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阅览室的每个入口处都有一道屏蔽门,这道屏蔽门的作用是把阅览室外的噪音隔绝开。所以,一旦我们走进了阅览室,即便几米之外的门外依然热闹喧哗,阅览室内仍能保持在一种鸦雀无声的状态。
我在国图读书已经超过二十年了,我刚来北京时,国图不像现在这样热闹。如今的国图也成了网红打卡地,一到节假日,阅览室外的大厅里会有大量的游客隔着玻璃看阅览室内的风景,很多人还会拿出手机和相机拍照留念。时下正值春暖花开季节,国图院子里的玉兰花、海棠花也成了网红景点,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人到这些花下来拍照留念,还有一些网红干脆在这里开视频直播。
但国图各个阅览室里一直都很安静,从早上9点开门到晚上9点闭馆,这12个小时内,阅览室内几乎听不见任何交谈声,绝大多数读者都会自觉地把手机设为静音状态。每个阅览室都有一些外面的游客们透过玻璃看不到的角落,我通常都是待在这样的角落里,看书、学习和写作。
屏蔽门内外的世界就像两个世界一样。外面的世界精彩纷呈,络绎不绝的游客们在那里开心地欢歌笑语。里面的世界同样精彩纷呈,一群读者默不作声,心无旁骛,遨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不同的人会以不同的形式生活在这个星球上,难得的是大家都在各得其乐。
这些日子里,除了每周一的闭馆日,其他时间我都待在图书馆的某个角落里。每天一早就走进屏蔽门内的世界,外面世界发生的一切都被这道屏蔽门挡住了。我要感谢这道屏蔽门帮我把各种各样的噪音挡在门外,让我得以安静地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在我们的人生路上,类似的噪音实在太多了。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安静的,确切地说,我们所处的这个大千世界像极了一个双向情感障碍(躁郁症)患者,经常会从亢奋忽然转入消沉,又会从消沉忽然转入亢奋。就像坐在过山车上一样,忽高忽低,毫无稳定性可言。如果我们的内心没有一道屏蔽门,而是随着这个起伏不定的世界去波动,我们将永无宁日。
我们习惯的认为人类这个整体是理性和智慧的,但现实与历史都在告诉我们,在绝大多数时候,人类这个群体都并不理性,时不时地会有一些令人错愕的荒唐之事发生。太平日子过久了,就有一群人躁动起来;动荡日子过久了,也会有一群人站出来拨乱反正。许多时候,人类的一些重大决策都仅凭冲动做出,而非基于理性,冲动的决策会带来整个社会的不安。但好在,无论多动荡,最终也会有重归平静的时刻。
眼下正是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随着美国掀起的关税战愈演愈烈,全球局势变得紧张起来,一些容易为外界影响的朋友开始焦虑起来了。我希望你们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设置屏蔽门,把自己的平静与幸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非不切实际地去期望外面的世界能够如我们所愿。
今天早上,我到小区饮水站打了两桶水,回来的时候,看到前面有个步履蹒跚的老奶奶拉着一辆购物车,车里装着她从超市买回的一点日用品。我跟在她后面,不急不慢地随着她的节奏前行。那一刻我想,再过几十年,我就要和她一样,不再有充沛的精力,余生的日子也不会太多,需要消耗的资源非常有限,只能安静地等待死神把我从这人间带走。既然我的归宿最终不过如此,我又何必在意太多?
我们从生到死,真正的需求非常有限,大多数人的一生都不过在以各种各样的借口去追求冗余之物。我们之所以需要这些冗余之物,也只不过是因为内心深处总是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和不安。我们为这些恐惧和不安所驱动,劳劳碌碌,焦虑奔波,饱受身心之苦。
其实大多数时候,天都塌不下来。虽然地球上的人很多,但是要想活下去也不是那么难。哪怕是找个荒僻的地方种地,我们也能养活自己,我把自己生存的底线就定在这层最低线。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失去的,因为我们真正需要拥有的并不多。
我特别感激命运之神让我出生在农家,小时候的生存经历让我知道,活下去不是那么难的一件事情。那时的我们在那种贫瘠的生活中,也能自得其乐,所以我几乎没有恐惧不安的时刻。内心无恐惧不安,我们就天然地有了一道屏蔽门,门外发生的一切能对我们产生的影响会非常有限。
你看这刚刚经历寒冬的大地,不正处于鲜花怒放的时刻么?眼下的困境不会是我们一生的全部,安静地等待,最困难的日子会不知不觉地过去的。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微信:zhouzhiyuan1979,微信公众号:zhouzhiyuan36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