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然规律和文化基因对疫情的影响

细菌每分钟分裂一次,病毒每6-8小时繁殖一代,所以自然界中的致病微生物并非一成不变。神话故事中常说“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那是说神仙过一日,凡间已过了千年。人间一年,也相当于微生物界的“千秋万载”,在这“千秋万载”中,病毒不断进化,早已今非昔比了。
一个月前的病毒毒株,是现在正在流行的毒株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就像儿子和父亲会有所不同一样,每一代毒株和上一代毒株也有区别。病毒家族的特征和毒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就注定了防疫策略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改变。人们对病毒的恐惧心理一部分是病毒本身造成的,更大一部分是我们这个信息化时代的传媒放大效应造成的。
病毒或许已经在人间进化出比目前已知的各种毒株的毒力更弱的毒株,这些毒力更弱的毒株也许将会成为我国主要流行株,而且还会进一步进化。它们只是目前还没有被我们发现而已,相对于自然界而言,人类的反应总是迟钝的。等我们认识到新毒株的真面目时,它已经形成气候了。
附带一提,流行的病毒不会只有一种流行株,而是一个由许多种流行株组成的病毒家族。目前已知的正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的Omicron变异株有五百多种,还有一些变异株正在产生,其毒力可能会更强,也可能会更弱。这些流行株对早期的中和抗体类药物耐药,所以世卫组织在今年9月中旬曾经建议放弃此前有效的两种抗体疗法,因为这两种疗法对Omicron的变异株无效。
人类可以对农作物选种,促进农业的发展;可以对蓄养的动物选种,繁殖出更好的动物后代;同样人类也能对病毒传播进行干预,让毒力更弱的毒株更容易在竞争中获胜,成为主要流行株,这样就能大幅度降低病死率。
促进人口跨地域流动是最好地让致死率更低的毒株广泛流行的办法,当一个庞大的人群流动时,毒力弱的流行株会通过宿主向毒力强的流行株所在地区扩散,病毒家族演化的速度会加快,致死率更低的毒株有机会在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甚至占据上风。
所以节假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病毒家族进化,若加以引导,甚至可以定向的将毒力弱的毒株向其他地区扩散,以取代那些毒力强的毒株。
举例来说,假如A地的毒株毒力更弱,我们可以用柔性手段鼓励A地居民向其他地区流动和鼓励其他地区居民向A地流动(如向A地居民发放到其他地区的旅游消费劵和向其他地区居民发放到A地的旅游消费券)。如果B地的毒株毒力强,只要信息透明,B地居民为安全考虑,可能会自发地减少外出,防止感染,这能遏制B地毒力强的流行株流行。这样毒力弱的流行株就可占上风,成为主要流行株。
这个过程是一种人工选择过程,类似于对植物和动物进行选种培育,人类或许可以借鉴农学家的经验来管理疫情。只要措施得当,不但可以降低病死率,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一举多得,利国利民。不过这种想法只是一种在理论上行得通的想法,在现实中尚未有任何政府采用过,但在未来对付大流行病时或可成为现实。
另一方面,人是生物之一种。亘古以来,所有的生物体都是开放的系统,人也不例外。生物体要维持其内部的新陈代谢,需要不断地和环境进行能量和物质的交换。
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被病毒和细菌感染的事件。但生物又都具有稳态和应激性,生物体具有许多调节机制,生物可以靠这些调节机制来保持内部条件的相对稳定,并且在环境发生变化时亦能如此。
当病毒肆虐日久,人类的身体和心理在疫苗的帮助下也能进行自我调节,更好地适应病毒和改造病毒,最终和病毒达成一种新的平衡。我们在未来百年可能都无法摆脱新冠及其变异株的纠缠,绝大多数人会反复被感染。但我们会适应它,改造它,不断地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对付感染新冠以及由感染诱发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所以我们不能用静止不变的眼光来看待自然界和人类本身。也许一年后我们回过头来看,我们会发现,我国大陆地区的流行株致死率可能只有总人口的万分之几,达不到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千分之一左右。
