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金理嗽丸(亦名清金理嗽化痰丸)是现代中医学者研制的一张经验方,收录于《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该方组成为:橘皮250g,枳壳(炒)125g,桔梗125g,黄芩250g,桑白皮12g,杏仁(去皮,炒)1[……]
分类目录归档:中医药
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的“气爽丹”
气爽丹是清代医家陈士铎《石室秘录》中收录的一张经验方,该方组成为:白芍5钱(15g),柴胡2钱(6g),炒栀子1钱(3g),苍术1钱(3g),茯苓1钱(3g),六神曲5分(1.5g),半夏1钱(3g)[……]
治疗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中成药前列舒丸
前列舒丸是一张现代方剂,该方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5年版和一部2010年版均有收录),该方组成为:熟地黄、薏苡仁、冬瓜子、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苍术、桃仁、泽泻、茯苓、桂枝、附子(制[……]
治疗肺热痰盛型咳喘的“前胡饮”
《圣济总录》中有名为前胡饮的方剂,该方组成为:前胡45g,贝母(去心)、白前各30g,麦门冬(去心,焙)45g,枳壳(去瓤,麦麸炒)30g,赤芍、麻黄(去根、节)各45g,大黄(蒸)30g。以上药共研[……]
治老年性咳喘的莱菔散
莱菔散出自《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该方组成为:炒莱菔子、豆腐皮各150g,川贝母9g,冰糖、白糖各75g,白果仁9g。将莱菔子、豆腐皮、川贝母、白果仁4味用砂锅焙干,研为细末,过绢罗,再将冰糖研细,同[……]
以白芍为主的10张止痛方剂
方一:芍药丸(出自《外台秘要》)
组成:白芍、当归、白术、炙鳖甲各60g,诃子10颗(去核),干姜、人参各45g,白豆蔻、雄雀屎各30g,郁李仁75g(去皮)。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
治小儿积食、消化不良、胃胀胃痛的“替针丸”
《普济方》中有一张名为“替针丸”的方剂,该方组成为:青皮、陈皮、京三棱、枳壳、厚朴、诃子、白豆蔻各一两(30g),肉豆蔻、槟榔各5钱(15g),干姜3分(0.9g)。制法为将以上药共研为细末,水煮面糊[……]
中成药戊己丸治疗肠胃炎的功效
戊己丸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5年版,该方组成为黄连300g,吴茱萸(制)50g,白芍(炒)300g。将以上3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水泛为丸,干燥,即得。
根据传统中医理论,戊[……]
血竭与硼砂外用可去腐生肌
清代外科名家马培之的《外科传薪集》中有一张很简单的小方剂,名为赤灵丹,该方组成为:上血竭1钱(3g),硼砂1两(30g),以上二药为末,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马培之认为本方可清热解毒,去腐生肌,以之主[……]
治胃病的“人参煮散”和“人参木香散”
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有两张治疗胃病的散剂方“人参煮散”和“人参木香散”,这两张方剂的组成和功效都相似,可用于缓解胃病(胃炎、胃溃疡、胃癌等)引起的胃脘胀痛、呕吐痰涎等症状。
人参煮散的组成[……]
化痰止咳的“贝母瓜蒌散”
《医学心悟》中有一张名为“贝母瓜蒌散”的小方剂,该方组成为:贝母1钱5分(4.5g),瓜蒌1钱(3g),天花粉、茯苓、橘红、桔梗各8分(2.4g)。水煎,去滓,温服,每日2次。
这张小单方的主要[……]
治乳腺结节的小药对:白芷和贝母
