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无常的边缘型人格

在各种人格障碍患者中,边缘型人格障碍是目前学界研究最多的一种,这是因为这种人格障碍对人的生命的影响最大。边缘型人格的自杀率是正常人的400倍,在所有的精神类疾病中,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自杀率排名第一,约10%的成年边缘型人格者有自杀行为,约33%的自杀的年轻人是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约20%的精神病入院者有边缘型人格障碍(高于重型抑郁症)。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具有以下几大特征:1.对被抛弃有强烈恐惧,这种恐惧既包含真实情况下被抛弃,也包括想象中的被抛弃;2.有不堪回首的感情史,往往包括极端的行为与态度;3.缺乏自我;4.包含两种及以上的冲动行为和自毁行为(如物质滥用、自残、饮食紊乱、性滥交、危险驾驶等);5.自杀倾向大;6.情绪不稳定,易怒烦躁,情绪化过于强烈、频繁;7.持续的空虚感;8.强烈的、不可控制的怒气;9.持续的疏离感。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病因既有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的环境因素。60%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家族中存在其他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或者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边缘型人格者通常天生的比一般人更敏感,他们对外界的反应很敏锐——但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反应都远超正常强度,他们对威胁到他们的事实的认知脱离实际,把危险夸大了许多,这导致他们经常处于惊恐不安状态。

许多边缘型人格者在儿时都有被虐待、被遗弃或被疏离的抚养史,他们或者有被送养的历史,或者有被亲近人士虐待的历史,或有被性侵的历史,或有被疏离或溺爱的历史。他们的父母通常情绪也不稳定,家庭环境不好,父母离异或经常吵架或父母双方中有某一方经常暴怒,在家里大喊大叫。

边缘型人格者的基本模型是一个曾经遭受过虐待的婴儿,被置于一个充满恶意的世界中。患者心智发育受滞,性格分裂成多面,在发病状态下,他们的心智就像一个2-4岁的婴儿。大多数时候,边缘型人格者都像一个无人照料的2-4岁的婴儿一样,他们有各种各样的激烈的情绪,但却无人安抚他们。

所以他们经常处于焦虑、抑郁、恐惧状态,他们也会像2-4岁的婴儿一样,通过愤怒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诉求。有的边缘型人格者会对自己亲近的人百般挑剔,经常勃然大怒。有的则把矛头指向自己,通过自残、暴饮暴食、危险驾驶、成瘾行为、性滥交或自杀来缓解自己难受的情绪。但通常这种缓解只能带来短暂的舒缓,他们很快便又进入到空虚、无价值感之中。

与此同时,边缘型人格者在正常状态下,又对身边的人极好,他们能敏锐地觉察到身边人的需求,他们乐于满足其他人的需求,这会让边缘型人格者短暂的体会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所以在边缘型人格者的家人、朋友或者伴侣眼中,这些患者正常情况下就像天使一样可爱。只是这种好通常不具有可持续性,一旦某个细节触发了边缘型人格者的扳机,他们立即就会切换到另一种模式,对那些与自己亲近的人憎恶至极,甚至会用最刻薄的话去贬低和讽刺他们。

如果仔细去分析,通常,这些扣动边缘型人格者的扳机事件往往都是那些让边缘型人格者感知到了自己有被否定、被抛弃、被指责、被评判的危险的事情。因为边缘型人格者在最需要抚养者肯定他们并用爱滋养他们的年龄(2-4岁)缺乏合适的照料,甚至遭受身体、精神上的虐待,这导致他们终生都很难认可和接纳自己。

因此,他们也很难真正的接纳和认可其他人,他们很难处理好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他们经常对爱他们的人大吼大叫,指责他们,贬低他们。这看起来就像是他们在驱赶这些亲近的人离开他们,但实际上,他们是因为恐惧亲近之人离开他们,才做出这些反应。如果亲近之人因为他们的这些行为真的离开了他们,他们可能就会把威胁行为升级到自残和自杀。

如果亲近之人懂得他们的心理,在这种时候,明确表明自己认同他们的情绪,并表示自己不会离开他们,边缘型人格者会自己慢慢地从这种情绪中平静下来。反之,如果他们身边的人也处于激动的状态,与边缘型人格者争辩是非,那么边缘型人格者就很容易情绪越来越激烈。

