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今墨的弟子,甘肃中医药大学的创办人之一李子质教授曾使用清热解毒法治疗过一例带状疱疹病例,该病例医案如下:
崔某,男,65岁。1992年2月10日初诊。就诊时主诉一周前左胸突起水疱,渐渐蔓延至胁[……]
施今墨的弟子,甘肃中医药大学的创办人之一李子质教授曾使用清热解毒法治疗过一例带状疱疹病例,该病例医案如下:
崔某,男,65岁。1992年2月10日初诊。就诊时主诉一周前左胸突起水疱,渐渐蔓延至胁[……]
祝谌予教授认为根据中医传统理论,牙齿属肾,牙龈属胃,故凡齿痛或牙龈肿痛都应遵循滋肾清热和清泻胃火的原则治疗。此外,牙痛与大肠实热上蒸有关,也可以用清热通便法治疗。祝谌予教授将此类疾病分为两个证型:胃与[……]
“癣宁搽剂”是一种现代外用中成药,其组成成分为:土槿皮、土荆皮、关黄柏、白鲜皮、徐长卿、苦参、石榴皮、洋金花、南天仙子、地肤子、樟脑等。本品为棕红色的澄清液体,具有特异香气。
“癣宁搽剂”的功效[……]
孟庆云教授是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人,1939年出生,1965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后,在临床工作中对中医产生了兴趣,于是参加西医学习中医班学习中医2年。后又嫌不足,再于1978年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研[……]
泽兰汤出自《医学心悟》,该方组成为:泽兰3钱(9g),牡丹皮、牛膝各2钱(6g),桃仁(去皮、尖,研)10粒,红花5分(1.5g),当归尾5钱(15g),三七1钱(3g),赤芍1钱5分(4.5g)。[……]
“合口收功散”出自《寿世保元》,该方组成为血竭1钱(3g),乳香、没药、轻粉、龙骨各1钱半(4.5g),赤石脂2钱(6g),朱砂、海螵鞘各五分(1.5g)。以上药共为细末,撒于疮口上,每日1次。本方功[……]
赵尚华教授是我国当代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中医名家,《赵尚华中医治疗甲状腺疾病经验集》中有一张他的经验方“化痰消瘿丸”。该方组成为:水蛭、地龙、土鳖虫、蝉蜕、全蝎、生地黄、赤芍、丹参、红花、苦参,以上各药各[……]
“跌打养荣汤”出自《林如高正骨经验》,该方组成为:当归6g,川芎4g,三七4g,淮山药15g,熟地黄15g,枸杞子15g,党参3g,砂仁3g,炙甘草3g,续断9g,白芍9g,木瓜9g,骨碎补9g。[……]
明代医生张景岳的《景岳全书》中有一张名为“连翘归尾煎”的方剂,该方组成为连翘7-8钱(21-24g),当归尾3钱(9g),甘草1钱(3g),金银花、红藤各4-5钱(12-15g)。以好酒(一般用绍兴黄[……]
《张氏医通》中收录了一张治疗疠风焮肿痒痛的方剂“九龙丸”,该方组成为:当归、苦参各2两,防风、荆芥、羌活各5钱(15g),蝉蜕、川芎各5钱(15g),全蝎1钱(3g),大风子仁8两(240g)。此为1[……]
《医宗金鉴》中有一张名为“腐尽生肌散”的外用方,该方组成为:儿茶、乳香、没药、血竭、旱三七各3钱(9g),冰片1钱(3g),麝香2分(0.6g)。以上药,共研为末,撒于患处,每日2次。
如溃烂处[……]
“肠痈汤”出自《医心方》,该方组成为:薏苡仁5钱(15g),牡丹皮3钱(9g),桃仁3钱(9g),冬瓜子5钱(15g)。每日1剂,以600ml左右的水,煎至400ml,去滓,分二次温服。
肠痈汤[……]
重楼解毒酊是一种中成药,确切的说它原本是一种苗药,是苗族人用来治疗带状疱疹、皮肤瘙痒、虫咬皮炎、流行性腮腺炎的一种外用药,因为效果显著,受到推广,现已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中成药,多数地方的药店都可以买到[……]
伏龙肝是一种中药名,伏龙肝即灶心土,是用农村柴火灶内部中心的红土做成的,这种红土在灶膛处经过很多次的煅烧,性质较为特别。灶心土的主要成分为硅酸、氧化铝和三氧化二铁,另外还有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镁、氧化[……]
赵炳南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中医外科医生,其著作《赵炳南临床经验集》中有一张名为“白及膏”的方剂,是赵老专用于治疗各种烧烫伤、下肢溃烂和臁疮(深脓疱病)的外用药。
该药组成很简单,取白及面50g,煅石[……]
清代外科名家马培之的《外科传薪集》中有一张很简单的小方剂,名为赤灵丹,该方组成为:上血竭1钱(3g),硼砂1两(30g),以上二药为末,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马培之认为本方可清热解毒,去腐生肌,以之主[……]
白芷和贝母各等份,组成的药对,制成散剂,每次取3克,再以漏芦适量,煎成汤送服,可以治疗乳腺结节。这个药对在《医学入门》中又被称为“芷贝散”,此处之贝母一般用土贝母或浙贝母,不用川贝母。如患者不但有乳腺[……]
脱疽是一种中医病名,此病初起肢冷麻木,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后期趾节坏死脱落、黑腐溃烂、疮口经久不愈,故名脱疽。此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好发于青壮年男性或老年人,我国[……]
《千金要方》中有一张名为“拓肿方”的外用方,该方组成为:大黄、黄芩、白蔹、芒硝各等份,将以上药切成饮片,以水600ml,煮取300ml,去滓。用布帛四重(今可以医用纱布)放在药汁中,以拓肿上(外敷在肿[……]
《中医杂志》1985年曾经刊登过治疗带状疱疹的一张验方,该方组成为:海金沙5份,青黛1份。混合研匀,麻油调为稀糊,以鸭毛(也可用医用棉签代替)涂患处。每日1-2次,治疗期间忌食鱼、虾、蟹、牛羊肉、笋等[……]
厚朴,常用别名烈朴、赤朴、川朴,是木兰科植物厚朴的干燥干、根或枝皮。中医认为其味苦、辛,性温,归脾、胃、肺、大肠经,有行气、燥湿、消积、平喘的功效,用于湿阻气滞之脘腹胀满,食积腹胀或便秘,咳喘痰多。[……]
“五龙散”出自《外科传薪集》,组成为:生天南星30g,生半夏15g,全当归15g,生大黄15g,陈小粉(陈小麦粉,现可以用医用淀粉炒焦代替)620g。以上药共为细末,火气盛用芙蓉汁(芙蓉花榨的汁,如无[……]
“防风秦艽汤”出自《外科正宗》,其组成为:防风、秦艽、当归、川芎、生地黄、白芍、赤茯苓、连翘各1钱(3g),槟榔、甘草、栀子、地榆、枳壳、槐角、白芷、苍术各6分(1.8g)。以上药用水一大碗(约400[……]
“红丸子”一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绍兴续添方,该方组成为:荆三棱(浸软,切片),蓬莪术、青皮、陈皮(去白)各5斤,干姜、胡椒各3斤。制法为将以上药共为极细末,用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小,矾红为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