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学笔记二

人体骨一共有206块,分躯干骨、颅骨、附肢骨(或四肢骨)三大部分。躯干骨一共有51块,躯干骨又分椎骨、肋骨和胸骨。椎骨一共有26块,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这些共同构成脊椎;肋骨12对共24块,第1-7对为真肋,第8-10对为假肋,第11-12对为浮肋;胸骨只有一块,分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3部分。颅骨29块,分头颅骨(8块)和面颅骨(15块),另有6块听小骨。附肢骨一共126块,分上肢骨和下肢骨,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

在这些人体骨中,附肢骨中的肱骨、尺骨、桡骨、股骨、腓骨、胫骨、掌骨(共5块)、指骨(共14块)、跖骨(共5块)、趾骨(共14块)等均属于典型的长骨,有一体两端,中间还有骨髓腔,附肢骨中的锁骨是否属于长骨有一定的争议性,因为锁骨虽然也为一体两端,但是中间没有骨髓腔;肋骨、颅骨中的顶骨和额骨、附肢骨中的肩胛骨等属扁骨;手骨中的腕骨(共8块)和足骨中的跗骨(共7块)属短骨;髌骨属籽骨,其他的基本为不规则骨。

成年人的椎骨共26块,颈椎7块(C1-C7),胸椎12块(T1-T12),腰椎5块(L1-L5),另有骶骨和尾骨各一块。人在成年期的骶骨是幼儿期的5块骶椎在发育过程中融合而成的,成年期的尾骨是幼儿期的3-4块尾椎融合而成的。

这些椎骨共同构成了我们的脊柱,脊椎对我们人体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由于各段椎骨需要承受的体重不同,所以椎骨的椎体从上到下,逐渐呈增大趋势,这种结构特点是由其功能决定的。

椎骨分椎体和椎弓两部分(颈椎的寰椎没有椎弓),椎体是椎骨负重的主要部分,椎体中央有一个锥孔。各锥孔上下贯通,构成了容纳脊髓的椎管,椎管内有脊髓、脊髓被膜、脑脊液、脊神经根、血管以及少量的结缔组织等。

椎管内还会有脂肪,椎管内脂肪以“少量均匀分布,无明显压迫或占位”为健康标准。适度的脂肪对椎管内的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如果椎管内脂肪过量沉积,就会引起椎管狭窄或神经压迫,导致腰腿痛、脚麻等一系列的病症,这也是当代常见病之一。

椎体内部充满骨松质,表面的骨密质较薄,上下面粗糙,借椎间盘与临近椎骨相接。椎弓是一种弓形骨板,其紧连椎体的缩窄部分称椎弓根,根的上下缘分别称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共同围城椎间孔,脊神经和血管从椎间孔通过。

椎弓共发出7个突起(并非每节脊椎都有椎弓):1.棘突1个,由椎弓后面正中伸向后方或后下方,尖端可在体表扪到。2:横突1对共2个,对称分布于椎弓两侧。棘突和横突都是肌肉和韧带的附着处;3.关节突2对共4个,在椎弓根与椎弓板结合处分别向上方和下方突起,向上突起者为上关节突,向下突起者为下关节突,相邻关节突构成关节突关节。

脊柱共有四个生理曲度,分别为颈椎生理曲度、胸椎生理曲度、腰椎生理曲度和骶骨生理曲度。其中颈椎生理曲度和腰椎生理曲度向前凸出,胸椎生理曲度和骶骨生理曲度向后凸出。长期的坐姿不良、强直性脊椎炎、外伤、退行性病变、先天性异常等会造成脊椎的生理曲度变直,给病人带来各种各样的不便和痛苦。

四个生理曲度的功能各不相同,颈椎生理曲度位于脊柱最上方的曲度,这个曲度使得头部能够平衡并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胸椎生理曲度位于脊柱中间部分的曲度,这个曲度使得胸廓具备足够的空间,容纳心脏和肺部等重要器官;腰椎生理曲度位于脊柱下半部分的曲度,这个曲度有助于支撑身体重量和平衡,以及吸收来自上半身的压力;骶骨生理曲度位于脊柱最下方的曲度,这个曲度使得骶骨能够稳定地与盆骨连接,并为坐骨提供支持。

椎骨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可出现变异。如两侧椎弓后端融合不全,则形成脊椎裂,脊椎裂常见于腰骶部。较轻者为隐性脊柱裂,患者常出现腰痛;较重者脊膜甚至脊髓和马尾经此膨出。椎骨的数目也可发生变异,如有些人的第1骶椎不与其他骶椎融合,而形成第6腰椎,则称骶椎腰化。反之,如果腰椎与骶椎融合成骶骨,则称腰椎骶化。

尊敬的读者,我正脱产在医学院校全日制学习,所有文章皆为我每日学习笔记或个人随笔,仅供读者参考。我除此博客与微信公众号外,无任何其他自媒体。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zhouzhiyuan360(或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周志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