实际上这些行为都是边缘型人格者自己极力想避免的行为,他们比任何人都恐惧自己出现这些行为,但是他们的大脑完全不受他们的控制,一旦他们的大脑被婴儿期的自己劫持了,他们就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边缘型人格者对他人的认知是分裂的,他们如何看待他人,全取决于他们当下的情绪。如果当下他们的情绪是愉悦的,他们就会觉得身边的那个人是最好的。如果他们当下的情绪是痛苦的,他们就会觉得身边的那个人很糟糕。

他们对人的看法非黑即白,他们对恋人和治疗师的期待不切实际,他们理想的恋人或治疗师要达到的标准极高,在现实中几乎找不到那样的人。边缘型人格者又被称为咨询师杀手,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在觉察到身边的恋人、亲人、朋友或治疗他们的治疗师身上存在某个他们不能接受的缺点后,对他们的印象就会大为改观,不再把他们当做自己理想中的拯救者,而是憎恶他们,并且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愤怒和厌恶之情,用尖酸刻薄的话伤害他们。

所以边缘型人格者的恋爱和婚姻最后基本上都是以失败告终,他们也是依从度很低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他们很难相信治疗者,经常脱落(心理咨询行业的专业术语,形容患者不再找正在给他们治疗的咨询师),这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精神受创的感受,让他们想象的被抛弃一再变成事实。

约一半以上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无法正常工作,只能靠家人或伴侣支撑他们,但这些边缘型患者往往给人的感受是忘恩负义的。他们肆无忌惮的攻击他们的家人或伴侣,最后导致家人和伴侣也会离他们而去,虽然这正是他们最担心的事情,但他们却无法控制自己去促成这些事情的发生。

如果我们家中有一个这样的患者,就需要我们以极大的耐心去爱、宽容并接纳他们。一个情绪稳定、安全感高、理解他人的能力很强的人,可以帮助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亲友稳定自己。但要把边缘型人格者拯救出来,还需要疗程很长的专业治疗。通常这种治疗需要1年以上,大多数患者需要治疗4-6年,有一些甚至需要终生治疗。

目前对边缘型人格患者确有疗效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辩证行为疗法(DBT)、接纳承诺行动疗法(ACT)以及图式治疗,三者结合,治疗效果最好。图式治疗是脱落率最低的治疗,容易被患者接受和坚持。但目前能诊断并对患者开展治疗的精神科医师并不多,大多数的医生都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缺乏基本的了解,所以患者和患者家属需要积极自学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摆脱疾病。

同时,患者家属应充分地理解和同情患者,患者的所有伤害性很大的行为都是他们自己极力想控制,但是却控制不住的行为。在他们病情发作的时候,他们实际上是被儿时的自我劫持着,所以有人形容这些患者为“成人的躯壳包裹着的婴儿”。一再在人际关系上受创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但也有可能会激发患者的自我拯救意愿。

亲密关系既是边缘型人格患者的毒药,又是他们的解药。当患者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关系遭到威胁时,有些患者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下定决心纠正自己的问题。从此他们开始走上了自我疗愈之路,尽管由于他们的疾病,他们在自我疗愈的路上走得可能会很缓慢,但他们却很有希望得救。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一般在成年早期症状初现端倪——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友情和恋情往往无法持久,但这时的他们还不至于特别痛苦。在生活压力增大、人际关系破坏的事情一再发生后,他们的痛苦会逐渐加深。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需要治疗和康复,所以部分接受治疗的四十岁后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症状会大幅度缓解。

以下书籍可供边缘型人格患者及其家人参考:

《边缘型人格障碍》(作者Randi Kreger)、《与内心的恐惧对话》(作者PAUL T.MASON)、《边缘型人格障碍生存指南——如何与边缘型人格障碍相处》(作者Alexander L.Chapman,Ph.D & Kim L. Gratz Ph.D)、《辩证行为疗法》(作者Mashew McKay等)、《亲密的陌生人:我们如何与边缘型人格障碍者相处》(作者莎莉.曼宁)、《边缘型人格障碍:针对情绪失调的接纳承诺疗法》(作者帕特丽夏.E.苏里塔.奥纳)、《图式治疗实践指南》(作者杰弗里.E.杨等)、《人格障碍的行为认知疗法》(作者Aaron T.Beck等)。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