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都市人来说,公园是家的延伸。如果没有公园,只有自己那狭窄的蜗居,生活是很不舒适的。每天饭后,工作之暇,到公园里去散散心,能大幅提升生活质量。
而像史铁生这样的病人,则更需要一个像地坛公园那样的精神家园,才能遣散他心中的愁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感动了许多人,一个厄运缠身的人,在地坛公园里独自品尝孤独、愤怒和悲伤,并最终与自己和解,与这个世界和解,这样的过程能不触动人心么?
我在北京二十多年,前十多年,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公园是紫竹院公园。从我家到国家图书馆,紫竹院公园是必经之路。我可以骑着自行车走马路到国家图书馆,那样能省不少时间。但是大多数时候我都放弃了骑自行车,而是选择步行,穿过三环路,再穿过紫竹院公园,步行到国家图书馆。
因为我很喜欢紫竹院公园。紫竹院公园的每一个角落我都了如指掌,十多年,几千趟来回,春夏秋冬四季,我见证了这里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
这昔日的皇家园林,现在成了寻常百姓饭后散心的地方。许多人在这里载歌载舞,这里自发的组织了许多民间乐队,许多乐队成员的水平都堪称大师级别,这里的民间合唱团可能要算中国最大的民间合唱团了。
有时我会为紫竹院公园里的一些歌舞表演吸引住,驻足片刻,默默的欣赏。但多数时候,我更喜欢找些幽静的地方呆一呆。紫竹院公园里也有些幽静的角落,我有时候从国家图书馆借出几本书,就在这些角落里看上一会儿书再回家。
不过疫情发生后,我就再也没有进过国家图书馆了,也很少再去紫竹院公园。
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因为防疫的需要,国家图书馆在限制人员进入。读者进去读书或借阅图书,需要提前预约,前一段时间我看每天上午或下午,各只允许600名预约的读者进入。这么复杂繁琐的进馆手续,让我这样的资深老读者也望而却步了。
疫情后我倒是去过几次紫竹院公园,每天紫竹院公园里来来往往的游客不少,有很多人不戴口罩。去过几次后,每次都是这样,我就不再愿意去了。我儿子正在上高中,马上就要进入高三了,我不希望到人多的地方去,万一感染了病毒被隔离,会拖累他,影响孩子的前程。
久而久之,以前多少年都不曾改变过的生活习惯改过来了。我现在读书,都是先尽量在微信读书APP或者Kindle上找电纸书,有些书读电子版时觉得不方便或不过瘾(比如一些专业的医学类书籍),我就会买纸质版的在家里阅读。疫情前,孩妈总说我在买书上乱花钱,买的书十辈子也读不完。现在这些藏书派上用场了,我家里的藏书足够丰富,我可以不必非得去图书馆了。
不去国家图书馆,我也就没有再每天去紫竹院公园散步的动力了。疫情发生后,我渐渐的喜欢上骑行。自行车拓宽了我的活动范围,我在京西这一带骑行时,看到过很多令我心动的地方,其中最令我着迷的莫过于北坞公园。
北坞公园在四季青镇北坞村,是一座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郊野公园。从我家骑行到北坞公园需要小半个小时,在北坞公园里骑行一趟需要一二十分钟,我每周大概都会骑行到北坞公园二三次。
北坞公园里有大片大片的稻田,我估计这里起码得有一二百亩的水稻田。对我这样一个农村长大的人来说,到了北坞公园,就像回到了江南水乡。这些水稻田对我来说是如此的亲切和熟悉,它们治愈了我的乡愁。我一直很想回老家生活,是因为我热爱老家那成片成片的稻田。
除了稻田之外,北坞公园的湿地环境也与我的家乡很相似。我如今经常带着一本书和一支铅笔,到北坞公园找一个僻静的角落,一坐就是一上午或者一下午。这里比紫竹院公园安静多了,因为它远离市区,附近也没有多少住宅区,所以人烟稀少。
这里没有城里的那些噪音,有的只是天籁之音,虫鸣声和鸟叫声都很悦耳。夏天一片苍翠,冬天白雪皑皑,人呆在这里,真是心旷神怡。
北坞公园里有很多地方整天都不会有一个人经过,这在紫竹院公园是不可能的。紫竹院公园虽然也有一些僻静的角落,但那只是相对的僻静,时不时的还是会有人来来往往。北坞公园则是个少有人光顾的郊野公园,游客稀少得很,我在一些林深处呆着,一整天都不会有人来打扰。
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蚊虫也不多。有时候我坐在水边的大石头上看一上午的书,都没有被蚊子叮咬过一次。水中的芦苇有一人多高,野鸭子成群出没,抬头就可以看到玉泉山顶上的那座佛塔。一个人坐在这里看书,感觉自己与天地已经融为一体,把物我皆已忘记。那种轻松和舒坦,难以用言语来形容。就像陶渊明所说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我喜欢安静,不喜欢喧嚣。我也曾骑行到门头沟的深山里去过,说实话,那里还是比北坞公园喧嚣一些。门头沟的山路上时不时的有大卡车经过,也有一些摩托车手故意改装摩托车马达炫酷,他们经过的时候,会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这些噪音破坏了门头沟山区特有的宁静。但是在北坞公园的林深处,我听不到任何与环境不协调的声音。
北坞公园里植被丰富,绿树成荫,气温明显要比公园外低一些,酷热的夏季,这里也很凉爽。还有些孩子在流经北坞公园的金沟河里嬉水,看着他们,我就像回到童年,那时的我又何尝不是每天都会和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在村口的小河里嬉水呢?
疫情确实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对我来说,无论是疫情前的生活,还是现在的生活,本质都差不多。我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很满意,以前我喜欢紫竹院公园,现在我同样喜欢北坞公园。
我与史铁生的命运截然不同,我不曾遭遇他那样的厄运,我总是感到命运之神在眷顾我,她让我至今仍然很健康。所以我在公园里感受到的是生命的喜悦,不像他那样深沉和痛苦。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梦幻的话,我宁愿这梦境就如我现在所见到的一切一样,如诗如画般的美好。我热爱生命,热爱自然风光,并且能随遇而安,所以很容易满足和快乐。幸福没有太多诀窍,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就可以了。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