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御消费主义,过低压力生活

我们一天会接收到多少条商业广告?海洋地理学家雅克 · 库斯托为我们做了一次有趣的实验,他在早上七点到晚上七点在巴黎散步的过程中,记录自己会遇到的广告次数。他说:“每当我遇到人们向我推销我不需要的东西的时候,我就按一下计数器,结果一天下来,我总共按了183次。”
在大学营销学课堂上,教营销的老师挥舞着手臂,激情澎湃地对学生们宣讲:“如果你们要想说服他人购买你们推销的产品和服务,你们必须得想尽办法让他们处于激动状态——让他们感动、兴奋、紧张、抑郁、焦虑或恐惧,因为人在平静的状态下是不会有掏钱购买的欲望的。”
我们今天的社会已经陷进了消费主义的深坑,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被各种各样的广告包围,许多人在向我们推销商品和服务。我们常常在他人的说服下突然觉得自己确实需要某种商品或服务,真正掏钱购买了之后,就会把这些东西搁置在一边,过段日子便忘记了我们购买过它们。
各种节日更是消费狂欢时刻,情人节和妇女节的鲜花价格飙升,我们要不要给自己的伴侣也买一束价值288、388、588、1888、16888的鲜花,以表示我们在意她们?如果不买的话,她们会不会失落?会不会跟我们闹情绪?
别人的孩子穿着Nike和Adidas甚至更好的球鞋和运动服,我们要不要也给我们的孩子买一套?同学买了辆豪车,我们是不是也要买一辆?我们要不要住进更宽敞和更舒适的房子里?
深夜,我们在为自己的赚钱能力不足而焦虑不已,难以入眠。我们抱怨命运对我们不公,想尽各种办法去赚钱,即便节假日也无心休息。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去锻炼身体,也没有时间陪伴爱人和孩子出去看看风景。生活中尽是压力重重的事情,我们内心充满了沮丧的情绪,久而久之我们抑郁了。我们抱怨一切,抱怨家人对我们不够体贴,甚至也抱怨马路上的路人们太吵。
消费主义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把大多数随波逐流的人拿捏得死死的。国家在制定各种各样刺激消费的政策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缓解政府的压力;商家也开展各种促销活动,叫卖声伴随着歌舞表演刺激我们的耳朵和眼球;左邻右舍买到了新的东西总不忘向我们炫耀一番,这令我们感到自己很失败。
雅克 · 库斯托是个书呆子,他在《消费者社会是我们的敌人》一文中浪漫的希望政府和社会能够建立起抵抗消费主义浪潮的机制,殊不知消费主义正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政府若不依靠消费主义来促进经济的发展,政权就会岌岌可危。
抵御消费主义浪潮的只能是我们个人,不可能依靠社会的力量。我从不参加同学聚会,也拒绝加入各种同学群,甚至讨厌那些爱炫耀的人到访我家——我曾“不近人情”的把熟人中那些搞传销和爱炫耀的人从自己的通讯录中拉黑了,让他们无法联系到我。只为我不想和他们一样沉浸在消费主义的漩涡之中,不愿意和他们为伍,不愿意让他们焦虑的情绪感染我,我的生活不需要这些噪音,我不认为这些熟人是值得我珍惜的朋友。
疫情发生后,推特上兴起了一股浪潮,我不记得这股浪潮具体名字是什么,大致的主题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拒绝浪费它。现在欧美和亚洲许多国家的职员掀起了一波辞职浪潮,原因无他,疫情让这些人认识到了过去为了迎合消费主义而去过的生活太辛苦,太不值得了。如今他们想过简单朴素的生活,他们不需要那么多钱,不需要工作得那么辛苦,不需要为孩子购买昂贵而又不值得的附加教育服务——众所周知,这种教育服务非但不能带来实际的效果,反而让孩子活得更痛苦。
在商业时代,医疗也是一种消费,而且是一种高消费。各种各样昂贵的医疗服务都会有人愿意购买,但是治疗效果可能还不如自己调节饮食和作息规律后达到的效果好。但又有谁愿意沉下来想一想呢?
在这个充满了广告噪音的时代,我们的智商明显不够用,总有人能够利用人性的弱点来说服我们购买商品或服务。我们最宝贵的时间就这样浪费掉了,生命是什么?生命其实就是属于我们的每一分每一秒时间。
生活压力大是我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多的字眼,但是为什么我们会有那么大的压力?真的是我们吃不饱穿不暖吗?对当下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温饱是不成问题的,问题在于我们无法让自己的内心安宁下来,无法让自己从消费主义的陷阱中逃脱。
如非绝对之必要,我现在不消费。对我来说,除了食物是绝对之必要外,其余的都已经不是绝对之必要了。衣服不用买了,衣柜里的旧衣服足够穿,一部手机我可以用十年不用换。我经常穿着二十块钱一双的老北京布鞋,这鞋子还挺耐穿。清淡饮食也花不了多少钱。我不必被这个充满了噪音的社会牵着鼻子走,任何传统或新造的节假日对我来说都是普通的日子。这个世界上有一群人在过这样的生活,他们甚至尽可能的少用电和燃气,这样的话他们的花费就更少,对地球也更友好。
不跟随潮流走,不被消费主义浪潮淹没,我们才能有真正的自我,也才能活得更轻松愉悦。大多数人活得太被动了,因为他们一生都在追逐各种各样的潮流,他们被大环境牵着鼻子走,他们无法忍受周边的人看不起自己——实际上没有人真正的关注我们,只不过我们自己觉得他们在耻笑我们而已。
如果一个人能够成功抵御消费主义,他的压力起码减轻三分之二。那些心无旁骛的学者和科学家们之所以比大多数人优秀,只不过是他们不受消费主义影响,躲进了自己的书斋,把世界隔绝在外,沉浸在自己的事业之中了而已。我们大多数人的智商不比他们差,普通人不及他们的是抵御外界诱惑的定力。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