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认识自我,有利于提高生活的幸福度

在奉献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未知的自己,不断发现新的自我,并坚持到生命最后一刻。为了这个目标,人注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困难越大,越会发现那个了不起的自己。所以,要坚持克服困难,奉献一生。我相信与困难相比,得到的喜悦更多。

——日本医生日野原重明《活好:我这样活到105岁》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金刚经》

人的一生,最应该探索的一个人是自己。只有我们把自己认识清楚了,我们才能知道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做什么,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虽然随着心理学的发展,有各种各样的量表来帮助我们认识自我,但是我们还是很难从这些量表的结果中认识到最真实的自我,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量表本身也不一定科学。

举例来说,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去做人格障碍相关量表上的题目,最终的结果可能会显示他们在偏执型人格障碍、抑郁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等方面几近满分。但当这些孩子过了青春期,再让他们来做同样的量表,他们的得分就会显著下降。

大多数高三学生可能都有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抑郁,但这不足以证明他们存在焦虑症或抑郁症。他们只是因为外部压力过大,才会如此。高三毕业后,他们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就不复存在了。我们不能因为他们在这个时期测试的某些项偏高,就认为他们存在问题。亲人亡故或失恋的人做相关量表时,也会有差不多的结果。

同样,人过中年后,我们来做人格障碍方面的测试的时候,可能在某些项上得分就会比较高。比如分裂型、分裂样这类与人际交往减少相关的人格特征,在大多数中老年人身上都会比年轻人要显著。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正常人也会减少人际交往,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人格是由若干人格特质构成的,每个个体的人格是由少数核心特质以及若干主要特质和许多次要特质组成,这些特质互相作用,使得一个人达致一个基本平衡的状态。一个典型的分裂型人格特质者,可能同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边缘型人格和抑郁型人格特征,那么这些人格特征就能中和掉分裂型人格过度脱离现实的缺陷,让这个人具有与其他人共情的能力和与现实世界妥协的能力。

人格由5个因素构成,这5个因素分别是:1.开放性;2.尽责性;3.外向性;4.随和性;5.神经质。这五个因素各自又包含了一系列的更具体的人格特质,比如,外向型因素就包含了正面情绪、自信决断和有活力等人格特征。所以如果一个人基本状态是乐观自信的,他就属于外向性人格。一个人的包容性很好,他就属于随和性人格。

不同的人身上存在不同的人格特质,这些人格特质进一步形成了一些较为明显的人格模式,概况起来有以下12种:依赖型人格、回避型人格、强迫型人格、抑郁型人格、偏执型人格、分裂样人格、分裂型人格、被动-攻击型人格、自恋型人格、表演型人格、反社会型人格、边缘型人格等。

以上这些人格模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不同人在不同项上表现不一样。只有在某些项上表现特别显著,并严重影响了自身生活质量,让自己的生活不幸福了,让身边的人也深受其苦的人格特质,才构成人格障碍。一般来说,这样的人的人格障碍测试结果分数很高,甚至接近满分。

60分以下的,基本上都只是一种倾向性的人格特征。而15-30分左右的,基本上是我们人类为了应对社会生活,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的人格特性。如果一个人一点倾向性的人格特征都没有,他可能不适应现在这个分工明确的社会。因为在我们现代社会里,人类普遍是靠从事某项专业工作谋生,不像农耕时代可以完全自给自足,所以适度的倾向性人格更有利于一个人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如果一个人在某项人格特质上得分过低,未必是好事。比如我在表演型人格和依赖型人格上的得分均为0.2分(满分100分),这意味着实际上我在这个社会上生存时,就存在很大的劣势。

表演型人格有它的作用,它就像我们的保护色,如果一个人在这方面的得分接近0分,意味着这个人在这个社会上不会作伪,这会给他的生存带来危险,总有人会别有用心地接近他。但生物适应环境的天性可能会让一个没有保护色的人谨慎得很,这足以弥补他因缺失表演型人格的不足——谨慎也能预防很多风险。依赖型人格得分很低,意味着一个人独立性很强,但与此同时,也意味着这个人不太容易与其他人建立合作关系,他更适合去做需要独立完成的工作。

