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八法中的清法在治疗癌症中的应用

清法是中医的很重要的一条治疗法则。清法是当代中医治疗癌症的主流派,中医外科三大派之一的“心得派”代表人物——《疡科心得集》的作者高秉均是清法治疗各种肿瘤火毒的杰出代表。当代中医界治疗癌症中属阳证者,用的主要就是清法。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热者寒之”之说, 这就是清法的最初来源。今天,清法又被称为清热法,是治疗温病的主要思路。高秉钧与叶天士、薛雪、吴鞠通等中医温病派名家为同时代人,温病学派的思想对高 秉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疡科心得集》可以说是温病学派在治疗疮疡肿毒等外科疾病上的延伸。

所谓清热法,是运用寒凉性质的方药,通过其泻 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解除热邪的治疗大法。这一流派主要受刘元素倡导的火热病机理论影响,主张治病应以寒凉攻邪的思路为主。清热法适应症为:一切里实 热证,凡热性病,无论热邪在气、在营、在血,只要表邪已解,进而里热炽盛,又无实结者均可用之。

清热法的适应症里有几个关键之处:一是里实热证,二是表邪已解,三是里无实结。这种病人在外表上看来和正常人一般无二,体表温度正常,无便秘等病理性现象,但是病人自己能够自感到体热烦躁,或骨蒸体热,或口舌生疮,或口渴咽干,或嘴唇乌紫,或小便短赤频数等。

这种体质特征在很多癌症病人身上是存在的,对 于这类病人投以清热解毒方剂,确实能取得疗效。我见过一个晚期肠癌患者,吃了差不多六年的普济消毒饮为主的清热解毒药,其他任何治疗没有做,生存质量也还 不错,当然最终还是死于癌症的多发转移。治疗他的医生是孔伯华的儿子孔嗣伯。

清热法的具体运用需要进行更细的辨证,按照温病学派对热的分类,有热在气分、血分之分,叶天士曾说温病:“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可见温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治疗原则是不一样的。

根据我个人的体验,卫多属于表证,类似于感冒发烧类。而中医所谓的“热在气分”,则类似于人的消化道、呼吸道粘膜层因为炎症等原因引发的肿胀、充血、溃疡等 症状。“热在血分”则为炎症侵犯层次加深,透入肌层和血管,有一些出现皮下出血或内出血等症状。如胃癌患者的呕血、便血,肺癌患者的咳血、吐血,白血病患 者的紫癜等。热在“营分”为从气分和血分之间的转换阶段。临床对患者进行查体时,如果能够认真辨认体征,则治疗可以更有的放矢。

在温病学派,辛燥动血药是避免使用的。所以温病学派治疗癌症时比较排斥用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等大辛大热药。但是寒凉药久服伤胃,所以按照温病学派思想 治疗癌症时应注意保护病人的肠胃。尤其是平素属虚寒型患者(笔者注:此类患者多属于西医所说的慢性肠胃炎患者,平时便溏,腹寒),在服用寒凉药后容易导致 肠胃功能失调,饮食下降。

对于这类患者,在处方时,应注意顾护患者胃气,在用寒凉药时尽量从小剂量开始,并适当加入生姜、吴茱萸等热性药以起到反佐作用,以黄柏、黄连等燥湿药相协 助。并加入一些具有升提健脾阳作用的柴胡、白术、茯苓等药,柴胡用量宜小,白术、茯苓等药中等用量,提升阳气健脾胃以确保病人在用清热药时胃气不受到损 害。

扶正是治疗癌症过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的,在癌症发展的早期,扶正的力度可以适当从轻,但是在中晚期,一定力度的扶正是必不可少的。对辨证为阳证或者半阴 半阳证的癌症患者,在扶正药的选用上,应尽量避免用有助热作用的药,红参(甚至白晒参)、附子、肉桂、鹿茸、焦白术等,均有助热生火的作用。这类患者的扶 正偏于用甘寒类药,如麦冬、天冬、黄精、生地、沙参、太子参、大枣、西洋参、参须等具有滋阴生津作用的扶正药。

组方选药要有方向。高秉钧受温病的三焦辨证思想的影响,根据疮疡的发病特点,提出“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行上行故也;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水性下 趋故也;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以气火俱发于中也。”并指出“毒攻五脏”的特征:“毒入于心则昏迷,入于肝则痉厥,入于脾则腹疼胀,入于肺则喘嗽,入于 肾则目暗手足冷”。

高秉钧的这种三焦五脏辨证思想有很高的临床价值,热在上焦,按照风热来治,热在中焦,按照气郁和火郁来治,热在下焦,按照湿热下注来治疗。并可根据病人不同的不适,判断病情所在的脏腑位置,处以相应的方剂。

当代绝大多数的学院派中医师在治疗癌症时均受清热法影响,因此遭致了经方派的极力批判,但是清热派对癌症患者中的阳证和半阴半阳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是值得肯定 的。据笔者自己临床观察,在早中期癌症患者中,阳证和半阴半阳证患者占绝大多数。在晚期,尤其是终末期患者中,则阴证患者居多。

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久病必热。癌症患者在任何一个阶段,虚、瘀和热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尤其是热,非常明显。患者嘴唇乌紫,常常被认为是瘀,笔者个人认为是 热,尤其是可以明显的看出唇黏膜处于肿胀状态,则更应辨证为内热。应从气分和血分双重着手,严重时投以生石膏、黄连、黄柏、知母、金银花、连翘、水牛角、 牛黄、赤芍、丹皮、生地、玄参、童便等药对气血进行双清,以避免进一步的溃疡和内出血的发生。

有解毒作用的清热类药在癌症的治疗过程中也被广泛的采用,尤其有抗癌作用的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重楼、紫花地丁、金银花等药,很受临床中医的欢迎。

人体热毒要清掉,不外乎从汗、吐、下等三个途径入手,对癌症类慢性病患者,长期的使用吐法和汗法并不妥当,下法也宜谨慎。相对而言,最安全的是利尿。所以有消痰去湿作用的薏苡仁、茯苓、猪苓、半夏等药在癌症的治疗过程中会被经常用到。

活血化瘀,尤其是破血药则需要谨慎使用。癌症患者如果热退瘀消,则没必要进一步采取活血化瘀治疗。除非患者血瘀现象明显。清法治癌的代表方剂有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清营汤、犀角地黄汤等,组方的时候,可以参照这些处方制方的思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选药定方。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