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亦名真珠、蚌珠、真珠子,为珍珠贝科珠母贝属动物合浦珠母贝、珠母贝、大珠母贝、长耳珠母贝或蚌科帆蚌属动物三角帆蚌、冠蚌属动物无齿蚌等贝壳中外套膜受刺激形成的珍珠,以广西合浦产者为佳。珍珠不但是一种[……]
分类目录归档:中医药
蟾蜍(癞蛤蟆)的抗癌作用与副作用
蟾蜍,亦名癞蛤蟆,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全体,全国各地处处有之,栖息于潮湿草丛,夜间或雨后常见,以多种有害昆虫和其他小动物为食。蟾蜍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有消肿止痛,解毒辟秽的功效,主治痈疽疔[……]
蜈蚣的抗癌作用与副作用
蜈蚣,亦名吴公、天龙、百脚、百足虫等,是蜈蚣科蜈蚣属动物少棘蜈蚣和多棘蜈蚣的全体。蜈蚣入药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神农本草经》收录了蜈蚣,认为蜈蚣“主鬼疰蛊毒,啖诸蛇虫鱼毒,杀鬼物老精,温疟,去三虫。”[……]
中医肿瘤科争议较大的中药水蛭(蚂蝗)
水蛭(蚂蝗)是中医肿瘤科常用的一种中药,关于水蛭该不该用于肿瘤患者,学术界是有争议的。有学者认为水蛭素有促进癌细胞通过血行转移的风险,也有些学者认为水蛭对改善肿瘤患者的症状是有帮助的,且可以通过配伍其[……]
蝎子的抗癌作用及其副作用
蝎子是一种毒虫,但是也是自古至今一直都被用于临床的一味中药。不但古代中国人喜欢用蝎子入药,现代的制药商也喜欢用蝎子入药,古巴的蓝蝎肽就是古巴的科研人员经过上万次的实验,将古巴的蓝蝎子的毒液稀释而成的一[……]
地龙(蚯蚓)的抗癌和溶栓作用及其毒性
地龙,俗名蚯蚓、曲鳝、虫鳝,处处有之。自古至今,中国人就将地龙入药,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之列为下品,《神农本草经》下品药属于能“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但“多毒,不可久服”。[……]
我的七条行医自保守则
有些中医界的青年才俊希望我讲讲自己在医疗实践过程中自我保护的经验。我是个半路出家的中医学徒出身的中医人,主要靠自学成才的。我从事中医实践工作十余年,德薄能鲜,建树甚少,但是在工作中也经历了一些事情,积[……]
别被药店套路了去买特别贵的中药
昨天傍晚,一个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女婿找我为他老丈人调整处方,上次我给他老丈人开了五付中药,听说老人吃完后效果还蛮好,只是大便干结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所以他们希望我能够调整一下处方,让患者获得更[……]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金银花
金银花是忍冬科植物忍冬、华南忍冬、菰腺忍冬、黄褐毛忍冬的花蕾,市场上将金银花又分成金银花与山银花两种,华南忍冬和黄褐毛忍冬的花蕾便被称为山银花。但实际上山银花和金银花的形状与功效基本相似,所以二者在一[……]
温里和胃、降逆止呕的丁萸理中汤
丁萸理中汤出自《医宗金鉴》,是在《伤寒论》的理中丸方的基础上加味丁香和吴茱萸,并改丸剂为汤剂而成。方由丁香、吴茱萸、党参、炒白术、干姜、炙甘草等六味药组成,成人每日常用量为:丁香6g,吴茱萸3g,党[……]
经期头痛和鼻炎,试试芎芷石膏汤
有些妇女例假前会出现头痛和鼻炎的症状,这是一种很难解释清楚其病因的现象,不过中医典籍中有对症治疗的方剂,这张方子就是芎芷石膏汤。
芎芷石膏汤出自《医宗金鉴》,组成为川芎、藁本、白芷、石膏、羌活,[……]
“疮家之圣药”连翘
中药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秋季果实初熟时采收的连翘为青翘,果实熟透后才收的连翘为“老翘”或“黄翘”,连翘心为青翘采收后即蒸熟晒干,筛取籽实所得。青翘长于清热解毒,老翘长于透热达表,疏散风热,[……]
茵陈蒿:保肝利胆,利湿退黄,抗菌抗癌
