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绍功治疗恶性肿瘤思想概要

沈绍功教授为中医著名的“沈氏女科”第十九代传人,其先祖沈尧封的《沈氏女科辑要》为中医妇科学经典名著。沈氏一门历代行医,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沈绍功教授在中国中医研究院从事教科研工作长达40余年,曾任急诊科主任、基础研究所副所长等职。他的临床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扎实。他治疗肿瘤的思想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第一、重视扶正。虽然中医有扶正祛邪两大思路,但是在治疗肿瘤时,沈氏尤其重视扶正,他提倡治疗肿瘤应以扶正为本,以辩证为准。这是他治疗肿瘤的两项最基本的原则,这是一种稳健的临床风格。尤其在当下肿瘤患者普遍先经西医治疗,到寻求中医治疗时不但已经是处于中晚期阶段,而且还都迭经手术、放化疗等治疗,身体正气受损严重的情况下,不可避免的要重视扶正。

第二,以证为主,将肿瘤患者的证型分成几个单元,组合用方。沈氏强调,肿瘤的治疗,应以“辨证施治”为主,即便要用“辨病施治”的药物治疗,也应在辨证施治的原则下进行。否则,一概由现代药理学研究的抗肿瘤的用药思路治病,不易取得良好的效果。

沈氏将癌症患者的证型分成了几个单元,分别是:

1.痰浊阻滞:症见头重胸闷,口黏纳差,苔腻脉滑。其中尤其以苔腻为要,只要见到苔腻,便可一锤定音辩证为痰浊阻滞证型。对此类患者,沈氏用温胆汤化裁治疗,药用竹茹、枳壳、茯苓、陈皮、石菖蒲、郁金等6味,以此治疗痰浊化热。

2.瘀毒蕴结:症见刺痛,舌紫黯,有瘀斑,脉涩弦紧。对此类型,沈氏常以血府逐瘀汤为基本组方单元,轻度瘀毒者用丹参、牡丹皮、赤芍,重则用桃仁、红花;行气开胸用柴胡、枳壳、桔梗;引血下行用川牛膝;和血养血用生地、当归,以便活血而不伤血,逐瘀又能生新。要想更熟练地掌握瘀毒蕴结型患者的治疗方法,建议进一步阅读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因为沈氏治疗此类证型,基本是用《医林改错》中的组方。

3.肾精不足:症见腰膝酸软,苔薄不腻,脉沉细。对此类型患者,沈氏常用杞菊地黄汤为基本组方单元,主药有枸杞子、野菊花、生地、黄精、生杜仲、桑寄生等。其中,前4味养阴清肝,后2味阴阳双补。

4.脾气亏虚:症见纳差便溏,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缓无力。对此类型的患者,沈氏常以香砂六君子汤为主组方,药用:党参、炒白术、茯苓、陈皮、木香、砂仁、石菖蒲、郁金、生杜仲、芦根等。沈氏在传统的香砂六君子汤的基础上加石菖蒲和郁金,主要取其透行消导之功效,使六君子汤补而不滞,并且石菖蒲和郁金还可调整大脑皮层,稳定肿瘤患者情绪;杜仲温润肾阳,芦根生津养脾阴,可养阴益气,以防过用温燥,导致脾阴受损。

5.津液损伤:症见便秘口渴,舌质干红,脉象细数。对此类型患者,沈氏主要以增液汤为主加减,药用生地、麦冬、玄参等。

这五种证型,同一个患者可能不止一种,沈氏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单元,按照患者的临床症状,判断患者具有哪一个或哪几个单元的的证型,然后组合用药。

沈氏治疗恶性肿瘤还有一张通用方:仙鹤草10g,生薏苡仁10g,莱菔子10g,全瓜蒌30g,白花蛇舌草30g,丹参30g。针对不同的患者,沈氏在这张通用方的基础上,运用其单元组合用药理论,进行加减。

沈氏对肿瘤患者的用药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主张用药宜轻,汤剂要减半,尽量用丸剂缓治。这种用药方法很符合肿瘤患者的现实情况,笔者这些年见识到许多肿瘤患者死于用药过重,不但某些医生有滥用虎狼之药的特点,部分患者因为内心恐惧,亦喜欢滥用重用各种有毒的抗癌药物。这样用药真的是九死一生,多属过度治疗,失败的概率远远大于成功的概率。

沈氏的用药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便于初学者学习,也算是沈氏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特色。但在临床实践中,可能依靠这一套思路治疗恶性肿瘤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掌握更多的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知识,才能应对肿瘤科千变万化的临床问题。

尊敬的读者,我正脱产在医学院校全日制学习,所有文章皆为我每日学习笔记或个人随笔,仅供读者参考。我目前学业繁忙,精力有限,毕业前无法为您提供服务,敬请谅解,患者朋友请到正规医疗机构挂号就诊。我除此博客与微信公众号外,无任何其他自媒体。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zhouzhiyuan360(或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周志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