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和中医有很深的渊源,在中国,“黄(帝)老(子)”经常被人相提并论,中医的《黄帝内经》也是道家的重要经典。历朝历代都不乏炼丹的道士,这些道士靠秘制的“仙丹妙药”为人(尤其是权贵)治病而获得经济报酬[……]
分类目录归档:中医药
桑叶的降糖、降脂、抗癌和抗病原体作用
桑是中国最常见的植物,在中文中,桑是如此的耳熟能详。我们甚至用“桑麻”来代替农事,孟浩然有诗:“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中也有一句:“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桑叶可养蚕[……]
蟾蜍外敷治疗癌肿的方法
在中医外科,蟾蜍是一个宝。外科的许多疾病,皆有赖于蟾蜍的以毒攻毒来治疗。著名的中医教育家王绵之教授在讲《方剂学》时,曾经提到他小时候在老家,小孩身上生疮,老人们就是用蟾蜍一只,宰杀洗净后煮食,夏季吃上[……]
竹叶的抗癌、护肝、降糖和降脂作用
中药竹叶是禾本科植物淡竹等的叶子,中医认为竹叶味甘、淡,性寒,归肺、心、胃经,有清心除烦,生津利尿之功。主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小便短赤,口糜舌疮等。
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有“竹叶石膏[……]
中医治疗痢疾和腹泻的名方白头翁汤
白头翁汤出自《伤寒论》,《伤寒论》中有两条提到白头翁汤。一是第370条:“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二是第372条:“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白头翁汤的组成为:“白头翁二两,黄[……]
医事札记五则
1
一间皮瘤患者术后很久,原手术疤痕附近,忽生一赘物,肿瘤患者每见肿物,都不可避免的忐忑不安。患者生怕是肿瘤复发,我见其形态尚规则,认为是恶性肿瘤的可能性不大,时值夏季,皮肤上长出赘物也算常见[……]
四季青的消炎抗菌和抗癌作用
四季青是江浙一带的医生常用的一种抗癌药,为冬青科冬青属植物冬青的叶子,所以又名冬青叶(《本草拾遗》),俗称四季青叶,广西一带称之为一口血。民间多有以四季青抗癌者,江浙一带的医生的处方中也常见四季青。四[……]
红根草的抗癌作用
红根草是一种民间草药,多数中药店或中医院无此药出售,需要到大型的中药材批发市场才能买到,或自采。红根草是唇形科植物黄埔鼠尾草带根全草,又名假鼠尾草、江西鼠尾、红地胆、关公须、红根子、关羽须、土活血、[……]
中医治疗白血病的青黄散
以青黛和雄黄为主组成的散剂名为青黄散,青黄散中青黛和雄黄的比例有多种,有9:1的,也有8:2的,还有7:3的。青黄散是中医治疗白血病的专用方,在知网上可以搜索到大量的青黄散治疗白血病方面的论文。[……]
中药大复方“鸡尾酒抗癌法”值得探索
我一直在研究用中药大复方抗癌的“鸡尾酒疗法”,可以说这是我治疗癌症的核心理念。我每天都在阅读各种各样的中西医文献,有所得即用文章记录下来,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与肿瘤相关的医药知识,更新自己对肿瘤这种疾病[……]
中医外科外治方:雄矾散
以雄黄和枯矾(或明矾)为主,再加上其他药物,共同研制成散剂,外敷使用,这样的散剂一般被命名为雄矾散。
以雄矾散为名的方剂有很多,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雄黄和枯矾或明矾,雄黄是一种砷化物,化学式为A[……]
我治血尿的经验方
血尿是各种肾脏疾病和尿道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经常需要处理患者血尿的情况,逐渐形成了自己用药的经验。笔者治疗血尿的基本方较简单:车前草20g,旱莲草20g,凤尾草20g,小蓟20g。每日[……]
中医外治法之熏疗法
每个医生都应该了解些精神医学常识
20世纪末,世界卫生组织对15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的抽样调查发现综合医院患者中各种类型的精神障碍高达25%-35%,但当时上海内科医师对心理障碍的识别率仅为15.9%,远低于15个国家的中位数。2007年[……]
治血虚烦热出血的知柏四物汤
四物汤是中医补血活血的一张名方,最初为骨科医生常用,出自《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后来也成了妇科补血调经的一张名方。四物汤由当归、川芎、芍药、地黄四种药组成,故名四物汤。在四物汤的基础上加味知母和黄柏,则[……]
中药马勃的利咽、止咳、止血和抗癌作用
中药马勃为灰包科脱皮马勃属真菌脱皮马勃和马勃属真菌大马勃、紫色马勃等的子实体,有马屁包、牛屎菇等别名。虽然马勃并不是一种食用菌,但是却在很早就被作为药物使用。
《名医别录》记载马勃“主恶疮,马疥[……]
硬皮病应当按中医的阴疽论治
硬皮病是死亡率最高的结缔组织疾病之一,此病主要症状为全身性皮肤和内脏硬化,患者全身器官发生血管炎和纤维化,因皮肤有坚硬的病灶,而被称为硬皮病。此病的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女性较男性为多发,尤其以育[……]
天门冬的抗癌消肿作用
天门冬亦名天冬,是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天门冬的块根,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它就被列为常用药之一。《神农本草经》记载天门冬“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去伏尸,久服轻身,益气延年。”
传统中医认[……]
《兰室秘藏》中治疗鼻塞不通的三张药方
《兰室秘藏》为李东垣的著作,在这本书中,有三张治疗“鼻不闻香臭”或“鼻壅塞”的药方,一曰“丽泽通气汤”,一曰“温肺汤”,一曰“御寒汤”。
丽泽通气汤:治鼻不闻香臭。黄芪四钱,苍术、羌活、独活、防[……]
李时珍:脉诊为中医“四诊之末”
号脉是中医看病的重要标志,那么号脉到底重要不重要呢?医生和患者似乎都认为中医的脉诊很重要,但是李时珍却并不这样认为。
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和《脉诀考证》是中医脉诊教学的重要著作,李[……]
中医的水气上冲证和西医的心源性疾病
患者忽然感觉有一股气从下向上冲,或从小腹向上冲,或从肚脐往上冲,或从咽喉往上冲,有如一头小猪在体内奔跑,憋闷欲死。同时出现胃脘和胸胁胀痛,站起来时头晕目眩,耳鸣脑鸣,严重时甚至有猝死感。这种病在中医属[……]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适应症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是张仲景《伤寒论》中的一张经方。该方组成为:麻黄(去节)二两,连翘二两,杏仁(去皮尖)四十个,赤小豆一升,大枣十二枚,生梓白皮(即桑白皮)一升(切,现代多用15-30g),生姜二两,甘[……]
蓖麻子和蓖麻油的抗癌和抗艾滋病毒作用
蓖麻子为大戟科蓖麻属植物蓖麻的种子,蓖麻是一种一年生高大草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在热带或南方地区常成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蓖麻子、蓖麻叶、蓖麻根均可入药,蓖麻子榨取的脂肪油(蓖麻油)也供药用,蓖麻油的药[……]
治肺名方“泻白散”
泻白散是我国宋代名医钱乙的《小儿药证直决》中的一张经典名方,方由地骨皮、桑白皮各一两,炙甘草一钱组成,用时将这三味药挫成散,加入粳米一小把,用二小盏水,煎至七分,饭前服用。
现代多直接将饮片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