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登记学籍,制作学生档案,在家庭重要成员栏里,需要写上父母等重要亲人的信息。写母亲信息的时候,详细介绍栏里,我写了“已故”二字。写完鼻子发酸,在教室里强忍着没有流泪。如果没有这“已故”二字,我大概率是不可能在中年时期,放弃前半生打拼的事业,重返校园学医的。
填写完表格交上去,放学后,我走在落满黄叶的林荫道上,心情依然落寞。在小树林里甚至忍不住流下了泪水,好在没人注意。自开学以来,那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淡下去的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一再被触发。母亲因病早逝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心理创伤,我本以为十几年过去了,我已经彻底走出了丧母之痛。但生活中的一些重大变化,还是会把这伤疤再度揭开。
昨天中午午休时,一个女生痛经向我求助。她是我们学校为数不多的自己搜到了我的公众号并关注了我的一位女同学,她看了我不少的文章,所以在身体不适时第一时间找了我。她的痛经问题折腾得她够呛,以前吃布洛芬管用,现在吃布洛芬已经不管用了,痛到冷汗直冒的程度。
她找我的时间,正是大家都午休的时间,直觉告诉我,如果这姑娘不是痛得难以忍受,她绝对不会在这种时刻来找我。我用我从家里带到学校来的,我在新冠期间治疗新冠的柴桂解毒丸帮她解决了这个问题,这药我本来是用来预防感冒的。姑娘服药十几分钟后,疼痛便得到了缓解。我把剩下的一些柴桂解毒丸和配方都给了她,让她今后每次痛经,按照这个配方用药。
在与她的交谈过程中,我得知她和我母亲年轻时一样,为胃病所折磨,四处求医无效,又给了她一种胃药。并且告诉她治疗胃病的各种常用方法、药物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我常常想,如果我母亲年轻时能够得到妥善的治疗,或许她就不会发展到胃癌,并最终因为胃癌而早逝的地步。
知母莫若子,母亲临终前知道我必会为她的去世而悲痛,所以她在临终前最后一次和我的长谈中,特地叮嘱我,她的病太重了,怪不得别人,只能怪她自己命不好。她叮嘱我不要埋怨任何给她治过病的医生,也不要自责,她说我和其他医生都已经尽力了。
那时候母亲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她特地对我说,我作为她的儿子,回报她的养育之恩,为她所做的比她为我所做的多出十倍不止,所以她叮嘱我在她去世后,不要有任何愧疚心理。
那天阳光明媚,我们母子俩坐在老宅的屋檐下晒着太阳。听着母亲这似是人生最后的嘱托,我摸着自己娘亲的手,泣不成声。
那一次我离开老家,回北京处理公司业务后,再回来时已是母亲弥留之际。弥留之际的母亲神志不清,已经辨识不出身边的亲人。但我回来了,她听见我的哭声了,还是哭了起来,因为她再如何不清醒,还是能够认得出自己深爱的儿子。那时候她心中有千言万语,也已经表达不出来了。我用脸贴着她的脸,我们的泪水汇聚在一起,母子俩无言地进行着最后的告别。
母亲停止呼吸的那一刻,我晕厥过去了,我那当医生的堂兄在现场对我进行了急救。造化弄人,2023年11月,我的这位只比我大半岁的医生堂哥,因为新冠后遗症而猝死在工作岗位上。在他的出殡仪式上,大堂姐惋惜地说,志强发病时,志远若在旁边,肯定能把他抢救过来,他就死不了了。
年近知天命,我也知道人生中的许多事情,真的是半点不由人。生不由人,死也不由人,母亲和堂哥的早逝,都是由不得我的。生离死别的痛,人人都不想经历,但芸芸众生,却又是谁都逃不掉。还没经历这一切的,只不过是时间没有到罢了。
母亲生前和我所做的最后一次长谈,是让我在她去世后,看开一些,照顾好父亲和我自己的小家庭,和老婆孩子把日子好好地过下去。她从容地面对自己的死亡,临终前安排好自己的后事,笑着和自己的姊妹谈论自己的寿衣和寿棺,这一切都是因为她不想给家人留下创伤性记忆。她对我的临终谈话,也是她最后的舐犊之情的体现,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活在痛苦之中。
但这创伤性记忆仍然是无可避免的,母亲的慈悲、宽厚和对人那深挚的爱与关怀,都令所有人感念至深。母亲去世后头五年,父亲在餐桌上动不动就流泪,哽咽到不能下咽,只因为一个偶尔的细节可能勾起了他对母亲的回忆。
而我则差点在北京龙泉寺出家了,那时候我万念俱灰。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经常到龙泉寺去做义工,在工地上搬砖扛木头,让肉体的痛苦来麻木精神上的痛苦,这一状态持续了三年。
孩妈虽然为我难过,但爱莫能助,只能一切听凭我的内心。母亲临终前希望儿媳能在她去世后,抚平自己儿子内心的伤痛,只是这伤痛并不好抚平。那时候孩妈看我痛苦得无法释放,甚至表示,如果我实在过不了这个坎儿,要削发出家,她也成全我,到我想通了再回到这个家里来。但时间帮助了我,我渐渐地也回归理性,接受了现实。
如今我重新规划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向一个新的人生目标出发。十多年的学习中西医,渐渐地,我也明白了医学的无力。在绝症面前,人的生死存亡,往往取决于运气。人类是渺小的,即便竭尽全力,我们仍然有许多办不到的事情。战胜疾病、贫穷和灾难,造就一个幸福的大同世界,永远都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
但这个乌托邦,却是许多人寄托自己的爱与哀思的方式。人生在世,终有一死,只有一种东西真正能令人刻骨铭心,那就是爱。除此之外,再无他物,值得人真正的留恋不已。
尊敬的读者,我正脱产在医学院校全日制学习,所有文章皆为我每日学习笔记或个人随笔,仅供读者参考。我除此博客与微信公众号外,无任何其他自媒体。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zhouzhiyuan360(或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周志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