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袁世凯称帝时,他的儿子袁克文写了一首诗《感遇》讽刺他老爹鬼迷心窍,这首诗中最广为流传的一句是​:“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这是把苏轼的《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中的那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巧妙的改了一改,应时应景的讽刺了一下自己的老爹。

可惜袁世凯连自己的儿子的劝告都不听,开历史倒车,搞封建复辟​,硬要当皇帝。他刚登基,梁启超一篇万字雄文就引起了全国人对袁世凯的声讨,梁启超的学生蔡锷在云南树起护国军的旗帜,更是渔阳鼙鼓地动来。​搞到袁世凯众叛亲离,皇帝美梦只做了83天,就身败名裂,一命呜呼了。

古今中外,多少聪明才智之士,最终都不免在“不胜寒”的高处折戟沉沙​。所以《周易》的乾卦中有“亢龙有悔”的说法,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也说“亢则害,承乃制”,老子在《道德经》则直言不讳的说自己“不敢为天下先”​。

人总是希望攀高望远,殊不知爬到高处时,风险很大。风口上的猪是飞得起来,但是摔下来下场也很惨。《菜根谭》中有句话说得好:“居卑而后知登高之为危,处晦而后知向明之太霭;守静而后知好动之过劳,养默而后知多言之为躁”,一个人站在聚光灯下滔滔不绝的时候,是很难意识到自己的光环下埋藏着数不尽的祸根的。佼佼者易折,越是优秀的人,越遭人嫉恨。行差踏错一步,便会有人想把他们推向万丈深渊。

苏轼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爬得高,摔得惨。但是苏轼这个人有个过人之处,他是真正的能做到得亦不喜,失亦不忧的人。成为文坛领袖时,苏轼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落魄潦倒时也没觉得日子多苦楚。他有很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无论是把他贬到黄州,还是把他贬到儋州,他都能安之若素,写出来的文章始终那么清新脱俗,脍炙人口​。

所以苏轼成了许多人的偶像。漫步西湖苏堤,可以想见当年苏公在这人间天堂潇洒自如的模样​;在黄州赤壁寻踪,也可以遥思苏公当年在此写下“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时的超脱身影​;在海南儋州,苏公对他弟弟说:“人生到处何所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人,能不登高时还是不要登高的好,居卑微之位,习韬光养晦之术,未必不能​有所作为。一旦登高,成为灯塔​,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实在无可避免的登到了高处,那就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也要像苏轼一样,提升自己适应顺逆境的能力​。不要一个风吹浪打就不堪一击,皮实点​才能活得久点。苏轼的政敌们个个对他恨之入骨,但是又拿他无可奈何。苏公心理素质好嘛!

中医有个病名叫“失荣”,所谓“失荣”,是指一个人往日享尽荣华富贵,由于命运蹉跎,突然陷入贫困潦倒的状态,于是郁郁寡欢,愁出来的一种病​。这种病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说的恶性淋巴瘤或者淋巴转移瘤,多属晚期癌症。一个人精神上抗击打能力太差,是能影响到身体健康的。

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中都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生活在红尘世界,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思想库中的工具越多,应对世间的智慧也就越充裕。人生难免有高低起伏,但是心情要始终保持平衡。世卫组织推荐的健康生活的四条标准中,心理平衡是其一。

对待生活,不必有过高的期望值,万事顺其自然,追求出人头地是要付出代价的。万一已经不由自主的身陷在名利场中,那不妨学学苏轼,淡然得失,​豁达自在,亦可以避免因为世事的坎坷起伏而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