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随笔

最痛莫过人间疾苦声

我的朋友圈里经常能够看到癌症患者家属发布的讣告或缅怀已故亲人的文字,有一些讣告或文字凄惨得很,看了令人堕泪。

一个年轻的母亲,刚刚因为神经母细胞瘤夺走了她的幼儿而悲伤不已,期盼着孩子能托梦给她,[……]

阅读全文

生活在慢慢的向正常状态恢复

​立秋过后,北京变得一天比一天凉快了。尤其是下过几场大雨后,更是如此。因为疫情影响,为减少浪费,我的书房一度让一朋友住着,前几天朋友去了另一城市,书房又归我所有了。

很久没有收拾自己的书房,这两[……]

阅读全文

槐花,冬瓜,山寺,母亲

每年农历五六月份,北京的大街小巷就开满了槐花。国槐是北京城最主要的绿化植物之一,久住北京城的人,应该对家门口的槐树林很有感情。我的母亲在北京的时候,特别喜欢北京的槐树。饭后出去散步时,总是说如果老家的[……]

阅读全文

改变生活方式后,身心健康了许多

6月15日,我在北京西郊的玉泉山、香山和西山环抱的四季青地区租下了一块地,用来种菜。虽然在京城这个“居不易”的地方,什么都很贵,但是因为是农业用地,所以价钱还没有贵到离谱的程度。一块小菜地的租金日均不[……]

阅读全文

空有济世心,憾无医国技

连绵的梅雨让大江南北都已成汪洋泽国,早起,看着家乡亲友分享的老家被淹没的视频,心中很难过。写了一首《庚子哀歌》,聊抒自己内心深处的痛楚:《庚子哀歌》
梅雨不歇山河怒,洪涝灾害何时休?
哀我桑梓成泽[……]

阅读全文

种种菜,读读书,好好活着

科学家关于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危机警报已经拉响了很多年,不过这就像是狼来了的故事一样,喊多了,人们都变得麻木了,认为这些预警属于杞人忧天。

现在人类的灾难终于来了,根据历史发展的规律,我们人类[……]

阅读全文

种下菜苗等丰收,无事可值愁和忧

我在京郊租下了一块菜地,挖地,播种,浇水,开垦小菜园,一周多后,小菜园终于有了点菜园样子。菜秧欣欣向荣的生长着,韭菜已经割了几茬,吃进肚子里了,再过一二十天,生菜和油菜也可以上桌了。对一个在农村长大的[……]

阅读全文

读书、写作和种菜

今年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简单了,眼下的我,生活的主题已经只剩读书、写作和种菜了。因为疫情的影响,已经快半年没怎么跟人面对面的接触。网上书店的电纸书倒是新买了不少,每天读书的时间比以前多了很多。除了四五个小[……]

阅读全文

今生有幸生农家

18岁以前,我生活在农村,这十八年的农村生活在我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说实话,农村除了辛苦点和穷点,其他的一切都还好,农民们的自由度也远远高于绝大多数的城市居民。我们不需要朝九晚五的工作,不需要每天急[……]

阅读全文

慢生活礼赞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活在风景之中,心旷神怡,并不比谈恋爱的滋味差多少。生活变慢了,也就有了更多的欣赏自然风光的时间,过上了自得其乐的日子,各种俗虑渐渐远去,动荡不安的外界[……]

阅读全文

从现在起要仔仔细细的过日子

俞平伯先生在《重过西园码头》一文中说:“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仔仔细细的过日子了。”我们的一生中总会有一个点让我们突然发出同样的感慨。

无意间我发现自己的白发明显的多了,这才意识到自己真的人到中年了。[……]

阅读全文

疫情影响下,我也在考虑做些调整

从过年前到现在,受春节和疫情的影响,我的线下服务工作完全停止了,我的书房里已经有102天没有一个新访客。因为北京城的防控政策,我们整栋楼都在限制外人进入。这栋楼商住一体,很多人在这里办公,最近开始陆陆[……]

阅读全文

2020年,各有各的不易

2020年4月25日,我送父亲离开北京,父亲在北京住了快四个月,这是他在北京住得最长的一次,也是住得最痛苦的一次,所以他执意不惜冒险也要回老家。

父亲在北京,因为新冠肺炎的影响,大多数时间禁足在[……]

阅读全文

不说假话,真话不全说

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先生说自己在赴任前曾去请他的老师季羡林先生赐教,季老赠给他一句话:“不说假话,真话不全说。”

季老是我很敬仰的一位国学大师,季老的文章我读了很多,但是季老私下教诲自己学生的这句话[……]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