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芳教授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中医教授,曾任哈尔滨市中医医院院长和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他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导师,国家级名中医,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卢教授出身中医世家,1961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学院,因品学兼优而留校任教,曾出版过《卢芳临床思维》等专著。
卢教授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和重大疾病,1990年11月15日,他曾接诊过一名36岁的男性肝硬化患者张某。就诊时张某因为肝腹水而出现腹大胀满,左肋下积聚,口渴,活动受限等症状。该患者既往有20余年的乙型肝炎病史,此前在其他医院诊断为肝硬化、肝脾大和肝腹水。就诊时呈慢性重病容,舌质紫暗,舌苔白腻,脉细弦而数,腹壁静脉曲张,腹部呈蛙型,移动性浊音阳性。
卢教授辨证认为该患者属热毒蕴结,肝脾血瘀证,遂以其自拟的蛇半汤治疗。初诊处方如下:半枝莲50g,白花蛇舌草50g,炙鳖甲15g,丹参50g,车前子50g(单包),茯苓50g,白术15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患者服完7剂后复诊时反馈,服药后无不适,尿量增多。卢教授遵循效不更方的古训,嘱患者继续前方服用7剂。再次服用7剂后,患者腹部明显轻松,尿量增多。舌质依然暗,苔薄白,腹部柔软,腹水减少。于是在上方基础上加大贝母15g、夏枯草15g,当归15g,以清热凉血,活血软坚,7剂,水煎服。
患者再次服用完7剂后,复查B超发现腹水已消失,脾缩小,唯肝硬化仍未痊愈。舌质暗,苔薄白,脉弦。卢教授认为腹水既已消失,不宜继续利用强利尿剂,遂停上方,改为益气活血软坚之法治疗。
处方如下:黄芪50g,赤芍50g,丹参50g,炙鳖甲15g,王不留行25g,泽兰50g。7剂,水煎服。
患者再服用7剂后B超复查,肝脾已经恢复正常。遂嘱其按照最后方剂继续服用7剂善后。
此患者所患的肝硬化是由慢性乙肝逐渐演变而来,肝硬化是大病,如果任其发展,则此患者可能会发展为肝癌,治疗难度更大。卢教授处方别具一格,他用药不多,但是所用的药物的剂量都很大。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丹参、车前子、茯苓、赤芍、黄芪等用量均达到了一两,这样的用量已经超出了常规用量,但却迅速起效。患者服药后症状减轻,很快便对卢教授的用药思路建立了信心。这在治疗重大疾病时非常关键,快速见效能在医患之间建立起牢固的信任,后续的治疗工作就能顺利很多。
中医历来有“重剂起沉疴”的说法,但是何时用重剂,何时用轻剂,却不好把握。如果用方不当,药用重了不但达不到治病的效果,反而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所以用重剂需要医生本人有很深的功底,辨证用方无误才可以用重剂。
初诊时,患者腹水严重,当以利水为重,车前子、茯苓等利水药就要大剂量使用。但这只是治标之举,患者的病是由乙肝引起,所以也要重剂抗击病毒,故半枝莲和白花蛇舌草等清热解毒之品也用到了50g。患者已呈血瘀之证,活血化瘀的丹参也要用到50g的重剂。既然用到如此大的用量,方剂就不宜大,方大量大,病人的身体吃不消。所以卢教授的方子都仅仅只有几味药,精简得很。
从卢教授的这种用药思路中,可以看到张仲景的遗风。张仲景用药就很精当,张仲景的方子大多不大,但是他所用药物的剂量都大,动辄几两(一汉两约合现在的15g)。这样用药力大效专,故每每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学习中医,不能刻板地只学习一种思路,我们要海纳百川,多学几种处方思路,用药时才不至于思路枯竭。
尊敬的读者,我正脱产在医学院校全日制学习,所有文章皆为我每日学习笔记或个人随笔,仅供读者参考。我目前学业繁忙,精力有限,毕业前无法为您提供服务,敬请谅解,患者朋友请到正规医疗机构挂号就诊。我除此博客与微信公众号外,无任何其他自媒体。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zhouzhiyuan360(或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周志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