滞证。症见心胸刺痛,脘腹疼痛,或产后恶露不行,或[……]
小半夏汤出自《金匮要略》,用药简单,仅两味药:半夏一升(现代多用15g),生姜半斤(现代多用24g),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现代用法:水煎两次,分二次温服)。
《金匮要略》中涉及到小半[……]
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医学心悟》卷四“眩晕”条,该书作者程国彭对眩晕的解释是:“眩,谓眼黑。晕者,头旋也。古称头旋眼花是也。”程国彭将旋晕分为肝火内动证、湿痰壅遏证、气虚夹痰证、虚火上炎证、真阳上泛证等[……]
复方扶芳藤合剂由扶芳藤、黄芪、红参组成,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作用。用于气血不足,心脾两虚证,症见气短胸闷,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面色不华,胃口不佳,脘腹胀满,大便溏软,舌淡胖[……]
肿节风是金栗兰科植物草珊瑚的全株,亦称草珊瑚、九节茶、接骨金粟兰等。民间因其有消肿散结的功效,为其取名肿节风。传统中医认为肿节风性微寒,味苦、辛,有小毒,有清热解毒、祛风通络、活血散结、化痰平喘的功效[……]
生化汤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家傅青主的一张经验方,载于《傅青主女科》。傅青主擅治妇科病,留下了不少治疗妇科病的经验方,生化汤即是其中之一。生化汤是治疗产后病的,有些地区已经习惯性的将生化汤作为产后必用的方[……]
安康欣胶囊是当代中医研制出的一种抗癌中成药,其主要成分为黄芪、人参、丹参、灵芝、补骨脂、五味子、山豆根、鸡血藤、半枝莲、淫羊霍、穿破石、党参、白术、石上柏等十八味中药,功效为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
冬地三黄汤出自《温病条辨》,由“麦冬八钱,黄连一钱,苇根汁半酒杯(冲),元参四钱,黄柏一钱,银花露半酒杯(冲),细生地四钱,黄芩一钱,生甘草三钱”组成,煎服法为:“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以小便得[……]
这段日子我在一位令人敬重的长辈(他是一名中医主任医师)的指导下,认真的梳理了一下自己过去这些年的治癌心得,写出了一份提纲挈领的总结。在他的指导下,这份文稿经过十几次的修改才算定稿。 它不只是一份简单的[……]
四神丸出自《医方集解》,由补骨脂、五味子、肉豆蔻、吴茱萸等四味药和生姜及红枣肉组成,治疗脾肾虚寒所致的五更泄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或腹痛肢冷,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因为疗效确切,所以现[……]
肝胆疾病或肿瘤患者肝功能异常、肝脾肿大,经常会发生急性黄疸型肝炎,出现腹胀、尿黄、小便不利、水肿、大便发灰、皮肤黄、巩膜黄染、眼睛发黄、口苦、咽干、发烧等症状,西医检查会出现肝功能异常,胆红素偏高,中[……]
肝复乐片(胶囊)是一种现代中成药,其成分为:党参、鳖甲(醋制)、重楼、白术(炒)、黄芪、陈皮、土鳖虫、大黄、桃仁、半枝莲、败酱草、茯苓、薏苡仁、郁金、苏木、牡蛎、茵陈、木通、香附(制)、沉香、柴胡等。[……]
大防风汤出自宋代《惠民和剂局方》,原方为:川芎(抚芎不用)、附子(炮,去皮),各一两半;熟干地黄(洗)、白术、防风(去芦)、当归(洗,去芦,酒浸,焙炒)、白芍、杜仲(去粗皮,炒令丝断),各二两;羌活[……]
《新急腹症学》中收录了一张专门用于治疗肠梗阻和肠粘连的“粘连松解汤”,该方由厚朴、木香、乌药、炒莱菔子、赤芍、桃仁、芒硝和番泻叶组成。原书未给出各药用量,用此方者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酌情决定各药的[……]
二色补血草是白花丹科补血草属植物二色补血草的根或全草,这种草开的花有两种颜色,一部分是粉色,一部分是黄色,所以得了个二色补血草的名字。因为花量多,花色鲜艳,所以二色补血草很具观赏价值,现在也被当作景观[……]
白英是茄科茄属植物,白毛藤是白英的全草,白英的茎叶上都有一层白毛,故它的全草入药又叫白毛藤。传统中医认为白毛藤味甘、苦,性寒,有小毒,归肝、胆、肾经。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湿热黄疸、胆囊炎[……]
活血化坚汤出自《外科正宗》,由防风、赤芍、当归尾、天花粉、金银花、贝母、川芎、皂角刺、桔梗各一钱,僵蚕、厚朴、五灵脂、陈皮、甘草、乳香、白芷梢各五分组成,用水二盅,煎八分,临服用酒一小杯送服,饭后服用[……]
皂矾是硫酸盐类矿物水绿矾的矿石或化学合成品,主要成分为七水合硫酸亚铁,别名绿矾、青矾。在我国古代皂矾已经被当作药材使用,传统中医认为皂矾味酸涩,性凉,归肝、脾经。有解毒敛疮、消积杀虫、燥湿化痰、止血补[……]
赵炳南老大夫是我国中医外科泰斗,生前曾任北京中医院皮外科主任,留下了很多经验方,其中有四张经验方以解毒汤命名,都是中医治疗外科疾病的有效良方。今撰此文介绍赵老遴选的这四张经验方。
解毒清热汤: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