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元时期的一位伟大的医生李东垣,收了一个叫罗谦甫的徒弟,收徒时,李东垣问罗谦甫:“汝来学觅钱医人乎?学传道医人乎?”罗谦甫回答说:“亦传道耳。”
对罗谦甫的底细知之甚深的李东垣听了罗谦甫的回答,收了这个徒弟。罗谦甫追随李东垣学医三年,有一天,李东垣给了罗谦甫二十两银子,对罗谦甫说:“吾知汝活计甚难,恐汝动心,半途而止,可以此给妻子。”
罗谦甫辞而不受,李东垣对自己的弟子说:“吾大者不惜,何怜乎细?汝勿复辞。”
这段文字记载了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是如何培养一个医术继承人的,收徒的时候,严格筛选,选择了罗谦甫这样一个至纯至孝之人。罗谦甫是李东垣的一位挚友向李东垣推荐的一个有志于学医的学徒,人品和心性均佳,智力也非同一般。
李东垣认真考察了罗谦甫后才决定收他为徒,罗谦甫学医三年,李东垣担心罗谦甫会因为生计问题半途而废,非但不收罗谦甫的学费,反而给了罗谦甫白银二十两,让罗谦甫拿去养家糊口。
我自己现在连犬子一起,共收了三个徒弟,我无法知道他们是否会半途而废,从收徒之日始,就决定不收他们分文学费。很多人不懂为什么我会这么做,中医之道已日渐衰落,传承乏人,免费授业,尚且很难有人坚持到底,收费授徒就更加的容易半途而废。
李东垣这个人,据他同时代人的记载,是一个出身豪门的读书人,因为自己的母亲患病,家里四处延请名医诊治,直到他母亲去世,尚没有一个医生说明白了他母亲得了什么病,李东垣愤而弃商学医,终于成为中医脾胃学派的开山祖师。
李东垣的弟子罗谦甫后来也成为一代名医,李东垣去世后,罗谦甫视李东垣的遗孀如亲生母亲,带到身边奉养老人并给她送终,罗谦甫还将李东垣的学术思想整理出来,流传后世。使得李东垣的医术,直至今天,仍然在造福人类,我们常用的补中益气丸等知名的中成药就是李东垣所创的名方。
日本的汤本求真医生,在学中医之前,是一名西医,因为自己的长女患了肠伤寒,经西医救治无效死亡后,愤而改学中医,此后颠沛流离了十八年,终于成为一代中医大师。在日本,他是近代汉方医学的翘楚,他所付出的代价是十八年颠沛流离的生活。
我国的很多知名的中医专家,如张仁济,沈自尹院士等,均是从西医转学中医的。
张仁济是北京大学医学系出身的,在日本留学多年的西医,因为自己患了溃疡性肠炎,遍寻京城各大医院里的知名西医,久治无效后,因人介绍,就诊于曾经的京城四大名中医之一的施今墨先生,只吃了三贴中药后就根治了,从此拜施今墨为师,改学中医。期间艰苦,不言而喻,正是因为亲身体会到了中西医的疗效后,才坚定了他学习中医的决心。
而同样从海外留学归国的沈自尹院士,也正是在已故上海知名中医姜春华先生旁边侍诊多年,亲眼见证了姜春华先生出色的疗效后,方始心悦诚服的改学中医的,并且成为当代中医脏象学说的一代大师。
中医不被看好,是一个事实。施今墨先生曾经忧虑一百年后,中医是否还会有立足之地。
如今看来,他的忧虑不无道理,随着现代科学思维渐渐一统天下,中医正在被严重边缘化。虽然中国政府最近通过了《中医药法》,确定了中西医并重的发展方针,但是现实中,每年新增的注册中医师的数量正在呈递减的局面。
我现在带的学生,超过了十二岁我就不收。原因无他,我觉得真正能够耐心的学习中医达十年以上者,今后方能成为一个很好的临床中医师,开出去的处方方可有疗效。而要学习十年以上,大概也只有这些未成年做得到。
有不少的成年人想跟随我学中医,我认为都不现实。年过二十岁者,是要面临现实的生存问题的,哪能花费十年以上的时间去耐心的学医呢?
