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学习才能刷新认知并治愈自己

在日常诊疗工作中,我发现许多人陷入错误认知中一辈子都不自知,真正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种现象不但存在于认知障碍患者身上,同样存在于正常人身上,甚至也存在于我自己身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唯有不断学习。

我长期服务的患者达三千余人,每个月诊疗人次约150——这主要是因为我在严格的控制自己的工作量,我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每天诊疗超过5人次,效果便会大打折扣,那会让我没有耐心去倾听患者说什么。所以我总在控制微信好友的数量,每天都会删除二三十个并非找我治疗癌症的好友,以确保我的好友数量不要超过3500人,超过了这个数字我就会压力重重。

而且我现在也逐渐的不再接收那种对我的信任不够坚固,或者到了终末期才决定把自己交给我来治疗的患者,这最后的一棒给医生的压力太大。如果我接收太多的这类患者,我自己将会崩溃,对其他找我的患者并不公平。

对这三千余人,我一直在鼓励他们学习,向他们推荐值得阅读的书籍。并不断地发朋友圈鼓动他们阅读——对于重病和慢病患者来说,自己不积极学习相关知识,仅靠医生的帮助是不现实的。有许多患者想找医生倾诉自己的心声,但医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倾听。

医生单次的诊疗根本不足以解决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比如急躁、焦虑、抑郁和失眠问题,这些问题的病因盘根错节,非常复杂。医生能指导患者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就已经不错了。指望医生每天二十四小时的照护是不现实的,而且多数患者也付不出高昂的治疗费,大家要通过学习相关知识进行自助式治疗。

我服务的许多患者是中青年人,在这群患者中有不少人有希望长期生存,几十年后他们可能会成为抗癌明星。如果他们希望长期生存的话,学习相关知识是必须的,因为未来的几十年他们用得上这些知识。

人的行为是由认知决定的,而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认知,知识是我目前所知的对人的认知作用最大的东西。学习知识,我们才能刷新自己的认知,纠正自己的错误,并且疗愈自己。荀子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学习能启发更有益的思考,固执己见者往往不学无术。

荷兰脑科学家迪克 · 斯瓦伯教授说人和人的最大区别在于大脑,大脑决定了我们的认知,认知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所以他为自己的成名作取名《我即我脑》。佛教修行法门众多,关键者为六度(持戒、忍辱、布施、禅定、精进、般若),但是佛陀说般若才是最重要的,佛陀所说的般若实际上也是指认知。一个人的认知发生了改变,整个人将会脱胎换骨。

前不久有个比我小几岁的乳腺癌患者告诉我自从她几年前来找我诊疗后,我在文章中推荐的所有书她都看了,这些书让她脱胎换骨——附带一提,她几乎从不占用我的时间请我开书单,她只是在阅读我的文章时看到我在文章中提到什么书就去找来看看,我提到的许多书在微信读书上可以找到免费电子版,所以并不需要花多少钱。

这个患者现在康复得非常好,不但乳腺癌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处于无癌生存状态,原生家庭造成的心理障碍也一并拔除了。而且明显的比以前智慧了许多,应对生活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连工作都比过去得心应手了。

如今她在做翻译工作,她有意识地多接医学翻译的活儿。因为这不但可以为她带来收入,还能让她学习到医学知识,真是两全其美。我感到欣慰的是不止她一个人从我多年来的写作中获益,我有一批患者从我的写作中获益了,甚至还有很多未找我治疗过的人也告诉我他们因为阅读我的文章而获得了新生。正是他们的康复让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我才有信心和动力持之以恒的坚持写作到今天。

美国有个抗癌明星叫路易斯 · 海,她在八十多岁时写了一本书《生命的重建》,讲述了她自己从42岁开始重建自己心灵的过程——她所用的康复方法是学习和感悟。有许多人觉得她的方法不科学,但科学并不能让一个癌症患者痊愈,而她所走的心灵重建的路却让她成为了一名癌症痊愈者,这真是对科学至上者的嘲讽。当然,我们可以说她成功的经历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她成功了。她不但摆脱了癌症,也摆脱了原生家庭带给她的种种阴影,成了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她的精神鼓舞了许多人,她的著作在全球发行了几千万册。

癌症是一种慢性病,在早期筛查手段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许多中青年癌症患者是有机会在早中期发现的,这些患者长期生存的概率很高,也有足够的时间去修正自己不良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正如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一条重要的诊疗原则“病为本,工(即指医生)为标”所指出的那样,病人才是痊愈的关键所在。只有病人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工作之余,不断阅读相关书籍,实现自我心智的成长,才能获得比单纯的医学治疗更好的疗效。

我很遗憾的看到许多病人不是谦虚好学者,他们看到别人提出了与他们既往的观念不一样的理念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去学习一下相关知识,思考一下别人的意见是否存在合理性,而是为捍卫自己的想法去与人争辩,甚至对异议者人身攻击。这样的人是很难进步的,他们陈旧的自我导致他们生病了,但是他们却完全不自知,没有改变自我的意愿,不愿意去学习,只愿意固守自己的成见。他们的错误认知也就很难被改变,他们的病怎么可能痊愈得了呢?

聪明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否定自我,不断蜕变成全新的自己的过程。生物在地球上生存需要不断进化,人在自己的一生中也要不断进化。“不肖子孙”才能让文明进步,对祖宗家法完全深信不疑者只能一直停滞在原地不动。进化这个词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离我们很远的词,我们父辈不会的技能,我们掌握了,我们这一代相对于上一代就是进化了。过去我们有一些错误的行为和思维习惯,如今纠正过来了,也是一种进化。

比如过去吃腌肉导致很多人得癌症,如今我们知道腌肉里亚硝酸盐是致癌物,不再吃腌肉,这就是一种进化。进化是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以更好地适应环境,提升技能和延长寿命的过程。一个人过去心胸不够宽广,总喜欢与人生闷气,现在通过读书和学习,修养提高了,心胸开阔了,与人相处更加宽宏大量,这也是一种进化。人类的生存技能是在类似的进化过程中提升的。

我喜欢推荐那种反思型作者写作的文章和书籍,一是因为我自己也是这样的人,再就是这样的作者可以让读者更好地认识自己,能够鼓励读者发现自己的问题并纠正自己的行为。但是有一类读者缺乏幽默感和反省精神,他们看那种反思性文字,不会反躬自省,只是对作者的问题感到好奇,完全不知道这些作者是在通过反思警示世人,启迪读者自省,修正自己的错误。

这样的人虽然也阅读,但是却是入宝山而空回。孔夫子说过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正是这种情况。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