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止泻肉豆蔻

早在西汉时期,海外的香料和药材就源源不断地从丝绸之路和海上输入我国,这些香料和药材也渐渐地被我国医生们接纳,最终汇入中国医药大家庭,成为中药资源库中的一员。这类药被统称为“海药”,意谓其皆从海外来。五代时期的李珣还专门编写了一本《海药本草》,收录各类海外和南蛮地区的药物。可见我国医药学界一直都不固步自封,对来自异域的药物很重视。
肉豆蔻就是海外输入中国的药材之一,我国西晋时期就有肉豆蔻的文字记载,西晋郭义恭《广志》记载了肉豆蔻,并且指出肉豆蔻“生泰国及昆仑”。这个记载略有错误,肉豆蔻是一种热带或亚热带植物,主产于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西印度群岛、斯里兰卡等地,我国台湾、广东、云南等地也有引种,但是产量不高。直到现在,药用的肉豆蔻基本上还是靠进口。我国古代的昆仑地区不大可能出产肉豆蔻。但肉豆蔻这类香料最早进入中国,的确经由西北地区的丝绸之路,所以可能郭义恭道听途说,误认为昆仑亦产肉豆蔻。
药用的肉豆蔻是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种仁,肉豆蔻最初进入中国,并非被当作药材引进,而是被当作香料引进。在食物中加入肉豆蔻或者肉豆蔻的粉末,可以使食物味道更香,也更美味,并能提升人的消化能力。除此之外,肉豆蔻还表现出良好的止痛、止呕和止泻的功能。
所以中国医生们很快就把肉豆蔻纳入到中药体系之中,并根据中医理论,将其性味归经归纳为味辛、微苦,性温,归脾、胃、大肠经,认为肉豆蔻有温中涩肠,行气消食的功效,主治虚泻、冷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宿食不消。肉豆蔻也进入了中国本草类著作之中,不但李珣的《海药本草》收录了它,还有大量的其他医药类书籍也收录了它,如《开宝本草》《外台秘要》《汤液本草》《药性论》《本草新编》等。《开宝本草》指出肉豆蔻:“其形圆小,皮紫紧薄,中肉辛辣。生胡国,胡名迦拘勒”。当时的胡商携带肉豆蔻到中国来换取中国的丝绸和陶瓷制品,从中谋利。
虽然肉豆蔻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舶来品”(陈藏器谓其“大舶来即有,中国无”),但经过中国历代医家的研究和应用,肉豆蔻的应用早已本土化,非常具有中国特色。历代中医对其药性已有深入的认识和精到的论述,并通过中医药的配伍理论,用肉豆蔻与其他中药组合出许多经典的名方。比如止泻中成药“四神丸”,就是由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等四味药组成的,该药治疗脾脏久冷所致的滑泄不止及五更泄等有卓著的疗效。
传统中医主要将肉豆蔻用于健脾止泻,治疗各种各样的消化不良症,但也认识到肉豆蔻对湿热泄痢及阴虚火旺的患者非但无益,反而有害。《本草从新》这样概括其作用:“疗心腹胀痛,止霍乱,理脾胃虚寒,能消宿食,专温补心包之火,故又入檀中与胃经也。但能止下寒之泻,而不能止下热之痢。”可见古代医生对肉豆蔻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已经有明确的认识。但也有医生认为,只要配伍得当,肉豆蔻也可用于湿热痢疾的治疗,如《叶氏录验方》就以肉豆蔻配伍苦寒的黄连,治疗脏腑虚寒而又肠道湿热不清所致的赤白痢下。
大多数中医还是认为肉豆蔻应以治疗虚寒泄痢为主。治疗虚寒泄痢,肉豆蔻可以与健脾的人参、白术、山药、扁豆、薏苡仁、甘草等配伍,也可以与理气的厚朴、木香、砂仁、橘皮配伍,还可以与消导药麦芽、山楂、莱菔子、神曲等配伍;若患者虚寒较甚,则以肉豆蔻配伍附子、肉桂、生姜、干姜、高良姜、丁香、胡椒等;腹泻兼腹痛者,尚可与罂粟壳、白芍、乌贼骨等配伍。
肉豆蔻的用量向来都较少,一般不如汤剂,而是用来做丸散膏丹。这一方面与肉豆蔻是进口药材,价格较贵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肉豆蔻的毒性有关,肉豆蔻用多了也会引起服用者中毒。有研究显示,人服用肉豆蔻粉7.5g,可引起眩晕、惊厥、瞳孔散大,甚至谵语、昏迷,更大量则能致死。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肉豆蔻对胃肠平滑肌有兴奋作用,还有抗炎和镇静作用。另有一些研究显示肉豆蔻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动物实验显示肉豆蔻对3-甲基胆蒽烯诱发的小鼠子宫颈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二甲基苯并蒽诱发的小鼠皮肤乳头状瘤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癌症患者在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过程中出现顽固性腹泻,可以用肉豆蔻进行食疗,在饮食中加入少量肉豆蔻粉末,能起到止泻和改善胃口的作用。也可以用肉豆蔻制成的中成药四神丸、肉蔻四神丸等内服,治疗腹泻。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