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已经难以查出原始出处的箴言因为乔布斯的推崇而盛行于世,“初心”这个概念源自于佛教《华严经》中一再提到的“初发心”。不过在整部《华严经》中均没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八个字,世人以讹传讹,皆以为此箴言出自《华严经》。

日本曹洞宗禅师铃木俊隆撰写了一部《禅的初心》,铃木俊隆是近代将禅宗思想传播到西方的先行者之一。据说铃木俊隆对乔布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乔布斯正是在接触了铃木俊隆的禅学之后,才喜欢上佛教的。

曹洞宗源于中国禅宗六祖慧能,是慧能系南宗发展出的禅宗五大宗派之一。铃木俊隆一生强调坐禅,将守住“初心”视为修行的法宝。《华严经》的第十七品为《初发心功德品》,在这一品中,佛陀对菩萨的“初发心”极力赞叹,认为菩萨“初发心”的功德胜于其他一切功德,初发心菩萨即已等同于三世诸佛。

佛陀提及的初发心,后来被称为“初心”,佛教中的“初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译为汉文为“无上正等正觉”,是最高的智慧觉悟。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个人就能超脱生死,得一切智,法喜圆满。这样的 “初心”非常难得,《智度论》甚至认为“唯佛一人智慧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华严经》中将“菩提心”喻为“种子”:“菩提心者,名为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发此心者,须识其体。体有二种,一曰当体,二曰所依体。其当体者,所谓悲心、智心、愿心,此三种心,乃是当体。所依体者,自性清净圆明妙心,为所依体。性自具足,号如来藏。惑不能染,智无所净,虚寂澄湛,真觉灵明,能生万法,号一大事。但由群生久迷此信,唯认攀缘六尘影像,乍起乍灭虚妄之念,以为自心。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佛教中常提及的“悲智菩提”、“悲智双运”等概念亦源于此,《华严经》被认为为万法之源,佛陀的重要思想在《华严经》中都能找到。在《华严经》中,佛陀对菩萨的“初发菩提心”的解释非常的具体,将“菩提心”分为体用两种,即“所依体”和“当体”,体为“自性清净圆明妙心”,用为“悲心、智心、愿心”。我们常听人说“明心见佛”,这里所明的就是“自性清净圆明妙心”,它是一切正觉的根源。而菩萨的慈悲、智慧以及各种普渡众生的大愿心,不过是这一种子生出的苗,如果没有这颗种子,徒有苗,则徒有其表,是不中用的。因此佛陀才在《华严经》中一再说所有功德均不及“初发心”的功德的千万分之一。

初心之所以容易动摇,是因为我们在前行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困境。不仅仅只是佛教信徒难以守住“初心”,普通人做事的“初心”也是极容易动摇的。有内外两种因素会动摇我们的“初心”,内就是佛教中常常提及的人的“自性”,外则是外界的环境,但是最关键的还是内在的自性。人性缺陷诸如懒惰、贪婪等等是“初心”最大的敌人,外界的环境则犹如催化剂,在“初心”嬗变的过程中起到了提速的作用。

六祖坛经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说,当然是风吹幡动,但是六祖慧能法师却说是人的心在动,这是一种隐喻, 隐喻我们“如如不动”的“初心”在外界环境的干扰下,未能保持不变。

现在很多人来引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箴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但是多数将“不忘初心”误解为不能忘记自己最初的理想或者心愿。如果这样来理解这句话,非常的容易出问题。比如有一些人的初心是想把自己的仇人杀掉,是不是也应该鼓励他“不忘初心”?一个人的“初心”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应不应该继续坚持?

“觉今是而昨非”是很多人常常会有的感觉,一个人的思想发生了改变之后,理想和愿望自然而然的也就发生了调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假如这种改变是正面的,完全应该“忘掉初心”,而不必对“初心”念念不忘。假如这种改变是负面的,那就应该往后退。唯有一个人如佛陀所说的那样,发的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类的“初心”,才有“不忘初心”的必要性。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