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怎样学中医”的问题

时不时有人问我应该怎样学中医,承蒙这些读者看得起,他们错误的认为我有资格来为他们指点迷津,甚至还有一些读者希望我能开网课,给他们上中医课,但我深知自己能力有限,最应该做的是藏拙而非好为人师。

我今天不揣冒昧的写这篇文章,也仅仅是交流一下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心得,写出来供方家指正,绝不敢以好为人师的姿态来指点他人。

我个人学习中医是因为热爱,但是我热爱的并不止中医,我也热爱现代医学,还热爱与人的心理相关的精神哲学和心理学等。只是我没有现代医学和精神医学的实践机会,所以平时写文章不敢乱写太多中医之外的东西。医学是一门实践的学科,倘若缺乏实践经验乱写,就容易误导读者,有些读者阅读了文章后按照文章中的治疗方案尝试着治疗自己,就会害了他们。

我的公众号有五万多关注者,网站也有一些长期读者,有些文章的阅读量很大,所以我对自己写作的东西很小心。我所知的有限,未知的无限。平时写作的东西,更多的像是一种读书笔记,写出来首先是供自己加深记忆用的,然后才是分享给读者朋友们。

一些老前辈们提到的学习中医的心得是肯綮之言,以前我读不懂,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体会越来越深刻了。

比如说任应秋教授曾说过,人要年过六十才真正懂中医。我以前对这句话不太服气,觉得任老未免有点倚老卖老。随着自己身体上的毛病越来越多,我才深刻的体会到任老的话很有道理。人只有经历了从年幼到成年,从盛壮到衰老的过程,才知道人的身体是怎么回事,知道中医是怎么回事。

我们常常说中医是一种整体医学,过去多将这个整体解释为人体的各个脏腑和经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三层意思。

在这里请容许我狗尾续貂一句:人的一生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医所研究的恰恰是人的一生,中医的“治未病”思想是需要人在年轻的时候为自己年老时的健康做好预防工作的。

《菜根谭》中有句话:“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的;衰后罪孽,都是盛时造的。”这句话是至理名言,许多人看似到老年才出现老年病,其实这些所谓的老年病,都是人从出生到老这整个过程中养成的种种不良习惯日积月累造成的。不良习惯的危害很大,它就像飞机的航线偏离了非常微小的一个角度,这点小偏离,可能会导致我们目的地是广州,最终却飞到了上海。但是我们平时是觉察不出来不良习惯的坏作用的,只有到得了场大病才会知道。

所以任老讲人要年过六旬才懂中医,很有道理。中医强调人要精神内守,节制房欲,不要耗竭自己的元气,遵循四时规律去生活。这些在年轻人看来都是不可接受的,只有等到老了,身体吃亏了才能醒悟过来。

人必得有亲身感受后,才能切身体会到自己身体完整的成长与衰老的过程,能够明白中医经典中提到的各种养生观点绝非虚言恫吓。也只有自己亲自体验过这种成长和盛衰转变的过程,我们才能知道病人的身体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中医温病名家吴鞠通年轻时崇尚温病学,用药尚寒凉,到老了就重视温补了。因为他自己的身体告诉他,随着人体的衰老,人越来越需要温补药的辅助,才能提振生命力。

学习中医要耐心观察自己身体的变化,中医治病时也要耐心的去梳理病人的一生。我希望我们今后提到中医是整体医学时,也能够想到这一点,把人的一生当作整体,从患者一生的经历中去寻找病根,再对症下药。

另一些老前辈的话也令我印象深刻,比如已故名老中医岳美中曾经讲过学习中医要经常温习基础知识,朱良春老先生也说他自己案头常置一部《中药大辞典》和《中华本草》,他是随时翻阅的。这都是至理名言。我现在也是方剂学和中药学方面的工具书不离手,有些特别好用的工具书,我都会买好几本,因为如果每天都翻阅,翻翻的就翻破了。

我出门时喜欢带本口袋书,过去我常带的是《临证备查方剂500首》和《临证备查中药500味》,这两本书被我翻烂了好几套。这都是中医的基础性知识,“温故而知新”,零碎时间把这些书反反复复的多看几遍,临床实践时才不至于茫然失措。

有人耻于反复学习基础知识,总是希望钻研点高深的学问,结果高深的学问没有钻研透,基础知识也抛荒了,临床实践时就茫然失措。我无他长,一些基础性的著作,比如刘渡舟和胡希恕教授讲《伤寒论》的著作,张廷模讲临床中药的著作这类的经典著作,我基本上都是每一两年读一遍,并且对着他们治病的医案反复读。有时候和人谈论的时候,我还能记得这些教授在哪一个章节讲过哪句话,让人去查,基本上都是准的。

