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核膏出自清代外科名医王洪绪的《外科证治全生集》,方由菜油四斤,壁虎十四条,蜘蛛二十八个,蜗牛三十六枚,以上一起入锅熬至壁虎、蜘蛛和蜗牛均枯,浮出油面为度。将壁虎、蜘蛛、蜗牛取出。再入新鲜首乌藤叶、甘[……]
分类目录归档:名医
张锡纯的“化腐生肌散”
化腐生肌散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由炉甘石(煅)18g,乳香9g,没药9g,明雄黄6g,硼砂9g,硇砂0.6g,冰片0.9g组成。将以上各药共为细末,收贮瓶中,避免接触空气。用时取出来,擦患处,[……]
李东垣《兰室秘藏》“疮疡门”中的“散肿溃坚汤”
“散肿溃坚汤”出自李东垣的医著《兰室秘藏》中的“疮疡门”篇,原文如下:
“散肿溃坚汤:治马刀疮,结硬如石,或在耳下至缺盆中,或肩上,或于胁下,皆手足少阳经中。及瘰疬遍于颏下,或至颊车,坚而不溃,[……]
蒲辅周老大夫止痛的经验方“三生祛痛方”
蒲辅周老大夫有一张速效止痛的经验方“三生祛痛方”,该方由生乌头(草乌也可)、生南星、生白附子各等份组成。制法为将以上三种药做成细末,每次取30g,以葱白(连根须)7茎,生姜15g,切碎捣烂如泥,加入以[……]
《温病条辨》中的“化癥回生丹”的抗癌消肿作用
清代名医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中有一张名为“化癥回生丹”的处方,该方主治“燥气延入下焦,播于血分,而成癥者”,这种病多类似于现代的妇科肿瘤。但实际上从化癥回生丹的组分来看,化癥回生丹是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
傅青主的易黄汤
易黄汤出自《傅青主女科》,由山药(炒)、芡实(炒)各1两( 30g),黄柏(盐水炒)2钱(6g),车前子(酒炒)1钱(3g)白果(碎,十枚)(12g)组成。
傅青主以之治疗“黄带”,黄带的症状,[……]
周仲瑛用复法大方治疗卵巢癌术后CA125升高医案赏析
周仲瑛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国医大师,在他的医案中,有一篇名为“复法大方治卵巢癌术后肿瘤标志物增高”的医案。在该医案中,周仲瑛教授没有用常规的中治病的思路,而是大胆的采用复法大方,用了许多药物一起治疗,而且[……]
刘嘉湘教授治疗肺癌的“益肺消积汤”
刘嘉湘教授是沪上知名的中医抗癌专家,他有一张治疗肺癌的经验方“益肺消积汤”。该方组方如下:生黄芪30g,生白术12克,北沙参30克,天冬12克,石上柏、石见穿、白花蛇舌草各30克,银花、山豆根、夏枯草[……]
李济仁治疗胃癌患者章某医案赏析
患者章某,男,45岁,1995年8月20日找李济仁教授初诊。患者主诉自1995年1月因急腹痛在南京市某医院行剖腹探查术,显示胃小弯有2cmx1.5cm急性穿孔,病理切片显示为胃腺癌。探查术后迅即产生腹[……]
祝谌予治甲状腺肿大的经验方
甲状腺肿大为常见病,轻者仅发现颈部瘿肿,软而不硬或伴结节,瘿瘤巨大者可出现咽喉发堵、憋气、吞咽困难、胸闷、声音嘶哑等症状。祝谌予教授认为甲状腺肿大的病机为肝郁日久,气机不畅,津液凝结成痰核,故治宜理气[……]
在战乱与瘟疫中成长的医学宗师李东垣
我国金元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和瘟疫接踵而至,老百姓苦不堪言,病者众多,人口锐减,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却也促进了医学的发展。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一代医学宗师。李东垣生于金[……]
傅青主治疗月经提前的清经散
清经散出自《傅青主女科》,是傅青主治疗妇女经期提前的一张方剂,该方由地骨皮五钱(15g)、牡丹皮、炒白芍、熟地黄各三钱(9g),青蒿二钱(6g),茯苓一钱(3g),黄柏五分(1.5g)组成,用时以水煎[……]
陶弘景:读书万卷余,一事不知,深以为耻
中国历史上有个博物学家,名叫陶弘景,《南史》称其“读书万卷余,一事不知,深以为耻”。陶弘景对天文历算、山川地理、医术本草、儒释道三家学说皆精通,可见陶弘景在当时博学到何种程度。我们中国古代有一个成语“[……]
蒲辅周治颈淋巴结核与何杰金氏病的经验方
