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经典名方

利尿良方生茶散

“生茶散”这个方子出自《鸡峰普济方》,是南宋名医张锐收录的一张治疗小便不通的经验方。“生茶散”的组成为蓬莪术、茴香、生茶各等份,以上各药共研成细末,每次用2钱(6g),以水一盏(约150ml),盐2钱[……]

阅读全文

治脾胃积聚的“化气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有一张名为“化气汤”的方子,这张方子在《张氏医通》中也有记载,在《张氏医通》中,它被命名为“化气散”。

该方由沉香、胡椒各1两(30g),木香、缩砂仁(去壳)、桂心(去粗皮[……]

阅读全文

刘嘉湘教授治疗肺癌的“益肺消积汤”

刘嘉湘教授是沪上知名的中医抗癌专家,他有一张治疗肺癌的经验方“益肺消积汤”。该方组方如下:生黄芪30g,生白术12克,北沙参30克,天冬12克,石上柏、石见穿、白花蛇舌草各30克,银花、山豆根、夏枯草[……]

阅读全文

止痛名方金铃子散

金铃子散出自《太平圣惠方》,是以川楝子、延胡索各一两组成,因为川楝子又名金铃子,所以此方被命名为金铃子散。用时将川楝子和延胡索一起研成细末,每次用2-3钱(6-9g),用酒或温开水调服即可。本方有疏肝泻热、行气止痛之功,主治肝气郁滞、气郁化火、胸胁胀痛,或疝气痛、痛经,时发时止,烦躁不安,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阅读全文

治疗血燥型便秘的润肠丸

润肠丸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原书谓其“治饮食劳倦,大便秘涩,或干燥,闭塞不通,全不思食,及风结、血秘,皆能闭塞也。润燥和血疏风,自然通利也。”

润肠丸的组成为:大黄(去皮)、当归梢、羌活各五钱[……]

阅读全文

四七汤和局方四七汤

四七汤又名半夏厚朴汤,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是宋代名医陈言的一张经验方,方由半夏5钱(15g)、厚朴3钱(9g)、茯苓4钱(12g),紫苏叶2钱(6g)组成。

本方有降逆化痰、行气解郁之功效[……]

阅读全文

治疗阴虚咳嗽的清金散

《何氏虚劳心传》中有一张名为清金散的方子,由麦门冬4钱(12g),天门冬2钱(6g),白花百合一两(30g,咳痰有血加倍用),桑白皮(蜜炙)2钱(6g,咳甚加倍用),地骨皮2钱(6g)(内热甚加3g)[……]

阅读全文

治疗虚咳的补肺汤

补肺汤出自《普济方》,由桑白皮、熟地黄各二两(60g),人参、紫菀、黄芪、五味子各一两(30g),共同研成粗末,每次用三钱(9g),以水煎之,再加入少量蜂蜜在药汁中,饭后服用。补肺汤有补肺益肾,清火化[……]

阅读全文

健脾止泻抗感染的七味白术散

七味白术散出自《小儿药证直决》,是宋代儿科名医钱乙的一张经验方。该方是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味藿香叶、木香、葛根组成的,该方有健脾益气,和胃生津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津虚内热,呕吐泄泻,肌肤发热,口干咽[……]

阅读全文

醒脾益胃汤

醒脾益胃汤出自《外科正宗》,是陈实功用于治疗疮疡溃后,过食生冷所致的脾胃虚弱,运化失司证,临床​以患者胸膈痞满,胃口差,四肢面目浮肿及小便不利等为用药指证。

本方由人参、陈皮、茯苓、法半夏、淮山[……]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