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丸”出自明代名医龚廷贤的《万病回春》,该方组成为:黄连、葛根、天花粉、知母、麦冬、人参、五味子、生地汁、莲子肉、乌梅、当归、甘草各5钱(15g),共研成粉末,再以人乳汁(现多不用)、牛乳汁、甘蔗[……]
分类目录归档:经验方
治疗咳黄黏稠痰的三张方子
肺热引起的咳嗽,所咯痰为黄稠腥臭样痰,严重时会带有血丝,患者面赤,鼻出热气,咽喉干痛,口干舌燥,舌苔黄腻,部分患者尚有身热、便秘等症状。中医治疗此类疾病,遵循清肺热、化痰止咳的思路组方。本文介绍三张治[……]
妇科效方“育麟宝坤丹”
“育麟宝坤丹”是当代的一张妇科效方,该方收载于《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中。该方组成为益母草500g,醋香附120g,生白芍60g,当归120g,广木香30g,丹参30g,柴胡30g,续断60g,杜[……]
治疗腰痛的“桂附丸”和“桂附杜仲汤”
腰痛是一种常见病,最为常见的腰痛是因为腰间盘突出引起的。该病主要是因为腰间盘各部位(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后,在外力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核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
清代名医王清任的“身痛逐瘀汤”
“身痛逐瘀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的著作《医林改错》,该方组成为:秦艽一钱,川芎二钱,桃仁三钱,红花三钱,甘草二钱,羌活一钱,没药二钱,当归三钱,灵脂(炒)二钱,香附一钱,牛膝三钱,地龙(去土)二钱。水[……]
治疗“酒伤”的“黄甘丸”
《圣济总录》中收录了一张治疗醉酒所伤的“黄甘丸”,该方组成简单,用黄柏(去粗皮)、甘草各等份,共同制成粉末后,加炼蜜为赋形剂,做成梧桐子大小(直径约6mm,与黄豆差不多大小)的丸剂。每次服用20丸,早[……]
治肺名方“金水六君煎”
金水六君煎出自明代名医张景岳的《景岳全书》,该方组成为当归2钱(6g),熟地黄3-5钱(9-15g),陈皮1钱5分(4.5g),半夏2钱(6g),炙甘草1钱(3g)。以上药,用水一碗(约400ml),[……]
两张外用的止汗方
《外台秘要》中有一张名为“止汗粉药”的方剂,该方组成为:牡蛎60g(熬),附子15g(炮),麻黄根60g。以上药物共同研成细末,加白粉(米粉或面粉均可)100g和匀,即成。使用时直接将上述细粉扑在身上[……]
仝小林院士抗衰老的经验方“仝氏花甲绵寿方”
仝小林院士有一张抗衰老的经验方,该方组成为:淫羊藿90g,山茱萸90g,鹿茸30g,龟板胶30g,黄精180g,黄芪180g,茯神180g,天麻90g,地龙90g,人参90g,陈皮60g,川芎60g,[……]
止渴方“莲花饮”
《幼科发挥》中有一张名为莲花饮的止渴方,该方组成为:甘草、知母、莲花须、莲子、天花粉、五味子、人参、干葛根、白茯苓、生地黄、竹叶各适量,水煎,去滓,温服,每日2次。
这是一张清心润肺、生津止渴的[……]
中医治疗积聚(增生或结节性疾病)的“散聚汤”
散聚汤,顾名思义,是以消散积聚为目的的一种方剂。历史上有许多医著中都有以散聚汤为名的方剂。如宋代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有“散聚汤”,明代医家吴昆的《医方考》中有散聚汤,清代名医徐灵胎的《医略六书》[……]
强筋健骨、止痛抗衰的“牛膝丸”
《太平圣惠方》中有一张名为“牛膝丸”的方剂,该方组成为:牛膝2两(60g,去苗)、白芍1两(30g),远志1两(30g,去心)、黄芪1两(30g),肉苁蓉2两(60g,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杜仲[……]
