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学校一个多月,和班里的同学逐渐都混熟了,起码他们都对我有所了解了。这几天,我抽空在班级群里发出了成立一个共学小组的倡议,我初步的打算是招募10-15名同学成立一个学习小组,大家一起分工协作,学习专业知识。想不到迅速招满了15个成员,最后还多出了一个来。
后面还有同学想加入,甚至辅导员得知后,也希望我扩大共学小组的规模。但是我考虑到组织一个过于庞大的学习小组,不易管理,最后容易混乱不堪,虎头蛇尾,我终究还是决定先就只建立一个十五六个人的小组,等运作成熟一些后,再扩大规模。
我写的招募词如下:
各位同学,我现在在组建一个共学小组,我想向大家推荐的是在国外大学本科教育中普遍使用,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中也很常见,部分本科院校也在开展的小组学习法。就是由10-15个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共同学习专业课程。
在老师的课堂教学完成后,我们再集体就已学过的章节进行深入的分专题学习,我们通过讨论分成一个一个的小专题,比如骨学我们可以分出类似于“骨折易发部位及各部位骨折的临床症状和处理方法”这样的小专题。然后每人负责某个或某几个小专题,查资料,把这些专题内容丰富起来,条理化。小组内所有同学再在一起共同学习所有人整理的专题内容。
这种学习方法非常适合深度学习,能显著提高我们的专业水平。同时我们也考虑整理一份简化版的考点内容出来,然后方便背和记。如果有同学想加入,可以联系我。
因为我过去一个多月在班里表现出的认真学习的精神,让班里的同学对我很是信服,所以这个招募工作比我预想的要顺利得多。
我想成立这样一个学习小组,一是确实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发现了有这种必要,因为医学专业的学习真的是千头万绪,一个人单打独斗,所能学到的东西会非常有限,小组学习能够提高效率;二是希望通过这样的行动来促进一种良好班风的建立,形成一个好学上进的学习氛围。
一边军训,一边组织这样的活动,其实很累。但尽管很累,我还是很用心地去做这件事情。我想这件事情做成了是有一点意义的,起码在我们这一个班的一百多个人中,能够带动一部分人高效且自主地学习,培养他们的一些通用能力,如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文献检索能力、论文写作能力等。这些可以让他们成为一个更好的医生,拯救更多的生命。
尊敬的读者,我正脱产在医学院校全日制学习,所有文章皆为我每日学习笔记或个人随笔,仅供读者参考。我除此博客与微信公众号外,无任何其他自媒体。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zhouzhiyuan360(或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周志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