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炎燊治疗肝硬化的医案赏析

何炎燊,1922年生,广东东莞人,他是一名自学成才的中医主任医师,解放后曾任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院长。擅长治疗中风、乙脑、肾衰竭等危重症。

1971年5月5日,何老接诊了一位45岁的女性肝硬化患者。该患者肖某系海南岛某部队机关工作人员,文革期间受审查,导致精神和肉体备受折磨。1970年患者罹患肝炎,迁延不愈,身心交瘁,1971年4月在海南岛被确诊为肝硬化。患者因此而得以休病假回原籍广东东莞调养,并找何老治疗。

就诊时,患者形体虚胖,面色晦暗,左右两侧胁下皆有痞块。肝大4.5cm,质硬,边缘厚钝,轻度压痛。脾大2-5cm,质中硬。上胸部可见蜘蛛痣七八颗,腹胀满,腹围84cm,有移动性浊音,检查显示有腹水。肝功能不正常。

患者自述短期乏力,稍有劳累即气短乏力,心悸,胁脘胀满,气逆欲吐,食欲不振,饭后脘腹不舒,大便先硬后溏,小便短涩,呈现一派中虚气滞水停的症状。眩晕、眼花、耳鸣、咽干、睡眠欠佳、盗汗,脉沉弦而涩,舌干质暗红,边缘紫晦,苔白而干,根部厚浊。

何老认为患者属脾肾两虚、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之证,拟以补脾益肾、化气行水、活血消积之法治疗。初诊处方如下:黄芪60g,党参30g,白术15g,茯苓30g,淮山药24g,熟地黄24g,枸杞子12g,泽泻12g,砂仁4.5g,丹参15g,鳖甲24g,白背叶根30g。另以吉林人参1g,三七0.5g,珍珠层粉0.5g,研为细末,开水重复,每日3次。

患者服用此方后,症状减轻,何老此后一直以此方为基础方,根据患者的情况略作微调。因为患者服药后便溏,去过枸杞子;因患者腹胀恶心,加用过半夏、麦芽、扁豆、木瓜等中和化湿;因患者腹水严重,也加过大腹皮、车前、薏苡仁以利水消肿;腹水消退后,又在原方加当归、白芍养血补血。

如此断断续续地治疗了五个月后,患者诸恙皆平,症状消失,身体基本恢复正常。患者1971年冬季返回海南,继续工作。返回海南后一直通过信函与何老联系,何老回信调整用药,巩固治疗了半年左右停药。1981年患者调回深圳工作,拜访何老,何老得知其身体状况良好,肝硬化未再复发。

何老的方子,看起来平平无奇,只不过是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减,用到的鳖甲属于治疗肝硬化的专用药,至今鳖甲仍然被用来治疗肝硬化(中成药鳖甲软肝片即是肝硬化常用药)。何老根据患者的症状,所做的药味加减,亦不复杂。此等大病,用此平平无奇的方剂也能治疗出如此出色的效果,实属不易。

此方中的白背叶根是一种不常见的药物,它是大戟科植物白背叶的根,具有清热、祛湿、收涩、活血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肝炎、肠炎、淋浊、带下、脱肛、子宫下垂、肝脾肿大、跌打扭伤等疾病。这可能是何老行医时东莞地区常用的一种地方性药材,大多数地区的中药店中没有此药。

本例医案中,何老采用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四君子汤加味属对症治疗性质的辨证施治,用鳖甲软肝,用白背叶根治疗肝炎则属于辨病施治。这样治疗,既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树立了患者康复的信心,又针对性的解决了患者的肝炎和因肝炎引起的肝硬化问题。其治疗方法无论是从传统中医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都有理有据,故其疗效好也不足为怪。

肝硬化是肝脏的重大疾病,继续发展容易进展为肝癌,肝硬化腹水亦足以致命。治疗这种疾病,疗程长,需要患者耐心配合医生。此例患者的疗程长达一年,而且基本上一直在吃汤药,患者能坚持这么久,也是不容易的。

尊敬的读者,我正脱产在医学院校全日制学习,所有文章皆为我每日学习笔记或个人随笔,仅供读者参考。我目前学业繁忙,精力有限,毕业前无法为您提供服务,敬请谅解,患者朋友请到正规医疗机构挂号就诊。我除此博客与微信公众号外,无任何其他自媒体。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zhouzhiyuan360(或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周志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