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风燥湿化痰丸”出自明代医生张景岳的《景岳全书》,该方组成为:白术(炒),苍术(米泔浸)、杜仲(姜汁炒)各2两(60g),牛膝(酒浸)、川芎、薏苡仁、巴戟天、补骨脂(炒)各1两(30g),当归、猪牙[……]
分类目录归档:中医药
《万病回春》中治疗膨胀(腹水)的“分消汤”
明代医生龚廷贤的著作《万病回春》中有一张名为“分消汤”的方剂,该方组成为:苍术(米泔浸,炒),白术(去芦)、陈皮、茯苓、厚朴(姜汁炒)、枳实(麸炒)各1钱(3g),砂仁7分(2.1g),木香3分(0.[……]
九香虫的行气止痛和抗癌作用
中药九香虫是蝽科九香虫属动物九香虫的干燥全虫,九香虫又叫放屁虫、臭屁虫等,因为九香虫在遇到惊扰时会释放特殊的臭气以保护自己,所以民间习惯称之为臭屁虫。虽然其外号不雅,但是九香虫炒制后并不臭,反而有一股[……]
外用止痛中成药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
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是一种外用的中成药,该方组成为:铁棒锤、延胡索、五灵脂、雪莲花、川芎、红景天、秦艽、桃仁、西红花、冰片、人工麝香等,成药为粘稠状液体,用时涂在患处,一日三次。药瓶可倒置,倒置后用药[……]
治疗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复方鳖甲软肝片
复方鳖甲软肝片是一种现代中成药,该方组成为:鳖甲、三七、赤芍、黄芪、当归、莪术、党参、冬虫夏草、板蓝根、连翘等。每片重0.5g,口服,每日3次,每次4片。
本方的功能为软坚散结、化瘀解毒、益气养[……]
傅青主治疗痛经的“调肝汤”
调肝汤出自《傅青主女科》,是明末清初妇科名家傅青主治疗妇女痛经的一张经验方。该方组成为:炒山药5钱(15g),阿胶、当归、炒白芍、山茱萸各3钱(9g),巴戟天、甘草各1钱(3g)。水煎服,每日1剂,早[……]
水红花子熬膏内外并用可治腹水和肝脾肿大
水红花子是蓼科蓼属植物荭蓼的果实,每年8-10月份成熟时,采收果穗,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后,即可入药,入药时应将水红花子捣碎,这样能更好的发挥药效。
水红花子又名水荭子、荭草实、河蓼子、川蓼[……]
《医心方》中的“肠痈汤”
“肠痈汤”出自《医心方》,该方组成为:薏苡仁5钱(15g),牡丹皮3钱(9g),桃仁3钱(9g),冬瓜子5钱(15g)。每日1剂,以600ml左右的水,煎至400ml,去滓,分二次温服。
肠痈汤[……]
治疗膝关节肿大(鹤膝风)的外用方“皂倍丹”
“皂倍丹”出自《古方汇精》,该方组成为:肥皂荚(去子)2个,五倍子(去虫)、朴硝各一两(30g)。将上药为末,用头酒糟4两(120g),砂糖1两(30g),姜汁适量(60ml)和捣,蒸熟;如果上述药料[……]
治疗肾虚久泻的“固下丸”
“固下丸”出自明代医家孙一奎的《赤水玄珠》,该方组成为:苍术、肉豆蔻(煨)、补骨脂(炒)各等份,将上药共研为末,以粥为赋形剂,制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次服用50丸,用温开水送服,日服二次。
本[……]
张锡纯治疗躁狂发作的“荡痰汤”
荡痰汤出自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该方组成如下:生赭石(轧细)60g,大黄30g,朴硝18g,清半夏9g,郁金9g。水煎,去滓。温服,每日2次。
荡痰汤有泻火平肝,化痰开郁之功,主治癫狂失心[……]
带状疱疹外用药:重楼解毒酊
重楼解毒酊是一种中成药,确切的说它原本是一种苗药,是苗族人用来治疗带状疱疹、皮肤瘙痒、虫咬皮炎、流行性腮腺炎的一种外用药,因为效果显著,受到推广,现已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中成药,多数地方的药店都可以买到[……]
