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中医漫谈

圈圈圈专家如是说

老婆的一男同事,对中医类的电视养生节目很着迷,且与很多北京本地人一样,看了节目之后喜欢去药店里买点“专家”们推荐的药吃吃,养养生。这样的习惯保持了N多年,据说他的抽屉里长年都有这草药那草药的。暑假去体[……]

阅读全文

肿瘤医生岂止只是一份职业?

肿瘤医生面临的是一个个高度紧张的家庭,患者生死悬于一线,担忧过度的家人们早已脱离了正常的生活轨迹,肿瘤医生是他们最后的救星。如果能够给他们带来得救的希望,也就拯救了患者濒临崩溃的家庭。职业操守问题对于[……]

阅读全文

中国为什么在中医药出口方面一直处于劣势?

中医是中国祖先发明出来的,在中国具有最广泛的影响力,但是中国的中医药出口占全球中药出口市场的百分比是个位数,日本、韩国和印度的中医药出口市场份额比中国为高,尤其是日本,占据了中医药出口市场的绝大多数份[……]

阅读全文

中医药事业一直在与时俱进

中国是个人多嘴杂的国家,在中国要想取得话语权不容易,除非秉承一种偏激观点,声嘶力竭的到处呼喊,否则就很难有人听得到你的声音。屠呦呦教授获得了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之后,在中国引起了大量的争议,其中最令人[……]

阅读全文

学中医,成也《伤寒论》,败也《伤寒论》

《伤寒论》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全称是《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张仲景的《伤寒论》将中医临床提高了一个很大的档次,我认为这其中,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张仲景撰述《伤寒论》和《金匮[……]

阅读全文

中国第一个获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的,是研究中医药的屠呦呦

今天,最令中国人兴奋的消息是中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这是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授予了一个研究中医药的中药学家,这是对中国科学家的肯定,也是对中医药的肯[……]

阅读全文

日渐没落的青草医

儿子感冒后扁桃体和会厌部突然发炎红肿,来势凶猛,吃饭喝水吞咽都感困难,这是中医所说的“喉蛾”、“喉痹”等病。咽喉为人体要塞之地,病势凶险之时患者有猝死的风险。自古至今,这都是很凶险的病。

老婆要[……]

阅读全文

寻找打开疾病之门的钥匙

我自学医以来,读书颇多,令我印象深刻的话有几句。其中最重要的一句是赵绍琴教授提及他的父亲——清朝太医院院正赵文魁先生教育他的一句话:用药治病就像是在用钥匙开锁,关键是要找对钥匙,只要找对了钥匙,轻轻一[……]

阅读全文

被消费出来的大师

最近的几桩关于大师的新闻报道让我一直在深思:这些大师存在的深层原因何在?被挖出来的大师们几乎都集中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医、气功乃至命理领域,而我自己现在也对其中的中医和气功颇感兴趣。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阅读全文

中医的难传之巧在于量

日本人说,中医之不传之秘在于量,中药用量确实是一个问题,不过这秘诀究竟是不传还是难传呢?窃以为不是不传,是难传,而且也不是秘,而是巧。

最近在治疗一些晚期的癌症病人和一些久治不愈的慢性病人,其中[……]

阅读全文

用药心得

用其利,制其弊,这是中药用药时应特别注意的一项事项。其实不仅仅如此,好的西医师在用药时,一样也需要考虑到这一点,比如用阿司匹林,就该充分考虑该药易造成病人肠胃出血的风险。

我初做临床的时候,不懂[……]

阅读全文

中药治病重要的是看药效而不是药价

我开的处方大多都不贵,这与我是农家子弟有关系,我接触到的病人也以底层贫民居多,有时回老家看到自己的乡亲生病了,连便宜的药都吃不起,我就想办法告诉他们辨认草药,自己去采药自己吃,不要有病不治疗。[……]

阅读全文

找中医治病定期复诊和调整处方的必要性

一般患者就诊西医,觉得一种病一种药,坚持吃到底病就能好,以为中医也是这样。如果中医治病 能这么简单,当然是最理想的结果。不过遗憾的是现实情况并不如此,并不是所有的病都能够有“专药”可治。且一种病一直吃[……]

阅读全文

部分慢性消耗性疾病用中医按照虚温论治经验

笔者在本文中提及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概指病程长,病患呈现进行性体力消耗性疾病。如癌症、糖 尿病、肺结核、各类慢性炎症等。这一类患者中的很多在进行中医治疗时,可以考虑从虚温论治。处以中医的补、消、清、和相[……]

阅读全文

中医和“神医”

为什么中医会沦落到需要抢救的地步?

我常常批评中医,但是如我般热爱中医的人已经 很少见了。放下不错的事业,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中医的学习上,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学得越来越多,就发现了两个不足:一是自[……]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