白芷和贝母各等份,组成的药对,制成散剂,每次取3克,再以漏芦适量,煎成汤送服,可以治疗乳腺结节。这个药对在《医学入门》中又被称为“芷贝散”,此处之贝母一般用土贝母或浙贝母,不用川贝母。如患者不但有乳腺[……]
中医医案类名作《祝选施今墨医案》
《祝选施今墨医案》是施今墨先生的弟子兼女婿祝谌予教授精选施今墨诊治疾病的医案,并由施今墨的另外三个弟子张遂初、李介鸣、张宗毅三人参订而成的一部中医医案类著作,这本书初版于1940年。因为施今墨先生的影[……]
和胃止呕的“比和饮”
“比和饮”出自《古今医鉴》,该方组成为:人参1钱(3g),白术1钱(3g),茯苓1钱(3g),藿香8分(2.4g),陈皮5分(1.5g),砂仁5分(1.5g),神曲1钱(3g),甘草5分(1.5g)。[……]
治疗感染后自汗和盗汗不止的“清热固表汤”
清热固表汤是现代中医学者王季儒先生的一张经验方,出自其著作《温病刍言》。该方组成为:生石膏30g,地骨皮12g,浮小麦30g,糯稻根30g,知母10g。用法为水煎,去滓,温服,每日2次。煎药时,生石膏[……]
治疗汗出不止的“敛汗丸”
《活人心统》中有一张名为“敛汗丸”的方剂,该方组成为:黄芪1两(30g),煅牡蛎粉1两(30g),肉桂5钱(15g),知母1两(30g,炒),人参5钱(15g),白术1两(30g),芡实100粒。[……]
治闭经和痛经的两种丸药:理冲丸和得生丸
闭经为妇科常见病,闭经日久会诱发妇科肿瘤,笔者在临床中见到某些肿瘤患者的肿瘤在该来例假时却闭经的情况下,病情会迅速发展,这可能与患者体内激素失调有关。今特介绍两种治疗闭经的丸药,供读者朋友参考。[……]
《外台秘要》中的“茵陈汤”《千金要方》中“茵陈丸”均可治黄疸
《外台秘要》中有一张名为茵陈汤的方剂,该方组成为:茵陈4两(12g),黄芩2两(6g),栀子3两(9g),升麻3两(9g),大黄3两(9g),龙胆草2两(6g),枳实(炙)2两(9g),柴胡4两(12[……]
《鸡峰普济方》中治疗水肿胀满的“万病散”
《鸡峰普济方》中收录了一张名为“万病散”的方剂,该方组成为:牵牛子、桑白皮、白术、黄芪、丁香、陈橘皮、补骨脂各等份。用时将以上各药共制成粉末,每次煎生姜汤450ml,先喝150ml生姜汤,再以150m[……]
养血祛风、通络蠲痹的大秦艽汤
“大秦艽汤”出自《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在《校注妇人良方》中又被称为“秦艽汤”,该房租成为:秦艽3两(90g),石膏2两(60g),甘草2两(60g),川芎2两(60g),当归2两(60g)、川羌活1[……]
养血祛风、通络蠲痹的大秦艽汤
“大秦艽汤”出自《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在《校注妇人良方》中又被称为“秦艽汤”,该房租成为:秦艽3两(90g),石膏2两(60g),甘草2两(60g),川芎2两(60g),当归2两(60g)、川羌活1[……]
《外科大成》中治疗胃痈和肠痈的丹皮汤
“丹皮汤”出自《外科大成》,组成为:牡丹皮1钱(3g),瓜蒌仁1钱(3g),桃仁泥(将桃仁砸成泥)2钱(6g),朴硝2钱(6g),大黄5钱(15g)。用时以水400ml,文火煎至剩200ml水,去滓,[……]
退热清肺止咳的中成药“羚羊清肺丸”
中成药“羚羊清肺丸”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5年版)中的配方制作而成的,配方为:浙贝母40g,桑白皮(蜜炙)25g,天门冬25g,天花粉50g,生地黄50g,玄参50g,石斛100g,[……]
《外科正宗》中治疗脱疽的解毒济生汤
脱疽是一种中医病名,此病初起肢冷麻木,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后期趾节坏死脱落、黑腐溃烂、疮口经久不愈,故名脱疽。此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好发于青壮年男性或老年人,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