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之美:生活本身即是一味良药

热爱生活,生活将回报给我们无穷的快乐!

——题记

任应秋教授曾说,人不到六十岁,并不能真正的懂中医。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他的说法越来越理解和认可了,自己也越来越热爱中医了。人总要经历了很多的事情,然后才知道自己既往的人生态度是对还是错。

与冰冷的现代医学不同的是,中医一直在教我们如何生活。中医所提倡的生活主张,概括起来说,可以用“恬淡虚无,精神内守”来形容。

《黄帝内经》的《上古天真论》篇提出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行劳而不倦”,“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这是一种简单而质朴的生活,没有攀比,没有过劳,没有追求,就是简单的顺其自然的活着。

《上古天真论》所提倡的是一种有节制的生活,不过度安逸,也不过度劳累,心中没有那么多的追求和攀比,但是却又能安然自适,自得其乐。毫无疑问,这是一种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于很多人来说,假如不沉浸在纸醉金迷和声色犬马之中,他们就不知道人生的意义何在。我们周边的几乎所有人,都热衷过一种攀比式的生活,没有几个人受得了自己被人看不起。

我可能算是个特例,我的天性注定了我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在我系统的学习中医之前,我就已经在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些年不断的阅读中医典籍,读着读着,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的受其影响,变得更加的恬淡冲和了。

从大学出来后,我在北京的紫竹院公园周边住了快二十年,国家图书馆与紫竹院公园仅一墙之隔,这二十年,我的生活简单到基本都在这方圆二三公里地活动。

平日里不是在图书馆读书,就是在紫竹院散步,如今在这附近租了个独立的书房,在这里工作,也在这里读书。

偶尔,觉得有些累时,我就信步在紫竹院公园走走(紫竹院公园是免费的),一圈走完后,心情就会无比舒畅。

我的生活节俭,所求不多,所得已足。一年到头都沉浸在书里,寒尽不知年。也从未有人管束我,自由自在。大概像我这样能一直如此自得其乐的并不多。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穷日子过惯了,所以穷也是穷过,富也是穷过,素餐白水,以苦为乐,也就没什么苦可言了。

生活也很规律,早睡早起,因为与人打交道少,所以人际间的种种矛盾,已经减少到不能再少的程度了。

我是个胸无大志的人,一切唯知顺其自然,得亦可,失亦可,所以也就没什么可忧愁的了。我既无信仰,亦无追求,被人称赞也不在乎,被人辱骂也不在乎,心中自然无嗔无痴无怨。

加上见多了生死,如今既不惧死,也不厌生,所以觉得未来也没什么好可怕的。曾经一名不文时,是这种状态,如今一切俱全时,也是这种状态,想必将来撒手西归时,还是这种状态。

我一生不自傲,也不自卑,不管别人富可敌国,还是穷困潦倒,我都只淡然一笑迎之。我不比任何人高贵,也不比任何人低贱,不卑不亢,不攀缘任何人,也不与人攀比。所以虽然生活在闹市中,亦无异于遁迹山林。

这种生活状态,是符合《上古天真论》中提倡的四种理想状态之一的。在《上古天真论》中,有四种人的生活方式受到推崇。

其一是上古真人,上古真人能“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

其二是中古至人,中古至人能“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其三是圣人,圣人“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离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四为贤人,贤人“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以使益寿而有极时。”

《黄帝内经》的《上古天真论》篇所提倡的这种生活态度,是一种高度理想化的生活哲学。在现实世界里,只有极少数理想主义者能真正的把它贯彻到底。

据我所知,即便是在中医师这个群体之中,真正能够如《上古天真论》篇所述的那样生活的,也是寥寥无几。多数人还是不可避免的被卷入到滚滚红尘之中,为功名利禄劳碌奔波。

而很多的病人,则更加的深陷在尘世恩怨情仇纠结的生活中,不断的挣扎,身心皆疲,所以治疗他们的疾病,往往以失败告终。

人只有熄灭掉心中的种种欲望和追求,才能看清生活的本质,才能看清我们只是自然之子,理应顺其自然的生活。才能真正的做到无为,无求,无思,无忧,亦无怖。

天地不言,大美藏焉。人多智巧,反受其害。一缕清风,足抵万金。几声鸟鸣,即是妙语。人只有与自然融合在一起,回归到最质朴的状态,心中没有那么多的追求和思虑,才能真正的轻松自在。

生活本身即是一味良药,当一个人明白这一点时,虽然不能完全无病,但是其身心是能够最大程度的保持在健康状态的。

微信公众号:zhouzhiyuan360(或搜“周志远”添加)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

作者微信:zhouzhiyuan1979(或36641)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