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万事,民生为大,科学防疫才能保民生

昨天是北京市十二个区全体人员核酸检测的第一天,今天上午我的检测结果还没出来,又要排队去做核酸检测,这样检测有何意义?这说明全体市民同日核酸检测是一项动嘴不动脑的政策,没考虑到检测能力跟不上的事实。该项决策应该没有征求基层工作人员的意见,没有评估全市的核酸检测能力,是拍脑袋做的错误决定。希望有关领导能够及时纠正这一错误政策,量力而为,超负荷的核酸检测只会加大因人群聚集而致疫情扩散的风险。

今天我们社区的核酸检测现场就很无序,八点前没有人维持排队秩序,八点后维持秩序的社工也比昨天少。我站出来维持秩序,请求大家把间距拉长一点,没有人配合,大家觉得风险不大,没必要这么认真——与我们小区隔着一道栅栏的就是出现病例的管控区,连墙都没有一堵,两小区居民打个喷嚏,飞沫都能跑到对方小区去。我们社区核酸检测现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基本上都在半米以内,队伍的有些地方甚至是人挨人,小区居民们聚集在一起高兴地侃大山,孩子们愉快地摘下口罩聊天玩游戏。我们隔壁已经有两个小区出现疫情了,大家仍然盲目乐观地认为疫情不会造访我们小区。无奈之下,我先回家了,等人少了再来。

我们周边已经有好几个小区和一所学校出现病例了,我们社区有500多人弹窗,我儿子也弹窗了,因为他们学校附近有确诊病例。由于人手跟不上,社区进出口无人值守,所以大家都是自由出入。楼下小花园的活动中心经常聚集数十到上百人,基本上都不戴口罩在那做游戏或运动,起码到今天仍然是这样。

防疫的漏洞很多,清零的难度很大,防疫措施不科学,但我们的政策又要求清零,最后就不可避免地要伤害民生和经济了。今天早上看到新闻说郑州市民也开始抢购物资了,重复着上海和北京市民的故事。大家的反应都相似,几乎每个城市都在重复同样的故事:抢购物资、无序检测、社区娱乐,先感染,再清零,清零不久再感染,这样防疫没完没了,肯定伤民生。

今年经过吉林、上海、深圳、广州和北京的疫情之后,希望大家能总结一下抗疫的经验,科学防疫。防疫重在预防,不要再动不动就搞一些动嘴不动脑的防疫政策,也不要把窟窿捅大了再来各种硬核抗疫,这样的政策对经济和民生的伤害真是太大了。各个城市的领导要善于听取民间反馈的声音,坐在办公室里是看不到真实的现状的,走访几个小区也看不到。

如果要坚持动态清零政策,那么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常态化全民核酸检测将是一种对民生和经济伤害最小的办法。如果某些地方执行这一政策,另一些地方不执行,最终还是避免不了按下葫芦浮起瓢。但这一政策在执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为,除非有外援,否则任何一座城市都没有能力每天给每个市民都做核酸检测,而且这么做的必要性也不大。

一线城市一两千万人同一日做核酸检测,不但组织能力跟不上,基层工作人员累得苦不堪言,还会有很大的交叉感染风险。日检制度只应在疫情重点区域及其周边开展,其他区域可以每2-3天检测一次,低风险区域可以每周检测一次。常态化核酸检测可以起到早发现,早隔离,早阻断的作用,但一旦滥用这一防疫策略,就会适得其反。

对疫情存任何侥幸心理最终都难免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今早看到《联合早报》报道称以色列科学家们发现德尔塔有卷土重来的迹象。在奥米克戎肆虐了一遍,社会群体对奥米克戎产生了一定的免疫力之后,德尔塔变种病毒又有可能再掀起一波新疫情。

所以是动态清零政策更好还是与病毒共存政策更好,恐怕最少还需要半年的时间才能下定论。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全世界仍然没有走出新冠疫情,现在谈论何种防疫政策更科学为时尚早,我倒是希望看到有多元化的防疫政策在同步进行,过段时间再来评估,这比全球防疫模式单一化好。

不过任何一种防疫政策在执行时,都应该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细化自身,避免因为政策本身造成疫情扩大化,尽可能地减少对民生和经济的伤害。因为对老百姓来说,饭碗保不住,哪里还顾得上抗疫呢?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