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病次第:辨证辨病辨质选法择药

中医究竟应该怎样提高疗效?相信这是每一个做临床的中医人都在上下求索其答案的一个问题。总是有一些患者、患者家属乃至中医同行来向我咨询这类问题。我自己是半桶水,不敢好为人师,只能就我自己多年的跟师临床治病经验谈一下我的一些看法。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辨证论治颇有现代循证医学的一些特征,但是因为中医的辨证论治失于模糊,没有非常翔实的可供参考的有重复性疗效的数据,所以临床疗效往往决定于中医师个人的医学素养和临床经验。以笔者多年来通过患者,默默的观摩国内中医同行的治疗情况来看,很多中医师在讲理论时是很不错的,但是临床疗效却不怎么样。这其中可能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该医生本人学以致用的水平低,二是中医基础理论本身值得商榷的地方还很多。

所以辨证论治的方法不好掌握,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有一些尚待完善,我们是有必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来重新规范辨证论治的参照体系的。

如今进入了一个中西医并存的时代,现代科技在临床诊病方面的优势是传统中医远远不及的。所以现代中医在辨病论治方面与传统中医相比,有很大的优势。一些重大疾病,比如各种恶性肿瘤等,过去我们可能找不出病因来,现在则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找到患者的病因。这有助于指导我们临床用药。且传统中医中也有辨病论治的传统。现代中药学的研究成果也很多,这些研究都将中医药治病的原理进一步明朗化。一些重视中医传统理论轻视现代研究的人可能对这些不屑一顾,我个人认为这是不理性的行为。

古代中医也有辨病论治的传统,不过古中医辨病论治不同于我在上文中提及的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诊断疾病进而论治的概念,古中医辨病论治中的这个“病”,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往往也还只是一种症而并非一种病。比如“黄疸”,在古代属于一种病,但是在现代医学看来,它属于一种症状,引发黄疸的病因可能有多种。我们学习中医,对黄疸这类疾病的治疗,按照中医的辨病论治来治疗,就需要用中医的思维来思考处方思路。

辨质论治是部分学者的提法,也是很有临床意义的。质是指患者的体质,患者素有的体质特征,是我们临床用药依据之一。要做到辨质论治,需要医生耐心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和身体体质特征。一般的目测和简短的几句交流,是很难掌握患者的体质特征的。我个人诊疗患者,查体和问诊都极为详细,常常需要与患者沟通一个小时以上,而且还会持续的跟踪了解患者的情况,因为在短时间内想了解患者的体质特征,挺困难。

辨质论治的好处是临床治病不会犯重大错误,做医生若能做到耐心和细致,临床疗效还是相对有保证一些的。辨质论治时要注意一点,患者的体质往往有家族性和遗传性特征,了解患者的家族病史,对辨质论治也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这三种论治方法,不是孤立的,我们做临床时,需要反复斟酌,选择一个相对来说更有把握的论治标准,然后处方用药。任何医生都不会是百分之百有效的神医,但是若能思维缜密一些,看病仔细一些,临床平均有效率还是会提高不少的。

论治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医学基本素养的提高,所以平时还是要多看书,多思考,多临证,在读书、思考与临床治病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自己的判断能力。

论治之后就是选择治疗方法了。治疗方法从大的方面来说,要选择是用针,用灸,用火罐等辅助疗法还是用药来治疗。一般来说,选择好了相应的治疗方法后采取相应的临床处置方案就是了。

如果是用药治病的话,就涉及到择药。择药非常重要,医生之患,一在不知病,二在不知药。择药需要我们反复阅读中药学的各种书籍,近年来我本人更是非常关注民间的一些青草药的临床治验。

我从实践中看到一些病人,采用民间青草医的单方治病,疗效比各大医院里的知名教授的疗效好多了。我自己家中的一些祖传的青草医的经验,也是几乎可以达到百分之百的疗效的。屠哟哟教授发明的青蒿素,所受的其实也是民间青草医用药经验的启发。

所以我们学习中医,切忌学习了一些中医理论后,轻视这种田间地头的用药经验。我本人在未来的一些年头,可能会反复奔波于图书馆和田间地头之间,以重视实际疗效为第一原则,钻研中医抗癌和中医治疗乙肝、哮喘等疾病的方法。我也希望一些有志于继承和发扬中医的同行,能够本着求实的原则,重新走向山林田泽,到中医真正的源头处去寻求突破性的发现。而不是坐在空调房里,看着书治病。

中医理论有很多已经陷入玄谈,用于指导临床时,效果不太理想,有效率很勉强。追求百分之百的疗效,虽然是一种不可能的目标,但每个医者毕生的愿望,难道不是尽量靠近这一目标吗?我个人认为,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孜孜不倦的钻研的精神,是我们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所在。治学行医,是应该落到实处,不尚空谈的。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