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省者寡过,兼论分裂型人格

我走在街上/人行道上有个深坑/我掉了进去/我迷失了…….我很无助/这不是我的错/我不知道花了多久才爬出来。

我走在同一条街上/人行道上有个深坑/我假装没看见/我又掉了进去/我不敢相信还在同样的地方/但这不是我的错/我花了很长时间才爬出来

我走在同一条街上/人行道上有个深坑/我看到它在那儿/但我仍然掉了进去…….这是一种习性/我的眼睛睁着/我知道我在哪儿/这是我的错/我立刻爬了出来

我走在同一条街上/人行道上有个深坑/我绕道而行

我走在另一条街上。

——无名氏《人生的五个篇章》

每个人都会存在自己的盲区,佛家管人的盲区叫三障(烦恼障、所知障和业障),现代心理学称之为人格障碍。存在人格障碍的人,总是会在同样的地方一再摔跤,直到摔得鼻青眼肿,才会意识到原来自己是有问题的。佛家也认为存在各种障的人,一辈子要不断地在同样的问题上犯错。只有扫除了各种“障”,人才能进入“无明”的状态。

孔子评价颜回,说他“不迁怒,不贰过”。这是很了不起的境界,也就是说颜回同样的错误只犯一次,不犯第二次。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得有强大的内省功能,凡事不责之于人,而是寻找自己的问题,先解决自己的问题。只有这样做的人,才能做到“不贰过”。

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在谈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时也强调这一点,他说他遇到事情,首先找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待人接物的方式,改进工作流程,那么,下一次同样的错误就不会再犯。他也是这样来管理他的企业的,结果他成功的创办了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

遗憾的是,这个道理很多人懂,但是人群中真正能够做到内省的人,大概只有3%。也就是说,像贤回这样的人,只有3%左右。据统计,那些购买成功学教程和心理学教程的学员中97%的人交完学费后都会一无所获。因为促进一个人真正的内省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绝大多数存在心理问题的人,康复起来都很艰难。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很难承认自己的不足,不愿意内省。

当然,不构成人格障碍的人格特征是不需要修改的,因为它们不会影响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分裂型人格者是最典型的内省者。我自己有点分裂型人格倾向(总分100分,我的评分49分,其他的人格特征都没有这个特征明显),这个评分远达不到分裂型人格障碍的程度,但是已有明显的分裂型人格倾向,这种倾向塑造了我的性格特征。

具有分裂型人格倾向的人,一般比较孤独、沉默、退让、不喜欢人际交往,很少参加社会活动,过着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这类人在情绪正常时学习能力很强,因为他们比一般人更专注。分裂型人格多半有家族史,他们看起来与现实世界呈现一种分裂和脱节的状态,故名分裂型人格。

这样的人遗世独立,想象力很丰富,在一般人看来他们就像是一群幻想家。他们的言行都有些与众不同,这让人感觉他们不像是尘世中的人。不过科学发展正是一个个幻想成真的过程,所以这一类型的人具有很多独特的见解与创新性思维。通常他们中的佼佼者最后都会成为富有创造力的学者或科学家,做出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牛顿——牛顿晚年得了精神分裂症。

分裂型人格者经常在沉思状态,一旦他们陷入沉思之中,他们就会与外界脱离。旁边的人和他们说话,他们经常会答非所问,有时还会因为被人侵扰而受到惊吓。我甚至在走路时,都会陷入沉思状态。所以我过马路时,经常闯红灯。

严重的分裂型人格者,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就发展为精神分裂症。像我这种不算严重的分裂型人格倾向者,是非常适合做学术研究的。因为我们即便是在闹市之中,也能安静下来。我们坐得了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很享受孤单的生活。

通常我们没有很强的生活能力,需要依靠伴侣的帮助来打理我们的生活。我们很需要一个安全的伴侣,这是我们与现实连结的桥梁,有这样一个伴侣帮助我们处理一些人际关系,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就会比较顺利。一般来说,我们对伴侣的忠诚度也是极高的,一旦认定一个人是我们最佳的伴侣,终生都很难改变,除非伴侣实在令我们忍无可忍。

分裂型人格者最难忍受的就是自己的安宁被一再打扰,因为沉思已经成了他们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噪音,他们就会倍感沮丧,严重时会抑郁成疾,学习效率明显下降。

我谈不上不爱与人交际,我在年轻时很善于交际,至今仍然有二三十个关系不错的朋友,不过大家很少聚会。社会活动则是十年都不参加几次,如果聚会上的人太多太乱,我会本能地沉默。有时一场宴席从开始到结束,我能不发一言。但我在工作中需要接触大量的患者,这些我都能顺利应对,所以不存在社交障碍,只是不愿意在社交上浪费宝贵的光阴而已。

善于内省是分裂型人格最大的优势之一,分裂型人格者经常沉浸在深度思考中,他们通常能把一个问题想得深入透彻。阅读一个分裂型人格作者的文章,常常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但有时读者又很容易觉得这种作者像不食人间烟火似的。的确,他们从内到外,都散发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气息。

借助现代心理学的一些测评,我对自己的这一人格特征现在有了清晰的认识,也接纳自己的这一性格特点。因为恰好我热爱的事业正是学术研究,这种人格特质直接让我远离了浮躁。

不过我也深知自己的这一人格特质存在一些致命的弱点,我们很难像其他人一样长袖善舞,任何需要虚与委蛇的工作,我们都是不擅长的。我们也很难与喜欢浪漫的人谈恋爱,因为我们的人格特质决定了我们一辈子过的就是极简生活,伴侣只能是接纳我们这一人格特质或与我们类似的人。所以,我们一生只能扬长避短,避免进入需要复杂的社会关系的工作场景,那样只会让我们不断栽跟头。

这一人格特质在学者和科学家中出现得最多,通常一些学者或科学家夫妇都是这种人格特质。

任何一种人格,都有它的优势,认识并接纳自我的人格特色,根据我们自身的人格特点,扬长避短,趋吉避凶,我们的人生会过得更好。

人适合做什么工作,主要由自己的人格特征决定,大多数人在七岁之前,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人格特征。所以老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句俗语是很有科学道理的。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