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爬山,每次爬到山顶上极目远眺时,远方的楼宇就像蝼蚁一样,而人则如一粒粒尘埃,根本看不见,人世间就好像在遥远的他方一样。这时候身边只有山中的石头,林间的风和天上的白云才是我看得见和感受得到的存在。[……]
分类目录归档:佛学
一僧一俗对人生问题的探讨
此事的缘起是因为我早上打开朋友圈,看到了我的微信好友中的某位出家法师,发了条朋友圈,内容如下:
“晨曦总是那么美不可言。为什么一件事物可以充分展现它的美,因为有足够的空间。人若想生存发展也是一样[……]
论佛教的“悲智双运”精神在慈善事业中的意义
昨晚,我在我的工作微信的朋友圈上为一位一家三口患癌的大叔募捐,大家积极的呼应我,截止到目前,已经募得善款2万多元。
另外还有一些朋友希望参与进来,帮助患者在水滴筹等募捐平台上为患者一家募捐,目前[……]
不行菩萨道,不知随缘好
佛教的智慧,最终落在随缘二字之上。随缘的心态,不太容易磨练出来。若对缘有一种强求的心态,太过执着和痴迷,便不免要弄得自己很烦恼。
在小乘佛教最高果位“阿罗汉果”和大乘佛教最高果位“佛果”之间,还[……]
宗教越来越像传销,传销越来越像宗教
宗教总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路越走越邪的。
如今中国的各种宗教组织,越来越像传销了。而传销组织,则越来越像宗教了。在一个很多人灵魂空虚的年代,宗教和传销乘虚而入,攫取信众的灵魂,搜刮信众的腰包,宗教[……]
佛教的福报论是一种并不高尚的功利主义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人类天性中本有的良善之心,是这个社会中善的一面赖以存在和弘扬的基础,但是到了佛教那里,一个人行善,成了积累福德收获回报的资粮。而佛教徒向社会众生循循善诱时,也是强调行善有各种福报,[……]
佛教的三世轮回和因果报应思想是一碗有毒的心灵鸡汤
我个人对佛陀释迦牟尼的大部分哲学观点是认同并且倾佩的,但是对其提出的三世轮回和因果报应思想却非常的不以为然。也许这位古印度丛林中的智者,只是因为自幼便受过这样的宗教信念的熏陶,或者他只是希望通过推崇这[……]
人不知而不嗔,不亦清净乎?
一时心动,胡乱写了一篇《学佛当知佛有害的一面》,发在今日头条上,不曾料到,竟然成了一个热贴,阅读量瞬间过万,几个小时阅读量达到三四万,而且仍然在继续被疯狂转发中。大概这帖子和我以前写的其他的热门文章一[……]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据说李嘉诚的办公桌上一张废纸片都没有,当天要办完的事情,当天都会办完,不留任何事情在心头过夜。生意做得这么大的一个商人,能够淡定到这种程度,无怪乎快九十岁的人了,依然头脑清晰,精神矍铄,身体健康。[……]
学佛当知佛有害的一面
歌德称谈艺之“见”曰:“能入,能遍,能透”,遍则不偏,透则无障,入而能出,庶几免乎见之为蔽矣。
——钱钟书《管锥编》
因为我之前多年来在各种平台上发布了大量的佛学方面的文章,近年来不断的有对佛学感[……]
求神通不如求慈悲和智慧
由于一些特殊的因缘,最近我研究了一下佛道两教的神通,接触了一些“通灵人士”和有神奇预测能力的人士,有佛教的也有道教的,打开了一扇以前不曾打开过的门,看到了自己以前未曾见过的世界。
我自己经常接触[……]
在无常的世界里保持一颗平常的心
已知诸相皆非相,欲待无情却有情。
——李慎之
非撕心裂肺之痛不足以摧伏四魔,非肝肠寸断之苦不足以灭尽五毒,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逐一饱尝后,乃可以将世间诸烦恼[……]
在俗世中安心
禅宗二祖慧可禅师得道时有如下一段关于安心的公案:
慧可向达摩祖师问道:“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达摩回答:“诸佛法印,匪(非)从人得。”
慧可听了不明其意,追问达摩祖师:“我心未宁,[……]
出世间是回家,在世间才是出家
中国的佛教徒常常喜欢用世间和出世间来形容红尘世界和红尘外的世界。世间,其实是社会和家庭之含义,所谓出世间或者出离红尘,是与社会和家庭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为其所影响。若说佛教徒与一般人的最大的区别,也就只[……]
用佛教的六度解决人生的八苦
佛教将人生的痛苦概括为八种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而六度,是佛教的六种修行方法,度,是梵语的波罗蜜多,字义是“到彼岸”,也就是六种修行得道的方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
随缘而不攀缘,享受自在人生
一个佛教信徒,对待这世界的态度,用最精炼的两个字来形容,就是随缘。缘份来时,顺应之,去时,不强留。缘份不足时,不攀缘,因为攀缘是一件很累心的事情。攀缘意味着,我们将不得不牺牲我们自己的一些东西,放弃部[……]
忍辱的最高境界是天下无辱
白隐禅师是日本禅宗临济宗的中兴之祖,白隐禅师一生清净修行,光风霁月,深受信众敬仰,但是却也曾经遭遇过一次很大的侮辱。
在白隐禅师住处附近,住着一对开食品店的夫妇,他们有一个女儿,十四岁不到就怀孕[……]
忏悔和宽容
我已经很久没有做早晚课了,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会在早上和晚上像一个正式的佛教徒一样,诵读一些佛经,忏悔自己的过失,但是这个习惯没有被保持下来。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在年轻的时候是读不懂的,随[……]
学会做个淡定超脱的病人
前天,一个肝癌患者到北京301医院里来看病,顺便也看了看我,希望我能给他一点指导。承蒙他看得起,我就冒昧的直言不讳了几句。指出他的心病重于身病,治病先应治心,医身先应医性。
在交谈中,他对太多事[……]
静中静非真静,闹中取静才是真静
这个标题来自于《菜根谭》中的一句话,我很感谢《菜根谭》,它将我从一潭死水的状态中带出来了。它使我明白,为什么梁漱溟先生会从一个佛教信徒转为一个儒学家,去开辟经世致用的事业。而我,也不再执着于将生活过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