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龙(蚯蚓)的抗癌和溶栓作用及其毒性

地龙,俗名蚯蚓、曲鳝、虫鳝,处处有之。自古至今,中国人就将地龙入药,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之列为下品,《神农本草经》下品药属于能“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但“多毒,不可久服”。

不过地龙并非有毒之品。地龙的LD50值很高,小鼠静脉注射LD50为3.85g/kg,腹腔注射的LD50值为95-115g/kg。而地龙的临床用量多为5-10g,所以这个量对人来说是非常安全的。

​地龙的毒性成分主要为其抗凝血酶,该毒性组分半衰期短,所以地龙多次连续给药不易造成蓄积中毒,属于比较安全的中药。但因其有抗凝血作用,故血小板低下,凝血功能较差的患者不宜服用,孕妇亦应禁服。且因其味腥臭,易影响患者食欲,故素来脾胃虚弱,胃纳较差者亦应慎服。

传统中医多将地龙炮制后用,常用的炮制方法有酒炙、炒制、蛤粉拌炒、甘草水制等,但外用或急救用时,亦有直接将地龙捣泥或绞汁,用于外涂或内服的。

地龙有止痉和退热的作用,所以传统中医在治疗癫痫、痉挛、高热不退等急症时常用地龙。地龙多治由脑部疾病引起的上述症状者,葛洪的《肘后方》中记载:“治伤寒六七日热极,心下烦闷,狂言,欲起走:大(蚯)蚓一升破去(土),以人溺煮,令熟,去滓服之。直生绞汁及水煎之,并善。”该症状颇似脑膜炎引起的高热惊厥,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了地龙可用于脑膜炎的治疗。

另外,《文堂集验方》中记载暑热季节,中暑小便不通可以用:“蚯蚓杵烂,用凉泉水搅和澄清,取汁半碗,服下立通。能大解热疾,不知人事,服下即效。”《古今医鉴》记载的治鼻衄(流鼻血)的方法:“大蚯蚓十数条捣烂,井花水稀,患轻,澄清饮;重则并渣汁调服。”《喉科金钥》以地龙治疗咽喉红肿:“白头蚯蚓七条,用滚水泡澄,冷去泥,和荸荠汁饮之。”

上述文献均记载了地龙绞汁或捣碎内服,用于治疗急症的方法。古人另外也记载了用地龙外用的方法,如《普济方》记载的治疗乳痈的方法:“地龙一二条,入生姜于乳钵内,研如泥,涂四旁,纸花贴之。”《扶寿精方》记载治疗对口毒疮,已溃出脓,可以用“蚯蚓,捣细,凉水调敷,日换三四次。”这些都是记载了地龙捣碎外用的方法。

传统中医认为地龙味咸,性寒。归脾、肺、肾经。有清热止痉,平肝熄风,通经活络,平喘利尿的功效。主治热病发热狂躁,惊痫抽搐,肝阳头痛,中风偏瘫,风湿痹痛,肺热喘咳,小便不通等。现代药理学研究则又进一步证实了地龙有抗癌、溶栓、抗凝、利尿、降压、退热、平喘的功效。尤其是其抗癌功效,更是古代中医典籍中很少记载过的,这进一步拓展了地龙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

地龙的抗癌作用值得重视,动物实验显示,地龙对小鼠移植肉瘤S180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小鼠每日灌服地龙提取物1mg/只,连续58日,瘤体明显缩小,寿命显著延长。蚯蚓提取物不但对肉瘤S180有效,还对胃癌、喉癌、食管癌、肠癌等多种癌症有显著的疗效。但如将蚯蚓加热,则其抗癌功效减弱或消失,所以蚯蚓用于抗癌,适宜入丸散或装入胶囊服用,不宜入汤剂。

此外,人体试验还证实,蚯蚓提取物能与5-氟尿嘧啶或白介素-2联合应用,联合应用对肿瘤的抑制有协同作用;地龙与辐射增效剂AK123联合应用则产生更强的辐射增效作用,与5-FU和AK123三者合用抑瘤效果更好。放疗患者服用地龙提取物,不但能提高放疗效果,且可使胸腺及脾脏有核细胞数明显增加,提示其有增强免疫力的效果。

古代文献记载了许多地龙治疗各种疾病的经验,但很少有文献记载地龙有治疗肿瘤类疾病的经验,仅《保命集》中以地龙和乳香、没药、轻粉等共研成末,外敷治疗瘰疬溃烂流串。内服治疗肿瘤类疾病的记载基本上没有,所以地龙抗癌功效的发现得益于现代药理学研究。

古文献中将地龙用于治疗心脑血管意外的记载较多,中风瘫痪,肝阳头痛等均与此有关,这是因为地龙有很强的溶栓和抗凝血作用,所以地龙可以用于心脑血管疾病。

此外,地龙也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癫痫和精神分裂症。有文献报道,用地龙60g,白糖10g,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每日1剂,每周5剂,60剂为一个疗程,治疗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程3个月到11年,经临床观察,近期治愈2例,显效7例,好转8例,无效13例。有效病例均属有瘀实证,患者脉象洪数有力,舌光绛或青紫,苔黄或腻,虚寒证则无效。

地龙的另一大用途是治疗哮喘,古今治疗哮喘的名方中有许多含有地龙。地龙还有强利尿作用,可以用于前列腺炎或癌症腹水引起的小便不通。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