致死率降低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我们的重症医学水平有多高,而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一些优化措施,毒力更弱的毒株会出现并被人工选择为主要流行株,人对病毒的适应性也会加强,需要进入加护病房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少。人类的智慧是人类在与自然界中的天敌(包括病毒)斗争中获胜的法宝,我们寿命之所以能比我们的近亲黑猩猩长一倍,皆因我们的大脑比之更发达。
虽然现在发热门诊人满为患,但实际上这不足为虑,因为绝大多数人是恐慌性就医。他们的生命没有受到真正威胁,即便他们得不到及时救治也不会死亡。只要重症病房没有人满为患,就不会有很高的死亡率。医疗机构只要确保重症患者能及时被收治,就可以减少死亡,非重症患者可以忽略。
华夏民族的一些民族特征也正在发挥着遏制病毒快速蔓延的作用。自我国政府放开管控政策以来,我国各地达到了此前执行清零政策时,很难达到的让居民们减少聚集的效果。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北京、石家庄、武汉等地街头人烟稀少,甚至比全城静默时还安静,民众自发地把自己关在家里,躲避瘟疫。
中国人是这世界上最有居安思危意识,最能储蓄的人。我们把勤俭持家当作一种美德和家风传承,所以很多中国家庭有一定的储蓄,即便有些家庭没有积蓄,也能投亲靠友。当大家感觉风险很大的时候,就会自发动用储蓄,或从亲友处借贷。人们会只求温饱,不求其他,减少外出,尽量在家避险。即便今年政府不提倡大家就地过节,但我相信还是会有大量的家庭选择就地过节。
当居民们自动减少流动时,疫情蔓延的速度会减弱许多。这可缓解我国医疗机构的压力,降低病死率。但是也会减缓病毒家族进化的速度,延长非正常生活的时间,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复苏不利。实际上我们现在应该鼓励大家走出家门,逐步恢复正常生活。
我们一个大家族几十人,家族成员分布在全国十几个城市,至今大家都没有感染Omicron的症状出现。这说明绝大多数的地方还只有少数病例,疫情虽有局部爆发现象,但远未达到全国大爆发的程度。大家的生活态度都变得谨慎了许多,百度搜索指数显示,N95口罩成了当下最热门的关键词,比之前上涨了7倍多。绝大多数人在竭尽全力保护自己和家人,避免感染。
台湾放开到现在将近八个月,台北街头,人们至今仍然都戴着口罩。前不久,台湾九合一选举,有政客不戴口罩拉选票,台湾朝野纷纷口诛笔伐。据台湾官方公布的数据,至今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台湾人感染。这个数据肯定存在水分,因为检测数量不够,但台湾可能还有至少三分之一的人没有感染。
在澳洲,在美国,在欧洲,到现在为止,超市里都还有许多人戴口罩,这些戴口罩的大多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人。华人(乃至亚裔)的谨慎是根深蒂固的,我相信我们大陆的中国人不会和台湾人以及这些海外华人有什么两样。
所以我们的疫情大概率是会缓缓而退的,而非像一些专家所说的那样几个月或半年就能结束。病毒的自然进化和我们的文化基因会让医疗系统所受的冲击没有许多人想象的那么大,在经历一波冲击,有了经验后,我们的医疗秩序会慢慢恢复过来,社会秩序也会逐渐恢复。
中华民族能繁衍至今,华夏文明是唯一还存在于世的古文明,不是没有理由的。我们在战乱和瘟疫中,进化出了一整套对抗灾难的文化基因,在关键时刻,这种文化基因会降低灾难对我们的损害程度。
或者换句生物学术语来说,我们中国人的适应性很好,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自然界突发的灾难性事件。我们要相信自己,要相信自然规律和文化基因的力量,也要相信人民的力量。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