和胃降逆止呕的丁香二陈汤
“丁香二陈汤”出自《医学入门》,该方组成为:陈皮2钱(6g),茯苓、半夏各1钱半(4.5g),甘草、藿香各5分(1.5g),丁香4分(1.2g)。以上药一起水煎,去滓,加生姜汁一二勺(5-10ml)冲[……]
一种强效且迅速的治疗口腔溃疡的方案
口腔溃疡为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病因多种多样,有些患者因为个人体质原因,会出现复发性口腔溃疡,有些患者则是因为在接受某种治疗后产生了副作用,出现了口腔溃疡,比如癌症患者化疗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口腔溃疡。[……]
消炎、消肿、止痛的“伏龙散”及其拓展方
伏龙肝是一种中药名,伏龙肝即灶心土,是用农村柴火灶内部中心的红土做成的,这种红土在灶膛处经过很多次的煅烧,性质较为特别。灶心土的主要成分为硅酸、氧化铝和三氧化二铁,另外还有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镁、氧化[……]
苦参有治失眠的功效,也能抗癌和升白细胞
我国临床工作者张宝恒等曾以50%的苦参糖浆,按照成人20ml,小儿5-15ml的剂量,一次口服或鼻饲,代替镇静催眠药,观察101人次,有效率达95%。
其中速效(服药后15分钟即能入睡)者51例[……]
治疗失眠和记忆力衰退的“神交汤”
清代陈士铎的《辨证录》中有一张名为“神交汤”的方剂,该方组成为:人参1两(30g),麦门冬1两(30g),巴戟天1两(30g),柏子仁5钱(15g),山药1两(30g),芡实5钱(15g),玄参1两([……]
《魏氏家藏方》中治疗尿频的“双白丸”
“双白丸”本为一位名叫朱叔通的人的一张经验方,《魏氏家藏方》将其收录其中。该方组成很简单:白茯苓和鹿角霜各等份,共研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药。因为白茯苓和鹿角霜均为白色,故名“双白丸[……]
生津止渴的“水葫芦丸”
《鸡峰普济方》中有一张名为“水葫芦丸”的治疗口干烦渴的方剂,该方组成为:百药煎3两(90g),甘草1两(30g),乌梅肉、白梅肉各5钱(15g),人参、干葛、麦门冬各1两5钱(45g),紫苏叶5钱(1[……]
宋代《太平圣惠方》中祛疤美颜的“易容膏”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经常有一些易容高手,能够用一些简单的膏药和面粉之类,将自己易容成另一个人,比如《天龙八部》中的阿朱就是这么一个精灵古怪的人。那么古代有没有易容膏这类东西呢?还真有,宋代《太平圣惠方[……]
治疗泛酸呕吐的食疗方“快脾散”
“快脾散”出自《杨氏家藏方》,该方组成为:炙甘草600g,草果子300g(不去皮),生姜1200g,食盐450g,以上剂量均为笔者转化而成的现代剂量,原书所用的是南宋时期的度量衡。
快脾散的制法[……]
清热宁嗽化痰定喘丸
清热宁嗽化痰定喘丸是《寿世保元》中的一张方剂,该方组成为:橘红5钱(15g),青黛3钱(9g),贝母7钱(21g,止咳平喘多用川贝母,抗癌消肿多用浙贝母),胆南星1两(30g),天花粉7钱(21g),[……]
治疗尿频的“通灵散”
通灵散出自《奇效良方》,该方组成为:益智仁、白茯苓、白术各等份。将以上药共为细末,每次取2钱(6g),用白开水或温酒调服,不拘时候。
本方功效为温肾养心,缩尿化浊,主治心气不足,小便频数,赤白二[……]
赵炳南治疗烧烫伤和溃疡的经验方之白及膏
赵炳南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中医外科医生,其著作《赵炳南临床经验集》中有一张名为“白及膏”的方剂,是赵老专用于治疗各种烧烫伤、下肢溃烂和臁疮(深脓疱病)的外用药。
该药组成很简单,取白及面50g,煅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