医生就是一个熟练工种,对基础性的知识和经典著作的熟练程度,直接决定了一个中医的临床疗效。如果几年不复习基础知识,我是会忘记个差不多的。我很佩服那些出了校门就不再读书还敢给人治病的同仁,我认为自己在这方面技不如人,我只有反反复复的复习基础性知识,才敢从事实践工作。而且即便如此做了,临床有效率还不是很理想,不如此去做,就更加糟糕了。年复一年的温习基础知识,年复一年的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临床有效率就会逐步提高。

祝谌予教授说了另一句话,他说学医要多阅读文献,开卷有益,不要轻视任何一本医书或医学类杂志,如果我们在某本书中学到了一张方子,用之于临床有效了,那就是很大的收获,所以祝老提倡学医人多读书。

祝老的这几句话我也认为是至理名言。我买了很多书,前些年买纸质书多一些。但是家里的蜗居太狭窄,书塞满了七八个书柜后,家里人对我过度占用空间表示抗议。书架也对我在它们上面过度堆积书本表示抗议——被压垮了,我家书架都是超负荷工作的,被码得里三层外三层的。大多数书都是医书,其中不少是大部头,死沉死沉的。这几年我就改为买电子书,虽然有些人觉得专业书籍还是阅读纸质书好点,但是我还是买了大量的医学类电子书,读习惯了与读纸质书区别不大,做笔记也很方便。

有时候从某本书中只收获了一两点东西,但是这一两点东西在实践中被反复验证为有效,这书就买得很值得。我买的书多,全部看完是不可能的,这一辈子都看不完。很多书也就随手翻阅,看到眼睛一亮的东西就记一笔,久而久之,也积累了很多东西。

我的收入不低,但是也高不到哪里去,有这么一个烧钱的嗜好,就始终宽裕不到哪里去。好在我不喜欢购物,衣服穿得随随便便,也不在乎吃。有一次去上海,有个患者家属看到我穿的裤子膝盖下方破了个大洞,忙把自己衣柜里没穿的衣服找了几件,硬要送给我。我其实不是穿破衣服装穷——衣服我买得起,我是随便到了完全没有把这种事情当作一件事来重视的程度。

我在乡下长大,七八十年代物质匮乏,我们这代人从小粗茶淡饭吃惯了,对美食没那么强的欲望。学医后才知道这种饮食习惯很健康,而且也知道人的饮食习惯就要从幼年开始养成,多数人到了成年后再来改变饮食习惯,只是已经办不到了。所以这粗茶淡饭的饮食习惯也是老天馈赠给我们这代人的礼物。

我还有点个人的体会,就是学中医不要装神弄鬼的故作玄虚。装神弄鬼这种事情,开始的时候意识不到它的危害,时间长了就把自己也给骗了。有些人喜欢故作玄虚,他们讲的理论和写的文章也充满了这种故作玄虚的东西,看起来令人费解。这样的人是否能够学好中医,我个人表示怀疑。

如果大家读的医著多了,可能就会发现凡是成就很大的医家,写的文章都朴实得很,他们的医论和医案很容易看懂,就跟白居易写的诗一样,都是一些很实在的大白话。

我个人的另一个体会是要重视医案的学习,中医的精华在医案中,阅读医案可以起到与跟师临床相同的作用。我每天有一半的阅读时间在阅读医案,医案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学习医案时,我们学习到的基础性的知识都会在医案中得到验证,另一些在日常学不到的东西也能从医案中学到。现在出版业发达,有很多医案类专著出版,这些都是可以买来读一读的。

还有一点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那就是勤写作,笔耕不辍。关于这一点有很多医学家都曾经提过。医疗经验的交流和传承,主要还是要靠医生写作。无论中西医都重视写作,日本汉方医学界的巨擘浅田宗伯每天写作,据说坚持了五六十年,这份毅力很令人佩服。

写作可以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同时加深记忆,也可以在同仁之间交流医疗经验。但是说实话我看到的喜欢写作的医生寥寥无几,有些医生提笔就头痛。这真是天性决定了,无法强求的一件事情。

学医是活到老学到老,学到老还学不完的。医学知识在一般人看来枯燥乏味,只有热爱学医者才能持之以恒的学下去。只要持之以恒的学下去,其实也无甚诀窍。火到猪头烂,我们常说的一万小时定理在学医中也是存在的,只是学医可能需要的时间更长点,一万五千小时,两万小时,三万小时,学得越多,水平越高,学习的时间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自然而然的就学会了。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是学不好中医的。

孔夫子早已把学习的一般规律总结得很到位,无非不过“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已。如果一个人大半辈子都在乐此不疲的坚持着做一件事情,是没有理由做不好的。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