茵陈蒿(亦名茵陈)是菊科植物猪毛蒿或茵陈蒿的去根幼苗或地上部分,多在三四月份采收。民间有谚语“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茵陈可以当菜吃,一般在三月份采收入药,四月份采收食用,五月六月的茵陈已经[……]
抗癌中药玄参的功效: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
玄参是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主产于浙江。药性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功效为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主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烦渴、舌绛、发斑、吐血衄血、骨蒸劳嗽、虚烦不寐、津伤便秘、[……]
中药猪苓的利水消肿和保肝抗癌作用
中药猪苓是多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主产于陕西、山西、河北、云南、河南等。猪苓皮黑内黄,《本草图经》谓猪苓“皮黑作块,似猪粪”,所以得名猪苓或猪茯苓。浙江等地民间称猪苓为野猪粪,四川等地称之为猪屎苓,[……]
健步虎潜丸对改善体虚型癌症骨转移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笔者之前曾经介绍过治疗一位天津的乳腺癌肺转移和骨转移患者的经验(详情见《用麻杏石甘汤合五苓散加味治疗一例乳腺癌肺转移和骨转移患者的经验》一文)。笔者在该文中曾经提及,该患者因为骨转移已经瘫痪,浑身麻[……]
木瓜的药用价值
中药中有一味药叫木瓜,它的名字和我们常吃的食用木瓜一样,但实际上二者是不同的。
中药材中的木瓜是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干燥近成熟果实,主产于安徽、湖南、湖北、浙江、四川等地,以安徽宣城所产的木瓜为[……]
不要为睡眠时间少而深深的焦虑
有一次我的一个师弟联系我,他说他因为工作压力大而失眠。我问他怎么失眠了,他说他早上五点钟醒来后就再也睡不着了,以前是睡到七点钟的。我听后真是好生羡慕他,因为我自己基本上每天早上都是三四点钟起床,大多数[……]
《伤寒论》中治疗“协热利”(发热恶寒腹泻)的葛根黄芩黄连汤
中医所说的“协热利”是指既有表证(发热恶寒),又有泻利症状的病症,《伤寒论》中有这样一段条文:“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葛根半斤,甘草二两[……]
中医治疗郁结胀满的代表方剂四磨汤
《重订严氏济生方》卷二中有一张“四磨汤”,是中医治疗郁结胀满的代表方剂。此方以人参、槟郎、沉香和天台乌药各等份组成,采取浓磨温服的方法服药,所以得名四磨汤。
四磨汤属于中医中的理气剂,功擅破滞降[……]
有生津养胃和润燥止咳作用的“沙参麦冬汤”
沙参麦冬汤出自《温病条辨》,是一张有生津养胃、润燥止咳作用的经典名方。原方为:沙参三钱(15g),玉竹二钱(10g),生甘草一钱(5g),冬桑叶一钱五分(7.5g),麦冬三钱(15g),生扁豆一钱五分[……]
李东垣治疗胃脘痛的“丁香烂饭丸”
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中有一张名为“丁香烂饭丸”的方子,是李东垣用来治疗饮食所伤导致的“心胃痛”,实际上就是今天所说的胃脘痛。
该方组成为:丁香,三棱,莪术,木香各一钱,炙甘草,甘松,缩砂仁,[……]
号脉远远没有耐心问诊重要
我不太会号脉,除了经典的浮沉迟数等脉象外,其他的脉我都不太确定自己号的是对是错,而且对浮沉迟数的脉象的解读也不是很有信心。这句话可能让许多人大跌眼镜,他们难以置信我这样的人号脉的水准这么差。
姜[……]
李东垣对其师张元素的经验方“枳术丸”的发展
李东垣是金元四大家之一,脾胃学派的鼻祖。李氏生活在一个瘟疫与战乱频仍的年代,当时之人因为生活条件太差和瘟疫的影响,出现了许多脾胃病。用我们现在的话说,脾胃病是当时的流行病。这给李东垣先生提供了丰富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