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中传来母亲的声音

10月18日,星期六,我从学校回到家了。这天晚上我在家睡觉时,做了一个梦,再次梦到母亲。这个梦和9月份两次的梦境基本相似,还是母亲临终前在痛苦中挣扎的情形。十三年过去了,母亲去世给我带来的心理创伤似乎再次被唤醒了一样,我连续三次梦到她。

这一天的上午,有个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母亲来北京找我。她从广东来到北方,刚刚去过沈阳盛京医院——那是中国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最有名的一家医院,接着便风尘仆仆地到北京来找我。她认识的一些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家长介绍她来找我。我们见面后,我初略地了解了一下她的孩子的病情。

病情不乐观,广东本地的医院已放弃了患儿,所幸的是盛京医院还同意收治他。患儿的家庭其实基本上也放弃了患儿,但患儿的母亲执着求医,我在她那坚毅的脸上看到了我母亲的影子。我对她说,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如果是我生病了,我母亲也会像您一样执着。

这句话像催泪剂一样,让这位家长眼泪止不住了,而我心中也无比感伤。她走后,我在秋风萧瑟的京城的路上,黯然神伤。想起以前我生病和失恋时,母亲摸着正在被痛苦折磨的我的手,在一旁眼泪汪汪地看着我,安慰我的情形。

天下的母亲们对自己孩子的爱基本都没有两样,我答应了这个患儿的母亲,我将与盛京医院的医生们一起,尽力帮助她的孩子。天底下最撕心裂肺的事情,莫过于父母知晓自己将失去亲骨肉,医疗最大的意义是尽可能地挽留爱,失去爱是人间最痛苦的事情。

以前遇到这样的情形,我会想推脱。有一天,一个年轻的母亲对我说,她在不同的地方遇到三个互不相识的与神经母细胞瘤有关的人,他们一致地推荐她来找我。如果我不接待她,那将是她毕生的遗憾,是她心中永远也过不去的坎儿。如果我帮助了她的孩子,而她的孩子最终没能留住,她起码可以无怨无悔了。打那以后,我不轻易拒绝这个绝望的群体。

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癌症之王,死亡率极高,这种疾病导致一群年轻的母亲们陷入极度悲伤与恐惧之中。十年前,我正在研究癌症与神经系统疾病,因为我的母亲曾经为这两种疾病折磨得很辛苦。偶然接触到神经母细胞瘤这种疾病后,便与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和患者父母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种疾病不但摧毁了一群患儿,也摧毁了一群刚刚为人父母不久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普遍还没在社会上站稳脚跟,经济基础薄弱,内心也不够强大。但生活让他们不得不面对这残酷无情的命运,天性的父爱和母爱让他们一天天迅速成熟并且坚强起来了。在这个群体中,我们可以看到最原始的人的天性,尤其是在那些年轻的母亲们身上,我们能看到人间最深挚的爱。这种爱甚至已经失去了理性,但却感人至深。

母亲永远都是我们的守护神,即便去了天国,她依然在我们心中守护着我们。曾被母爱浇灌过的人,一辈子都不容易真正崩溃。有时我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孩妈在一旁有护犊行为,无论她讲得是否有道理,在那样的时刻我都会让着她。这是女性最美好的天性,女性也因此而格外伟大。若无母爱庇护,我们的人生会少许多幸福的体验。

驱动我放弃更高收入的商业,选择在这个年龄段,重走医学生之路的,是母亲对我深厚的爱。这种爱不因母亲的去世而消失,母亲留下的那无数美好的回忆,一直在哺育我的心灵。但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我逐渐也明白,医学的作用实在太有限了,许多时候我们在病人面前都是爱莫能助的。医生最大的价值可能在于在绝望时刻,给病人和他们的家人们一点希望和安慰。这点希望和安慰,可以帮助人们战胜疾病带来的恐惧。

在《沉默的羔羊》中,女主人公史达琳一生都忘不了她小时候的玩伴,那只羔羊被拉到屠宰场时的哀鸣,这哀鸣激发了她对受害者的保护欲。我一生也无法忘记母亲临终前所遭受的一切,母亲的遭遇也激发了我对与她同病相怜者们的保护欲。

人生是一次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旅程,我们每个人在这趟旅程中,可能都会有个旅行方向,或许,这就是我命中注定的人生之旅的方向吧!

尊敬的读者,我正脱产在医学院校全日制学习,所有文章皆为我每日学习笔记或个人随笔,仅供读者参考。我除此博客与微信公众号外,无任何其他自媒体。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zhouzhiyuan360(或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周志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