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教授为湖北省中医药大学内科学教授,1985-1998年他先后任湖北省中医学院(现湖北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大内科副主任、主任。他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又有30年的教学经验,是非常出色的双师型人才。
1984年5月,王鹏教授接诊了一名腹水患者彭某。患者就诊时已经64岁,腹大如鼓,胀满难忍,形体消瘦,大肉枯槁,毛发憔悴,表情痛苦,目光晦暗,面色苍黄无华,不断呻吟喘气,语声低微,气促,下肢浮肿,按压则重度凹陷,脉细弦,舌质暗淡。
患者就诊前曾经用中西医多种方法治疗,尝试过内服的中西利尿剂,也尝试过外敷的利尿方法,偶尔小便增多,但效果都不能持久。腹水进展迅速,就诊时腹围达到103cm。
王鹏教授辨证此患者属气虚蓄水,正虚邪实,拟以扶正祛邪之法治疗。
处方:每日用甘遂末胶囊(每粒装入0.5g甘遂末)4-8粒,同时内服大补气血方。内服方剂如下:生黄芪300g,党参15g,当归12g,白芍12g,陈皮10g。
如此联合用药10天后,患者每日大小便十数次,腹围缩小至80cm,双下肢肿胀消失,胃口转好,精神转佳。遂出院,出院后一直未曾复发。
王鹏教授治疗腹水的方法别具一格,其扶正与祛邪的力度都大。甘遂末用到2-4g,甘遂属峻下利水药,中医认为其有大毒,就连张仲景用甘遂时也不敢用大剂量。这样用甘遂,如果把握不好,患者可能就会出现急性肠胃炎,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器官衰竭。
但王鹏教授以大剂量的生黄芪佐助甘遂末,这样用药就安全很多。他的内服方剂中,生黄芪的用量高达300克,这是很少见的用法。现代医学研究显示生黄芪能提高血红蛋白的含量,而腹水患者很多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偏低,这样大剂量用生黄芪,在中医看来是在健脾补气,脾虚不能化湿,健脾后就能化湿利水。但在现代医学看来,这是在补蛋白。所以这种用法能够快速消除腹水,既与传统中医的药理相符,也与现代医学中的药理相符。
党参、当归、白芍也都是补益气血之品,但在本方中用量较小,其用量均为常规用量。这些药虽然能扶正,但并不像生黄芪一样有健脾利水作用,故用量不宜像生黄芪一样过大。陈皮理气,用少量陈皮既可理气散结,又可防止生黄芪导致胀气,减轻其副作用,是一举两得。
治疗腹水向来都很困难,每个医生在行医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用药经验,王鹏教授的这种经验有其独到之处,很值得我们借鉴。
尊敬的读者,我正脱产在医学院校全日制学习,所有文章皆为我每日学习笔记或个人随笔,仅供读者参考。我目前学业繁忙,精力有限,毕业前无法为您提供服务,敬请谅解,患者朋友请到正规医疗机构挂号就诊。我除此博客与微信公众号外,无任何其他自媒体。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zhouzhiyuan360(或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周志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