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痛逐瘀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的著作《医林改错》,该方组成为:秦艽一钱,川芎二钱,桃仁三钱,红花三钱,甘草二钱,羌活一钱,没药二钱,当归三钱,灵脂(炒)二钱,香附一钱,牛膝三钱,地龙(去土)二钱。水煎服。若微热,加苍术、黄柏;若虚弱,量加黄芪一二两。
清代的一钱,约合现在的3.72克,现可将其换算成3克,也可以换算成4克,笔者多换算成4克或5克。清代的一两,约合现在的37.2克,也可以换算成40克。
王清任很喜欢重用生黄芪,本方中有注明,如果病人身体虚弱,可用黄芪一二两,也就是现在的40-80可左右,他的补阳还五汤用黄芪的量更大。黄芪的功效,古人认为是补气,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其主要功效为提高血红蛋白的含量,血红蛋白可以运载氧气到全身各细胞,所以说它补气是有道理的。
王清任如何是解释自己的这个方子的用途的呢?他说:“凡肩痛、臂痛、腰疼、腿疼,或周身疼痛,总名日痹症……古方颇多,如古方治之不效,用身痛逐瘀汤。”现在多认为此方的主要功效为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祛风除湿,可以用来治疗气滞血瘀,经络痹阻证,症见肩背疼痛,腰痛腿痛,周身疼痛,久痛不愈,舌见瘀斑,或舌面瘀点,脉涩或弦紧,或皮肤有紫癜等。
现多以之治疗静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各种血栓、冠心病、坐骨神经痛、筋膜炎、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脑外伤后综合征等,也可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雷诺症、末梢神经炎、各种肿瘤所致的癌痛等病症。
身痛逐瘀汤所用的各药,基本以活血化瘀和祛湿止痛为主,方中的川芎、桃仁、红花、羌活、没药、当归、五灵脂、牛膝、地龙等均为活血化瘀药,这些药物有较好的抗凝和溶栓作用,能改善人体各部位的血液流量;秦艽、香附、羌活等又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所以王清任的这个方子,总体来看,就是以抗凝和溶栓为主的,适合各种瘀血证。本方的功效很像西药阿司匹林,但其止痛的效果可能优于阿司匹林。王清任还特别提到了微热,也就是低烧,这也是瘀血所致的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对伴有微热症状的患者,加用苍术和黄柏,是因为这两种药在中医看来有祛湿热的效果,现代医学研究显示它们具有抗炎的作用,其退热的效果是通过抗炎实现的。
王清任的方子大多临床疗效卓越,有多家中成药厂生产。用身痛逐瘀汤制成的中成药有身痛逐瘀丸、身痛逐瘀胶囊等,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可选用相应的中成药服用,不必煎熬汤药。
尊敬的读者,我正脱产在医学院校全日制学习,所有文章皆为我每日学习笔记或个人随笔,仅供读者参考。我目前学业繁忙,精力有限,毕业前无法为您提供服务,敬请谅解,患者朋友请到正规医疗机构挂号就诊。我除此博客与微信公众号外,无任何其他自媒体。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zhouzhiyuan360(或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周志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