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渴名方“玉泉丸”

“玉泉丸”出自明代名医龚廷贤的《万病回春》,该方组成为:黄连、葛根、天花粉、知母、麦冬、人参、五味子、生地汁、莲子肉、乌梅、当归、甘草各5钱(15g),共研成粉末,再以人乳汁(现多不用)、牛乳汁、甘蔗叶、梨汁、藕汁和匀,加炼蜜适量,制成丸剂,如弹子大(约重9-12g)。本方亦可做汤剂,用量按照上方减半即可。

玉泉丸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的作用,主治肺热津亏、气阴两伤所致的上消证。症见口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烦热多汗,形体消瘦,舌边尖红,苔黄,脉洪数。现多以本方治疗糖尿病、中暑、干燥综合征、放疗后遗症等疾病证属肺热津亏,气阴两伤者。

本方是在生脉散(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的基础上加味黄连、葛根、天花粉、知母、生地、莲子肉、乌梅、当归、甘草等组成。生脉散是中医治疗气阴两伤的代表方,所以本方所治疗的主证是气阴两伤证。

本方中所加的葛根、天花粉、知母、生地、乌梅、莲子肉、甘草等均有止渴生津的作用,而黄连则为清热泻火的常用药,当归活血补血(中医多认为久病必瘀,凡迁延不愈之慢性病,加入活血的当归、丹参、赤芍等均有增加疗效的作用)。从其所增之药来看,本方重点在于清热泻火止渴,故本方是对气阴两伤的消渴证的标本兼治方。

现代医学研究显示本方不但具有一定的降糖效应,而且能降低已升高的CRP、TNF-a、IL-6的水平。提示它在降低血糖、改善症状的同时,具有降低促炎细胞因子的作用,能调整机体免疫力。

肺热盛而汗多者,可在本方基础上加黄芩、地骨皮、桑白皮、生石膏、浮小麦;胃热(多伴有胃炎、胃溃疡、胃酸过多等胃病)者,可重用黄连,并加蒲公英、生石膏等以清泄胃火,泛酸返流加乌贼骨、白芨;伴血热而皮肤瘙痒者,加地肤子、牡丹皮、玄参、浮萍、蝉蜕等以凉血疏风止痒。

市面上有现成的玉泉丸出售,一般在线下药店或网上药店可买到,患者如有需要,可到本地药店或网上药店购买。

尊敬的读者,我正脱产在医学院校全日制学习,所有文章皆为我每日学习笔记或个人随笔,仅供读者参考。我除此博客与微信公众号外,无任何其他自媒体。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zhouzhiyuan360(或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周志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