各种人格都是我们在漫长的进化史中,进化而来的生存策略。那些对生存、资源的保存与拓展及繁衍后代有促进作用的、由遗传决定的“策略”,会受自然选择法则的青睐,被保留到人类的基因库中。这些原始策略经衍生变化,其夸张、极端的形式可见于症状性综合症(如焦虑障碍及抑郁障碍等)及各种人格障碍(如偏执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等)。

每个个体生而需要食物、保护及帮助,这些需求将贯穿人的一生。我们对这些需求表现出渴望、驱迫及驱力,力求获得满足。而且,个体不仅倾向于渴望生存的必需品,同样也需要“人的资源”——我们需要某种依恋关系,因为这些依恋关系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感,他们能满足我们对生存资源的需求。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安全感越低的人,越倾向于热切地寻求伴侣而不是独处。但他们在寻求伴侣的过程中,往往又饱受挫折,因为他们需求的是一种畸形的、对伴侣要求过高的依恋关系。

每种人格实际上都是在这样的一些基本需求的驱动下形成的。有些个体能够轻易获得生存资源,他们的独立性较强,依赖性很低,但他们就不可避免地会成为另一些个体依赖的对象。所有个体都在群体中以共生的方式存在着——我们看似复杂的人际关系,其背后的生物原理却极为简单。

正常的个体在各种人格特征方面的表现基本上都是均衡的,即便偶有倾向性,也不会严重到形成人格障碍的程度,不至于出现久久不能痊愈的症状性综合症(如焦虑障碍或抑郁障碍)。但有些个体所继承的基因和后天的生存环境让他们在某些人格特质方面畸形的突出,这就导致他们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症状性综合症及人格障碍。

要想克服我们自身人格上的一些缺陷,我们就要或从阅读,或从自己的人生阅历中去汲取特别多的智慧,圆满我们自己。当我们自己圆满了,我们就无需过多的向外界索取。《金刚经》中说,一个觉悟者,需要在许多佛处种善根,得到他们的启迪,才能真正的成为一个觉悟者。博览全书和饱经沧桑都能让一个人心智成熟,所以古人云,人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我们只有心智成熟了,才能融入到群体之中去,才能和我们的人生伴侣亲密无间——人是群体性动物,即便出家修行,也避免不了要与其他人打交道,所以环境的问题不是关键性的,关键的是我们自己的适应性。所有的抑郁、焦虑、惊恐情绪以及各种人格障碍,归根结底,是我们适应性出了问题。

人在心智不成熟时建立起来的依恋关系是存在偏颇的,这些偏颇会导致依恋对象过得并不舒服。生物的本能是趋吉避凶,如果在一段依恋关系中,一方感受不到自己想要的舒适度,他们就会逃离。这段关系之所以无法满足某一方的需求,可能与这段关系本身有关,也可能与某一方存在人格障碍有关——因为当一个人的需求超出正常规范,另一个人是很难真正去满足他们的。比如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就是无休无止的索取者,大多数靠近他们的人都受不了,最终会逃离。

我们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但可以深入地了解我们自己,也能更深入地了解他人。我们可以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知道如何更好的保护自己免受侵害。同时我们也能在这个过程中知道自己存在哪些偏颇,通过真正的内省来纠正这些偏颇。渐渐地,我们便能达致一个基本平衡的状态,成为一个更健全的自己,我们在生活中与他人的冲突也会因此而减少很多,焦虑、抑郁、惊恐等不良情绪会离开我们,我们的幸福感会提升。

人生就像在大海中遭遇海难,每个人最主要靠的是自救。我们通过学习更多的知识,通过真正有价值的内省,通过反思自己的人生,可以达到促进自我成长,重塑自我的目的。心灵的成长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幸福感,也会减少我们肉体承受的许多痛苦。因为许多躯体疾病,的确是情绪所致。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