丁甘仁家传止痛秘方“费氏代参丸”
“费氏代参丸”被收录在《丁甘仁家传珍方选》中,该方是一张止痛方。丁甘仁是近代与施今墨齐名的中医泰斗,能够入选《丁甘仁家传珍方选》的方剂,都是丁甘仁用之有效的方剂。
“费氏代参丸”的组成为:全当归[……]
调经止痛、利尿消胀的四制益母丸
四制益母丸是当代的一张中成药验方,收录在《全国中药成药组成集》(济南方)中,但目前并没有厂商生产该中成药,此前大概是某医疗机构的院内方。患者若觉得可用,可自行按照配方炮制。
该方组成为:益母草1[……]
朱丹溪治眉棱骨痛和眼目昏花的“生熟地黄丸”
朱丹溪的《丹溪心法》中有一张方剂名为“生熟地黄丸”,该方组成为:生地黄、熟地黄、玄参、金钗石斛各一两(30g),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每丸如梧桐子大(黄豆大小,直径约6mm)。每次服用50丸,空腹用温开[……]
《御药院方》中治胃潴留和胃积水的“通膈丸”
历史上以通膈丸为名的方剂有多个,本文所介绍的通膈丸出自《御药院方》。该方组成为槟榔3两(90g),麸炒枳实4两(120g),制法为将以上药共研成细末,以炼蜜为赋形剂,做成梧桐子大小(黄豆或豌豆大小,直[……]
一张治疗下肢水肿的经验方
福建泉州中医曾进德治疗下肢水肿有一张经验方如下:生黄芪30g,川芎10g,益母草30g。
本方组方简洁精巧,按照传统医学的观点,方中生黄芪益气利水,川芎活血化瘀,益母草既能活血化瘀,又有很强的利[……]
治疗食管癌所致食管梗阻的开道散
开道散是中医治疗食管癌所致的食管梗阻的一张经验方。该方组成为:硼砂60g,火硝30g,硇砂6g,沉香9g,冰片9g,金礞石15g,以上药共同研成细粉,每次取1g,含服,徐徐咽下,每小时1次,待黏沫吐尽[……]
治泛酸和嘈杂不安的“清痰丸”
《医学入门》中有一张名为“清痰丸”的方剂,该方组成为:苍术2两(60g),香附1两5钱(45g),瓜蒌仁、半夏各1两(30g),黄连、黄芩各5钱(15g),制法为将以上药共研成粉末,以面糊为丸,如梧桐[……]
滋阴止汗的“充髓丹”
“充髓丹”出自清代陈士铎的《辨证录》,该方组成为:熟地黄2两(60g),山茱萸1两(30g),金钗石斛5钱(15g),地骨皮3钱(9g),沙参5钱(15g),牛膝3钱(9g),五味子1钱(3g),茯苓[……]
速效止泻方:黄连解毒汤合白头翁汤
最近,诺如病毒猖獗,诺如病毒的主要症状为低烧、身痛,以及上吐下泻。中医治疗腹泻的名方有很多,但笔者用的最有效的还是黄连解毒汤合白头翁汤。
黄连解毒汤出自孙思邈的《千金方》,白头翁汤出自张仲景的《[……]
治疗肝腹水的一张偏方“葶苈大丸”
葶苈大丸是宋代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的一张小单方,该方组成为:甜葶苈(隔纸炒)、荠菜根各等份,以上药共为末,炼蜜为丸,如弹丸大(约6-10g)。每次服用1丸,细嚼,陈皮煎汤送服,每日2次。[……]
赵尚华教授治疗甲状腺肿的经验方“化痰消瘿丸”
赵尚华教授是我国当代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中医名家,《赵尚华中医治疗甲状腺疾病经验集》中有一张他的经验方“化痰消瘿丸”。该方组成为:水蛭、地龙、土鳖虫、蝉蜕、全蝎、生地黄、赤芍、丹参、红花、苦参,以上各药各[……]
治乳腺疾病常用药对:白芷和贝母
白芷和贝母作为一种治疗乳腺疾病的药对,经常出现在古代医著中。
如《摄生众妙方》中的“吹乳饮”,就是用白芷和贝母各等份,共同研为细末制成。每次取2钱(6g),用白开水调服,每日三次。这个方子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