颈淋巴结核在中医外科属“瘰疬”,蒲辅周老大夫认为此病属肝胆经病变,应按气郁兼痰火治疗,用逍遥散(柴胡、当归、川芎、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加夏枯草、贝母、玄参、海蛤粉、白蒺藜、白芥子、三棱、莪术、昆[……]
推荐《恶性肿瘤药物治疗毒副反应及处理》
药物治疗是当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药物治疗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副作用。化疗、抗生素、内分泌药物、免疫制剂、靶向药都不可避免的有副作用,甚至有些缓解这些药物的副作用的药物也会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但[……]
读《跟师赵炳南手记》有感
赵炳南老大夫是我国著名的中医皮肤外科专家,他是回族人,生于1899年。赵炳南自幼家贫,断断续续的读过六年私塾后,因为家贫而无法继续读书,遂到药店和医馆当学徒。
赵炳南儿时曾患天花、痢疾和疟疾,幸[……]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适应症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是张仲景《伤寒论》中的一张经方。该方组成为:麻黄(去节)二两,连翘二两,杏仁(去皮尖)四十个,赤小豆一升,大枣十二枚,生梓白皮(即桑白皮)一升(切,现代多用15-30g),生姜二两,甘[……]
傅青主治疗妇女“赤带下”的“清肝止淋汤”
妇女白带病很多见,赤带病(赤带下)也不少见。所谓赤带,是指妇女在非经期有红色分泌物,淋漓不断,或红色分泌物与白色分泌物相兼,气味或正常或臭秽。这可能是较为严重的妇科病的预兆,如子宫颈或子宫内膜发生了病[……]
论傅青主治疗白带病的“完带汤”
完带汤是《傅青主女科》中的第一病第一方,方由炒白术一两(今30g),淮山药一两(今30g),人参二钱(今6g),白芍五钱(今15g),炒车前子一钱(今3g),苍术三钱(今9g),炙甘草一钱(今3g),[……]
祝谌予教授的降糖生脉方
已故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祝谌予教授生前在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面有许多研究成果,他常用的降糖生脉方就是其中之一。降糖生脉方是在古方生脉散的基础上加味,治疗糖尿病患者属气阴两虚证者。
祝谌予教授的[……]
《备急千金要方》中的“耆婆万病丸”
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了一张名为“耆婆万病丸”的方子,该方由牛黄1分,麝香1分,犀角(1方云1铢)1分,朱砂、雄黄、黄连、禹余粮、大戟、芫花、芫青6枚,人参、石蜥蜴1寸,茯苓1分,干姜1分,桂[……]
治疗反胃而口渴的“茯苓泽泻汤”
茯苓泽泻汤出自《金匮要略》,原文为:“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茯苓泽泻汤由茯苓、泽泻、甘草、桂枝、白术、生姜等六味药组成,笔者常用量为茯苓15g,泽泻8g,甘草4g,桂枝4g,白术6g[……]
印会河治疗胆道疾病的经验方大柴胡汤加味
胆道疾病在中医属于少阳证,多用柴胡系列的方剂治疗,印会河教授在临床实践中,根据现代胆道疾病(如阻塞性黄疸、胆囊炎、胆结石等)的临床特征,将大柴胡汤加味,组成了一张经验方。
其方如下:柴胡15g,[……]
凌云鹏治疗术后组织粘连症医案赏析
患者包某,女,55岁,因胆结石于1966年5月手术摘除胆囊后,仍疼痛剧烈。于1967年4月作第二次手术探查,诊断为手术后组织粘连,嗣后经常复发疼痛,并伴呕吐。1972年11月4日首次找凌云鹏老大夫[……]
祝谌予治疗肝脾肿大和肝硬化腹水的经验
《祝谌予经验集》收录了祝谌予教授治疗肝病(如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等)所致的肝脾肿大和肝硬化腹水的经验,详细内容可参阅该书中的《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这篇文章。肝脾肿大和肝硬化腹水也是癌症患者经常会出现的一些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