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名老中医姜春华教授的读书和治学经验

​姜春华教授是我国当代中医界的泰斗式人物之一,曾经领衔主持了多项国家级的中医重点科研项目。姜春华教授生前临床疗效卓著,深受患者好评,在中医理论上有很多创新之作,尤其是其创建的“截断扭转疗法”,拯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姜春华教授培养的弟子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沈自尹这样的大家。姜老一生,在教学研各个领域都结下了丰硕的果实。

姜春华教授出身于一个中医世家,后更师从民国时期的名医陆渊雷学习中西医。其师陆渊雷是我国现代伤寒学派的代表人物,中医“方证”和“药证”研究的先行者。

陆渊雷是近代中医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师之一,陆氏通晓诸子百家,工书法、金石,对历史、地理、物理、算学等也多有涉猎,在天文、历算和医学方面的造诣尤其精深,并且通晓英、法、德、日诸国文字。是中医界难得的一位学识渊博的通才,蜚声医界。

陆渊雷是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的先驱,他以将中医科学化为己任,一面坚决捍卫中医的地位,一面为推进中医的科学化而努力。陆氏曾云:“中医不欲自存则已,苟欲自存,舍取用科学别无途径。”这句话即便放在今天,也是颇有道理的。

姜春华深受陆氏影响,姜老读书也是极为广博,虽从小立志学医,但是他也熟读了诸子百家和二十四史等经典著作。姜老还曾通读过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以及明清各大家的文集。同时也阅读了不少西方的哲学、心理学、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物理学等方面的著作。对康有为、梁启超和胡适等近代大家的书籍也颇多涉猎。姜春华教授自云王安石和张居正这样的政治改革家的著作对他的影响最大,因为这些人能够破除成见。

姜春华教授的人生目标和他的老师陆渊雷一致,也是致力于将中医科学化,所以其医学全集名为《中医与科学——姜春华医学全集》。

姜老认为人的眼界不能太狭窄,太狭窄则不但器量小、见识有限,而且很容易有门户之见。

对中医古籍的态度,无论是其师陆渊雷,还是姜春华教授自己,都是抱着批判性继承的态度。陆氏的《伤寒论今释》和《金匮要略今释》中,颇多地方直斥被誉为中医医圣的张仲景之非。姜春华教授的著作中对《黄帝内经》等经典中不合理的部分,也提出直言不讳的批评。

姜春华教授极力提倡的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中医诊治原则,在临床实践中有重要的意义。他不但精通辨证论治,也努力“为病寻药”、“为病寻方”。在学习《外台秘要》和《千金方》等古代著作时,姜老的办法是将同一种病的各种不同的方剂对比着学习,找出大多数方剂都会用到的药物,据此来研究该药物对某种疾病的特定疗效。

真正的临床医生是非常重视实际疗效,鄙视门户之见的。姜老对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各门各派的研究都堪谓精深,从其著作可以看出,其国学功底堪与专业的国学研究者相媲美。

姜老小时候笨拙,资质愚钝,常被老师斥为“拙物”。其父亲对他说“拙不要紧,若能坚持学习,可以学好很多东西。古人说‘勤能补拙’。孔子的学生曾子最愚鲁,可是传孔子之道的却是曾子。”姜春华一直把父亲的这句话牢记在心,并用它来勉励自己,一生勤学不辍,笔耕不辍,终成大家。

姜春华的父亲是江苏南通的一位知名中医,在姜春华幼年时期就督促他背诵《四言脉决》《药性赋》《汤头歌诀》等中医入门书籍,又督促和指导他学习《伤寒论》《黄帝内经》,并让他熟读四书五经。

所以无论是家传还是师授,姜春华早年接受的都是根正苗红的国学教育,其国学和医学功底扎实。后来在授徒时,姜春华教授也将自己的读书经历反复讲给弟子听,督促他们治学要“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

姜春华教授不迷信权威,不迷信经典,也不惧流言蜚语。当其提出“截断扭转疗法”这一创新性中医思维,否定传统中医的相关理念时,中医界对姜老群起而攻之。但是二十年后,姜老的观点得到了实践的印证,姜老及其弟子沈自尹教授也同时获得了卫生部授予的金质奖章。

陆渊雷教学时没有门户之见,陆氏虽然以中医为主,但是在教学时要求学生中西医并学。姜春华教授也系统的自学了西医学。他常用司马迁为扁鹊写传记时说的一句话来勉励自己和他的学生们:“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要求大家学医要抛弃门户之见,广泛的从中西医中学习有利于病人的医术。

梅花香自苦寒来,医学研究是这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之一,非博学多才、日积月累、不断实践不能有所成。

我常常看到一些中医爱好者,连令尊、家严、笔者这样基本的词汇的含义都搞不懂,仅凭自己个人迷信的态度,就成为某种门户之见的捍卫者,我对此深感遗憾。中医典籍阅读和理解难度很大,而中医学习者良莠不齐,很多人的阅读理解能力达不到初中生的水平,这些人来学中医,非中医之福,实乃中医之悲哀,亦是患者之悲哀。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