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嚣的世界中安之若素

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显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显心体之真机。——摘自《菜根谭》

《菜根谭》中的这段话,与生物学中的某些规律深度吻合。生物对环境有应激反应能力,越能适应环境者,生存能力越强,被淘汰的概率越低,反之则很容易被大自然淘汰。能在动处静得来和苦中乐得来者,具有非同一般的适应能力,不容易被自然和社会淘汰。

这个世界一直都很吵闹,但是总有人能够在喧嚣的世界中安之若素。我们无法祈求外界为我们而存在,只能自己练就在喧嚣的世界里安之若素的本领。我曾希望有一片净土,让我在其中不受任何干扰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但是后来发现这种想法正是心中不得安宁的根本原因。抛弃掉这种想法,人间处处是净土。它闹任它闹,我自走我自己的路。只要自己对外界浑然不在乎,那么即便这个世界喧嚣得像沸腾的油锅,于我们自己而言,它也永远都会是一个清凉的角落。

功名利禄是枷锁,深山老林又何尝不是?声色犬马是累赘,岭上白云也是累赘。随遇而安的人不需要为生活设计任何固化的模版。前几天有人问我,有没有想加入某个组织或自己成立某个组织,推广自己的研究成果?我笑着回答说,人为什么要为自己找不痛快呢?非得给自己戴顶科研的帽子才能活着吗?禅宗有个和尚,临终前被人催促着要他留下一首偈子启迪众生,老僧怒喝一声:“不留偈子就死不得么?”我特别欣赏老僧的这种偏不留偈子的态度,到死都不落入任何教条主义之中,这才叫洒脱。

落入教条主义中,就避免不了各种各样的俗不可耐的程序化的东西,这些程序的大部分环节纯属虚耗光阴。人生所谓的喧嚣和烦恼,基本上都是在这些繁文缛节中产生的。一个人光溜溜的来到这个世界,痛快的活上一辈子后,再光溜溜的离去,不受教条的束缚,才算是顺应了自然之道。在我看来,这才是最彻底的断舍离。

抛弃自己拥有的各种东西,只不过是一种形式上的断舍离而已。如果在心中已经根除了对外物的迷恋,那么有无都是一般。高喊放下的人,还有一句“放下”没有放下来。如果在心中已经抛弃了种种枷锁,那么在任何一种状态都会清净自在,又何必非得需要一个外在的形式呢?所以,需要进行物质上断舍离的人,内心深处恰恰无法断舍离。欲觅静处以修身养性者,亦是内心无法安静之人。对这繁花似锦的世界视若无睹之人,又何必在乎它是闹市还是深山?何必在意自己是拥有很多还是一无所有呢?

我渐渐已经模糊了一切界线,视这世界为一个多元而混沌的存在,对这世界上的任何一种现象和其他人的任何行为都能理解。虽然有部分现象和行为一旦出现而且为我所目睹,我必定会站出来阻止它们——因为这些现象和行为会伤及无辜。但即便对这种伤及无辜的现象和行为我也能理解——我知道它们之所以能发生,必定有其内在的逻辑。

如是思维,渐离愤激,此心更安。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