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科研诚信和不自欺

夜里读费曼教授的《发现的乐趣》一书,读到他的一篇文章《货拜族科学:探讨科学、伪科学以及学习如何不自欺》,颇有收获。
有很多人说自己很诚实,不自欺欺人,当他们这么说的时候,他们也的确是真心实意的。但是在科学家看来,这并不代表他们能做到真正的诚实和不自欺,因为人受限于自己的认知能力,往往看不到事物背后真正的规律。
费曼教授说人类认识这个世界的能力非常有限,我们经历了千万年的摸索,才形成了一种科学思维,勉强可以说接近能认识到真正的自然规律。科研工作者需要坚持科研诚信,进行缜密细致的排他性研究,才能得到近乎正确的结论。科研诚信是建立在质疑精神(不但质疑别人,也要质疑自己)基础上的一种诚信,坚守科研诚信原则也是做好科学研究的不二法门。
我们极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比如亚里士多德就认为重的东西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速度会比轻的东西快,这的确符合我们的直觉。直到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重力实验,大家才意识到我们的主观感受往往是不靠谱的。
再比如说著名的老鼠迷宫实验,这个实验是在实验室中设置迷宫,让老鼠去寻找食物。如果我们的思维不够缜密的话,我们会得出许多完全不同的结论。但是一个叫杨的科学家发现,无论更改什么样的实验条件,比如把门板涂成同样的颜色或者设置更多的障碍,老鼠都能直接找到食物所在的那扇门,只有当地上铺上了一层沙子后,老鼠才在迷宫里迷失了。所以他最后发现老鼠实际上是通过行走时地板上发出的回声来辨别食物所在地。他在最终找到答案之前,更改了许多实验条件,做了很多次实验,但是之前的那些实验都失败了。
这些事实告诉我们,认识事物背后的客观规律,得出正确结论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假如我们了解这一点,我们便不敢轻易说自己和诚实,不自欺欺人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知道有过多少无意中的自欺欺人的时刻,我们的很多结论都是轻率的得出的,这些结论远达不到科学诚信的标准。
实际上,我们用科学诚信的标准来检验自古至今的许多“真理”,就会发现这些“真理”经不住推敲。因为人们得出这些“真理”的过程太轻率了,缺乏严谨的排他性研究和论证的过程,完全是凭直觉做出的判断。就像亚里士多德轻率的说出重的东西比轻的东西先落地的结论一样。
我这个人很多人说我很诚实,我自己也认为自己也在尽量做到诚实,但是在看完费曼的这篇文章后,我不认为自己能达到科研诚信的标准。我过去无论是做研究,还是写文章,都未必进行了严谨的排他性研究和论证。
中医中的许多理论的得出,也是在缺乏严谨的排他性研究和论证的过程的基础上得出的,这就导致传统中医的很多理论很可疑,它们有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这些结论是靠我们的直觉得出的,我们的直觉并不是完全不可靠,但是很多时候,直觉的确不可靠。
所以我们在学习中医的时候,就要特别的小心,避免被直觉牵着鼻子走,不要因为某本书是谁写的,产生于何种年代就对它盲目崇拜和信服。我们要认真仔细在实践中去检验理论的可靠性,尽量多思考,多做一些排他性研究。某种结果的得出有许多种可能的解释,过去的那些解释只是其中可能成立的一种,那些解释究竟是对的还是错的,需要我们重新去认识,不能人云亦云。只有秉承这样的态度去学习和研究,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做到不自欺欺人。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