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是三张治疗消化道疾病的方子。
《伤寒论》原文: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
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是三张治疗消化道疾病的方子。
《伤寒论》原文: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
赵绍琴教授的著作《赵绍琴内科心法》中有一张治疗“积聚”(晚期盆腹腔肿瘤)证属气血不足,瘀结日久者的经验方,这是一张丸药方,是将“攻积丸”和“八珍丸”相合后做了一些加减的方子。
赵绍琴教授的方子是[……]
患者为一初二女生,因为其外祖父患骨肉瘤,所以其父母与笔者联系甚多。有一天患者父亲请我通过视频为患者看诊一下,此患者从小学五年级开始,顽固性失眠,而且经常嗳气,胃痛,因为年龄太小,未检查过幽门螺杆。患[……]
补阳还五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的一张经验方,之前我也曾经写过一篇补阳还五汤(详文见链接)方面的文章,介绍过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和脑瘤的作用,这里我介绍一下我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过的四例脑梗患者的经验,供大[……]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农忙季节必须和父母一起到农田里干些农活儿,千百年来,农村的孩子都遵循着同样的轨迹成长。小时候我们干得最累的活儿可能要属插秧了。这种工作需要我们弯下腰来,在水田里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水[……]
王清任(1768-1831年)是河北省玉田县鸦洪桥河东村人,亦名全任,字勋臣。从他的字可以看出他的父母寄望于他能够从政,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王清任是清代的武庠生(亦即武秀才),后来还捐资得了个千总([……]
在历代中医名著中,我最喜欢的不是《黄帝内经》和《伤寒论》这样的被大多数人推崇为经典的中医名著,而是很多人不知道的《医林改错》。姜春华教授说《黄帝内经》和《难经》这样的经典著作“确有矛盾之处,但前人总是[……]
张锡纯的《屡试屡效方》中有一张名为“十全育真汤”的方子,这张方子张锡纯用来治疗中医所说的“虚劳”和“劳瘵”(痨瘵,瘵字念zhai,四声)。“虚劳”和“痨瘵”是中医病名,属于虚损性质的病变,有人认为“痨[……]
胃食管腔因为过度接触(或暴露于)胃液而引起的临床胃食管反流症和食管粘膜损伤的疾病称为胃食管反流,古代的中医称这种疾病为“噎膈”或“膈食”。患者常有烧心、泛酸、吞咽疼痛(有时疼痛还会向背、腰、肩、颈部放[……]
通窍活血汤是王清任自创的一张处方,出自王清任的著作《医林改错》,这是一张活血化瘀的名方。本方对改善脑功能,治疗多种与脑神经有关的疑难杂症,乃至治疗脑部肿瘤,都有一定的效果。也能用来治疗冠心病、脉管炎和[……]
患者孟某,为40岁的男性肝癌患者,1992年6月8日初诊。该患者于当年1月在某医院行胸腹联合切口肝右叶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显示为肝癌,术后右侧胸水不断,每天抽胸水250毫升,呈暗黄色,伴双下肢水肿,肝[……]
明代中医大家张景岳创制了许多临床疗效很好的名方,“左归丸”和“右归丸”就是其中的两张。左归丸补肾阴,右归丸补肾阳。
张景岳的医学思想中最为著名的是他的命门学说,他认为命门即是生命之源。命门为真阴[……]
李济仁教授是当代新安医学门派的泰斗,治疗过不少癌症患者,也出版和发布了很多医案,今摘录其中的一例乳腺癌治疗医案,并略作点评。
患者张某,女,45岁,工人,1995年11月20日初诊。该患者曾经于[……]
已故的上海名医钱伯文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抗癌大家,一辈子主要研究中医抗癌,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留下了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医案。本文介绍钱老治愈的两例鼻咽癌医案,并给予点评,供大家参考。
例一,[……]
玉液汤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是清末民初时期的名医张锡纯的一张经验方。其典型的用药指征是口渴和尿多。
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玉液汤的主要功效为益气生津,固肾止渴。主治消渴病。症见口渴,大量饮水而不[……]
段凤舞老大夫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外科专家段馥亭之子,也是广安门中医院几大创院专家之一。段老生前以善治外科著称于世,后期专门研究各种良恶性肿瘤的治疗。他留下来了很多治疗肿瘤的经验方,本文介绍他的一张治疗食管[……]
要了解一代医圣张仲景,需要以他的同时代人作为参照。张仲景的生卒年份虽然不详,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是建安时代的一位医生。
在建安纪年之初,张仲景即已行医。关于这一点,一者有张仲景《伤寒论》的序言[……]
四川老中医李昌达生于192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法律系,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第七和第八届委员,也是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第一和第二届常委兼秘书长。
李昌达先生大学虽然学的是法律,但是却是家传中医。[……]
姜春华教授是已故上海名中医,是恽铁樵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一代宗师,其创建的经验方“巴漆丸”治疗肝硬化腹水有一定的疗效。据姜春华的学生,沈自尹院士称,其在跟随姜春华抄方时,曾经见姜春华教授用“巴漆丸”治疗了[……]
姜春华教授是我国当代中医界的泰斗式人物之一,曾经领衔主持了多项国家级的中医重点科研项目。姜春华教授生前临床疗效卓著,深受患者好评,在中医理论上有很多创新之作,尤其是其创建的“截断扭转疗法”,拯救了很[……]
已故伤寒大家李培生教授认为,一个中医学者,既要是书生,又要是医生。作为书生,就要多读书,多写作,能由博返约,食能消化;作为医生,就要学以致用,服务于临床,替患者解除疾苦。
李培生教授提倡的中医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