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谌予教授治疗齿痛或牙龈肿痛的经验方

祝谌予教授认为根据中医传统理论,牙齿属肾,牙龈属胃,故凡齿痛或牙龈肿痛都应遵循滋肾清热和清泻胃火的原则治疗。此外,牙痛与大肠实热上蒸有关,也可以用清热通便法治疗。祝谌予教授将此类疾病分为两个证型:胃与大肠实热熏蒸的实证和呻吟不足虚火上炎的虚证。

胃与大肠实热熏蒸的实证的症状为牙痛牵引至头脑,面热喜冷,口干思饮,牙龈化脓,大便干燥。此类患者应以清热泻火,通便解毒的方法治疗,方用清胃散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其经验方如下:当归10g,升麻10g,黄连10g,牡丹皮10g,生石膏30g(先下),生地10g,黄芩10g,黄柏10g,栀子10g,蒲公英30g,生甘草6g。大便干燥加生大黄10g。

此种证型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急性牙龈炎或牙髓炎,患者不但牙龈肿痛,还因牙龈神经的原因,疼痛会放射至面部和脑部。这种疼痛常常被形容为“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患者会感到剧烈疼痛,一刻都难以忍受。

祝谌予教授的这种经验方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具有一定的消炎镇痛的作用。但以笔者的经验,若能与牛黄甲硝唑、头孢呋辛酯等中西成药相结合,见效速度会更快,疗程会更短。如果疼痛剧烈,可以用中药冰片外敷患侧腮部,或将冰片用棉球裹住,塞入患侧鼻孔,此种方法能起到速效止痛的作用。但止痛效果不持久,不过可为内服药发挥作用争取些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冰片是一味药,不是普通的冰块砸碎成片。

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证通常表现为牙痛隐隐,牙根浮动,虚烦失眠,口干咽痛,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此种类型多属现代医学中的牙周炎,牙周炎患者的牙周持续发炎,故可引起牙齿松动。中医通常认为牙齿松动属肾阴不足所致。

对这种类型的患者,祝谌予教授的经验方是以知柏地黄汤(由熟地、山茱萸、茯苓、泽泻、山药、茯苓、牡丹皮、知母、黄柏组成)加牛膝、细辛、升麻、黄连等治疗。祝谌予教授未给出每种药物的详细用量,医者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各药剂量。知柏地黄汤亦可用中成药知柏地黄丸代替,此类患者同样可以结合牛黄甲硝唑治疗。

齿痛或牙龈肿痛通常都会病情来时汹涌,患者痛至不可忍受,有的会去医院拔牙或做根管治疗,严重者或多次复发者确实需要这样处理。但大多数初次发作或病情轻微者可不必急于采取这种有一定的破坏性的治疗方法,如果及时服用有效的内服药,亦能缓解。患者在治疗期间和病情缓解后,都应注意忌食辛辣食物,并且不要熬夜和过度疲劳。

尊敬的读者,我正脱产在医学院校全日制学习,所有文章皆为我每日学习笔记或个人随笔,仅供读者参考。我目前学业繁忙,精力有限,毕业前无法为您提供服务,敬请谅解,患者朋友请到正规医疗机构挂号就诊。我除此博客与微信公众号外,无任何其他自媒体。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zhouzhiyuan360(或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周志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