过去我也曾短暂的在网络上开过一段时间的中医药方面的课程,结果发现有人学习了几个月,粗通皮毛之后,就出去给人开方治病,仔细一想,这是极为恐怖的事情,生命岂是儿戏?
所以后来我中断了这样的教学,也不再收那种玩票式的学中医的成年人为徒。现在很多粗略的学习了一点中医皮毛的人,给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朋友处方治病,治出一堆的问题。
学习中医既要有广阔的视野,又要有扎实的功底,真的不是几个月的时间,几年的时间就可以速成得了的。一个智力中上的人来学中医,十年的学习,仅能入门。
惭愧的说,直到现在,我自己也只是停留在一个入门的水平上,离我想要达到的炉火纯青的境界,还有很远的距离。除了小时候耳濡目染的知道一些青草医的知识外,我真正的接触中医是始于1998年的。从1998年到现在,也有二十年了,但是二十年的时间,仍然太短暂。
我在我自己的儿子之外,收了两个徒弟,一个徒弟的父亲因为严重的过敏性鼻炎,在北京找了很多知名专家治疗无效,最后经我用了五贴中药汤药根治了,这位父亲曾经很看不起中医,从此之后对中医的看法大变。另一个徒弟自身就有不少的顽固的小毛病,多次在我手中应手而愈。
我之所以只收这样的人为徒,是因为中医在我们这个时代,十分的尴尬。很多人认为中医落后,不能治病,所以我选择了从我的患者和患者家属中收徒,唯有他们,切身体会到了我的疗效后,方能对我传授给他们的医术产生坚固的信心。
至于我自己的儿子,从出生到现在,因疾病而进医院的次数屈指可数,基本都是喝我给开的中药应手而愈的,所以他对中医药的疗效,不会产生丝毫的怀疑。
这三个小徒,乃至于我今后可能还会因为机缘而收的新徒弟,他们若选择了以中医为终生的事业,必不会是一片坦途。我比他们的父母还要担忧他们未来的生计问题。
我希望有人来继承我的医术,但是跟随我学医的这些学生,即便不是我自己的孩子,带他们十年八年,我与他们的父母,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了。等他们长大后,若行医环境不理想,他们的生存问题难以解决,我是会为他们担忧的。
所以我教他们的第一课,不是中医,而是《周易》的乾卦和坤卦,以及佛教的《四十二章经》的一些重要章节,并且要求他们在理解后背诵下来。
有一些人会感到奇怪,这跟中医有什么关系呢?我的解释可能会令很多人感到好笑。学习这些,对理解中医的理论知识没有太大的帮助,但是对锻炼自己的抗打击能力很有帮助。
中医已经被时代的口水淹没,在这个时代,各种各样的意见领袖,都以反中医为荣,学习中医,就要做好一辈子与各种冷嘲热讽打交道的心理准备。
乾卦的自强不息,循序渐进,厚积薄发,莫与人争的精神,坤卦的厚德载物,闭嘴远祸的精神,乃至于佛教的忍辱负重的精神,都是一个中医人必备的精神武器。打好基础,学好中医,到真正需要的患者中间去,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是比口水战重要得多的事情。
我因为渐渐闯出了一些薄名,通过治疗过的患者口口相传,生存已经不再艰难了,心态也日趋稳定,但我更希望的是,无论是我的学生们,还是那些年轻的新中医人,都能够走过这些荆棘,走出一条坦途来,让古老的中医,因为其实际的疗效,而为更多的患者信服,重新焕发生机。
疾病是如此的无情,也是如此的棘手,人类累积至今的任何对付疾病的经验,都不应该被抛弃。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