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的降糖、降脂、抗癌和抗病原体作用

桑是中国最常见的植物,在中文中,桑是如此的耳熟能详。我们甚至用“桑麻”来代替农事,孟浩然有诗:“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中也有一句:“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桑叶可养蚕,对于我们这样的丝绸大国,古代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房前屋后种上桑树。以至于我们用“桑梓”(梓是另一种常见的树木)来指代故乡,古人常用“桑梓情深”来形容对故乡的感情。

桑叶不止可养蚕,同样也能入药。中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将桑叶收录其中,言其能:“除寒热,出汗。”春夏季节治疗风热型感冒最常用的中医方剂桑菊饮就是以桑叶、菊花、薄荷、桔梗等药组成。我们现在能买到的治疗风热型感冒的中成药中,大多含有桑叶。

传统中医认为桑叶味苦、甘,性寒,有小毒,归肺、肝经。是手、足阳明经药。有疏风散热,清肺,明目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发热头痛,汗出恶风,咳嗽胸痛,或肺燥干咳无痰,咽干口渴,风热及肝阳上扰,目赤肿痛等。《名医别录》说桑叶的汁还能解蜈蚣的毒,《本草纲目》记载桑叶能“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本经逢源》记载桑叶“同黑芝麻蜜丸久服,治须发不白,不老延年”,桑叶与黑芝麻合用是古代治疗脱发和少年白的方子。

桑叶也是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一种重要用药,桑叶有稳定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可缓解老人更年期情绪激动,也对更年期多汗症有一定的疗效。《种杏仙方》就曾记载:“治遍身出汗不止,新桑叶,乘露采摘,控干研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米汤调服。”桑叶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也体现在它能治疗手足麻木,《急救方》治手足麻木,不知痛痒,就用霜降后的桑叶煎汤,频服。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一般都是将经霜冻的桑叶入药,习称为冬桑叶。中医认为经霜冻后的桑叶其泄热和润燥的功能更强。桑叶润燥的功能历来都被重视,《本草从新》认为桑叶的主要功效为“滋燥,凉血,止血”。现代药理学研究则发现桑叶有显著的降糖功能,对糖尿病患者口渴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动物实验显示桑叶对四氧嘧啶引起的大鼠糖尿病,或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抗胰岛素血清引起的小鼠高血糖症均有降血糖作用。桑叶中的蜕皮菑酮能促进葡萄糖转变为糖原,桑叶降血糖的机制可能是因为桑叶中所含的某些氨基酸能刺激胰岛素分泌。据笔者所知,目前在北京已有中英合作的生物制药公司从桑叶提炼物中研发出治疗糖尿病的新药,正在进行临床试验。

除降糖外,桑叶也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桑叶能抑制血清脂质增加,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桑叶总黄酮可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心脏及肝脏功能。桑叶有利水作用,可排走细胞中多余的水分,同时将血液中过剩的中性脂肪和胆固醇排清。桑叶总黄酮也能够通过增加一氧化氮含量防止心肌损伤,并增强机体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所以古人将桑叶当作一种延缓衰老的药物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桑叶也有抗肿瘤作用。桑叶中的黄酮类物质槲皮素对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HL-60)的生长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能诱导HL-60细胞系的分化。桑叶中分离的生物碱成分1-脱氧野尻毒素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对肿瘤转移的抑制率可达到80.5%,其抗肿瘤转移活性与抗糖苷酶和抗β-葡萄糖甘酸酶活性可能有关。

桑叶还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桑叶对许多细菌和病毒都有抑制作用。桑叶中的酚类物质能破坏细胞壁及细胞膜的完整性,从而抑制细菌微生物的生长。桑叶中的1-脱氧野尻毒素及其衍生物则有显著的反转录酶病毒活性作用,所以能抑制病毒。

桑叶还是治疗下肢象皮肿(一种因手术等原因引起淋巴回流受阻造成的下肢水肿,日久下肢皮肤像象皮一样粗糙的疾病)的一种特效药,有临床报道显示,采用10%桑叶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5ml,每日1-2次,或25%-50%溶液4ml,每日1次,15-21日为1疗程,必要时间隔10日后再进行第2或第3疗程,治疗各期象皮肿病人共512例,显著有效占42.3%,无效者仅占0.3%。下肢象皮肿是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或手术后遗症,桑叶能改善下肢象皮肿的症状,与桑叶的利水作用有关。

桑叶的毒性很小,动物实验显示,按照人用量的60倍连续给小鼠腹腔注射桑叶提取物21天,对肝、肾、肺均无损害。若给予更大剂量时,则可能会引发肝、肾、肺发生变性和出血。这显示按照常规的用量(成人日用量6-30g),是不会发生中毒的。桑叶中毒主要都是过量服用,过量服用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甚至会导致消化道出血,大便呈果酱状。也有少数人可能会出现皮疹、胸闷不适、烦躁不安、四肢发凉、血压下降、脱水、休克,甚至死亡等副作用。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