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医药大学王鹏教授治疗腹水医案赏析

王鹏教授是湖北中医药大学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他在1984年5月收治了一例膨胀(腹水)患者,治疗的效果颇佳,治疗方法也别具一格。

兹将其治疗的医案转载如下:

患者彭某,男,64岁,1984年5月初诊。患者腹大如鼓,胀满难忍,形体消瘦,大肉枯槁,毛发憔悴,表情痛苦,目光晦暗,面容苍黄无华,不断呻吟喘气,声音低微,气短气促,下肢水肿明显,按之重度凹陷。脉弦细,舌质暗淡。

患者入院前曾用多种中西医利尿剂治疗,效果欠佳,腹胀有增无减。入院后用温补脾肾、化气利水、活血行气的中药治疗,并用麝香、黑丑、白丑、葱白外敷肚脐,均无效。加用西药速尿等利尿剂亦无效,腹围高达103cm。

该医案未指明患者腹水的原因,故不知其具体病因是什么。但腹水之病因,离不开癌症、肝硬化、血吸虫病等,腹水严重到这种程度,应属难治性腹水。王鹏教授见各种温和的方法未能奏效,遂决定用肝病专家关幼波“补气与逐水并用”的治则治疗。

处方如下:将甘遂粉末装入胶囊(每粒0.5g),每日服用4-8粒;同时用汤方大补气血,汤方如下:黄芪300g,党参15g,当归12g,白芍12g,陈皮10g。

如此联合用药10天后,患者每日大小便十多次,腹围逐渐缩小至80cm,双下肢水肿消失,胃口恢复,精神转佳,遂出院。出院后随访,未见复发。

王鹏教授的这个用药方案别具一格。首先,他用了甘遂末,而且用量不小,每日用2-4g。甘遂有剧毒,病人服用不当易中毒身亡,但甘遂属中医的峻下利水药。本例患者屡经中西医治疗,但均无效果,与其坐而待毙,不如冒险一试。王教授敢于为患者冒这个风险,亦属医者仁心。

但需要注意的是,本例患者是在住院状态,而非居家治疗。所以这样用药,旁边有医护人员监测其安全,故虽冒有一定的风险,但一旦有中毒现象,亦能及时抢救。若患者为居家治疗,这样用甘遂,恐怕很不安全,一旦中毒,容易猝死,所以不建议居家治疗的患者如此用药。

其次,王鹏教授在治疗此患者时,黄芪用量高达300g,这个剂量很少有医生使用过。即便清朝的陈士铎和王清任这种擅长大剂量用黄芪的名家,使用黄芪也很少达到这个剂量。

按照传统中医的理论,黄芪能补气健脾,且能利水消肿。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黄芪能升高血红蛋白和白蛋白,如此大剂量使用生黄芪,其效果不亚于给患者输入人血蛋白。

方中的党参、当归、白芍、陈皮均为正常用量。党参补气健脾且能补血,当归和白芍均属补血药,陈皮理气除胀。所以这个汤方重在补益气血,理气除胀。用此方配合甘遂,也算是出奇制胜。

甘遂现在属于国务院规定的管制药品,多数药店不出售。湖北省另外一个老中医治疗胸腹水,习惯大剂量使用莱菔子(即萝卜籽),其用量高达150-500g,效果亦佳。

莱菔子属药食两用之品,安全无毒,或可代替甘遂。若能以大剂量的莱菔子代替甘遂,结合大剂量的生黄芪,或亦能取得如此好的疗效。此是笔者根据药理所做的猜测,未经实践验证,有心者可在实践中尝试。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微信:zhouzhiyuan1979,微信公众号:zhouzhiyuan36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