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疡科心得集》注释二

科总论2

原文:然则治之奈何?亦在审其脉以辩其证而已。大约疮疡未溃之先,脉宜有余;已溃以后,脉宜不足。有余者,毒盛也;不足者,元气虚也。倘未溃而现不足之脉,火毒盛而元气虚也;已溃而元有余之脉,火毒盛而元气滞也。按定六部之脉,细察虚实,期间宜寒、宜热、宜散、宜收、宜攻、宜补、宜逆、宜从,总以适事为故,未可卤莽图治也。

注释:这一段讲疮疡的治疗原则。总的治疗原则是扶正祛邪,这要在审察患者的脉象并辨明患者的症候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措施。患者一般的情况是在疮疡未溃之前,脉应有余;疮疡溃烂之后,脉宜不足。

“有余”和”不足”这对概念来自于《老子》一书,《老子》中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一句,中医与古代哲学息息相关,从古代哲学中借鉴了许多概念和理论,中医总的治疗原则正是老子所说的“损有余而补不足”。

在中医理论中,有余和不足这对概念经常出现,它们的参照物都是正常状态,有余为超过正常状态,不足为不及正常状态。脉象可以分为平脉、有余脉和不足脉,平脉是正常人的脉象,有余脉是比正常人的脉象强盛的脉,不足脉是比正常人脉象虚弱的脉象。大抵来说,迟脉、虚脉、细脉、弱脉等均属不足脉;数脉、实脉、滑脉、洪脉等,均属有余脉。

疮疡没有溃烂之前,邪气虽盛,正气未衰,所以脉为有余脉;疮疡溃烂之后,邪气盛,正气衰,所以脉应为不足脉。这是合理的脉象,症候与脉象相符,这种情况叫“顺证”,预后较好。如果疮疡未溃,脉已不足,则说明邪气很盛,正气很虚;疮疡已溃,脉尚有余,说明不但邪气盛,正气也郁滞,这种情况中医叫“逆证”,预后多不良。

中医脉诊讲究“三部九侯”,三部是“寸、关、尺”,中医师号脉用三根手指,医师的三根手指分别对应寸关尺三部。关脉位于桡骨处,是三根手指中间一根所在处,寸在桡骨靠手掌端,尺在桡骨靠手臂端。

两只手各有三部,总共就有六部脉。“九侯”是指对寸尺三部,分别进行轻取、中取和重取。稍用力叫轻取,侯浮脉,比轻取略重叫中取,比中取更重,医生指目能感受到患者的筋骨为重取,重取侯沉脉和伏脉。所以一次正常的诊最少需要耗时两分钟时间。

古代中医没有现代的检查手段,只能靠脉诊来确定患者的表里虚实寒热,所以非常重视脉。但实际上脉诊可靠性并不高,所以古人也说“心中了了,指下难明”,又特别强调要四诊合参(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相结合),有时要“舍脉从证”,有时要“舍证从脉”,这都是因为诊断患者的疾病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很难靠单一方法诊断准确。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非常发达,可以弥补中医四诊的不足,中医师应该与时俱进,博学多闻,以求更精准的诊断。

本段虽然只是谈脉,但是不可以单纯的理解为只靠号脉,实际上是要四诊合参的。医生从患者的脉象和体征辨别出患者属于何种症候后,就可以决定采用何种治疗原则对患者进行治疗。

“宜寒、宜热、宜散、宜收、宜攻、宜补、宜逆、宜从”是治则,中医讲究阴阳平衡,所以总的治疗原则是调整患者的身体状况,使之达到平衡的状态。患者属热证,则根据“热者寒之”的原则,用寒凉的药物凉润患者的身体;患者属寒证,则根据“寒者热之”的原则,用温热的药物温暖患者的身体;虚弱的患者就用补药补一补,邪气炽盛的患者就用攻邪和泻下药物攻一攻;有结者散之,气泄者敛之;顺证则用正常的办法顺治,逆证则用相反的方法逆治。

这种阴阳平衡的思想在中医理论体系中无处不在,所以中医常常讲,治病必求其本,本在阴阳。根据这样的理论,天下确实几乎无病不可治疗,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却有许多疾病无法依据这样简单的理论来解决问题,学者当识之。

“总以适事为故,未可卤莽图治也”,是强调医者治疗疾病,要按照以上治疗原则,谨慎施治,不可以毫无原则的乱治,也不可以过度治疗。要适可而止,寒者热之,若用温热药过头了,就会导致热证,以毒攻毒的药用多了,就会导致患者中毒。所以治疗疾病,要把握好度,不能治过头,导致患者出了新问题,这里的“适事”之“适”,即含有“适可而止”之义。

原文:疮疡之部位,其经络气血之循行,即伤寒之经络也。伤寒无定形,故失治则变生。外证虽有一定之形,而毒气之流行亦无定位。故毒入心则昏迷,入于肝则痉厥,入于脾则腹疼胀,入于肺则喘嗽,入于肾则目暗手足冷;入于六腑,亦皆各有变象,兼证多端,七恶叠见。

注释:这一段是在讲疮疡的六经和脏腑辩证原则。笔者在前几天曾撰文《中医辨证施治的三个主要步骤》(详情可点击标题链接),谈及中医辨证施治的第一步为八纲辨证,第二部即为六经辨证、脏腑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辩证等。八纲辨证是区分疾病的性质,六经辨证、脏腑辨证、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辩证要辨的是疾病的病位,也就是疾病累及身体的哪一部分。

疮疡和伤寒等疾病,经络气血循行的规则是相同的,伤寒没能及时或正确的治疗就会产生变证,疮疡虽然在体表上有特殊的病症表现,但是它的毒气也和伤寒一样,可以在人的体内传变流行,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也会发生变证。

当疮疡之毒入心经时,患者便会出现昏迷的现象;入于肝经时,则会有痉挛和惊厥的症状;入于脾经时,则会有腹胀痛的症状;入于肺经时,则会有喘嗽的症状;入于肾经时,则会有眼睛昏花,手足冷的症状。入于六腑,也各有相对应的变象,兼见症非常多,有时会出现七恶的现象。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中医的五脏六腑与现代解剖学上的五脏六腑并非一回事。

七恶是中医外科的一个专业术语,中医外科对病人的预后的判断有一些基本的规律,概括起来就是五善七恶。五善是指:一、饮食如常;二、大小便正常;三、色泽红坚实;四、脉静身凉,手足和暖;五、声音响亮,动安宁。七恶是指:一、躁烦闷乱,谵妄恍惚;二、呕哕泄泻,不能饮食;三、青干黑陷,塌破烂;四、头面瘀肿,鼻塞目闭,唇裂舌干;五、寒战切牙,声哑色黯;六、喉舌溃烂,食入则呕,饮水则呛;七、腹胀喘促,四肢逆冷。凡疮疡患者,见五善为吉兆,见七恶为恶兆。

原文:《经》曰:治病必求其本。本者何?曰脏也,腑也,阴阳也,虚实也,表里也,寒热也。得其本,则宜凉、宜温、宜攻、宜补,用药庶无差误;倘不得其本,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可不慎诸!

注释:这里的《经》是指《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提出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那么本是什么呢?本可以理解为俗话说的病根,也就是疾病的根本原因或源头。中医认为人之所以得病,是因为脏腑失和和阴阳失调,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虚实、表里、寒热等方面。所以治疗疮疡也不出中医的这些基本框架之外,要对患者进行八纲辨证和六经辨证、脏腑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辩证无误,才能选择正确的治则和治法。如果辩证出现了错误,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疡科总论》这一篇是高秉钧《疡科心得集》的总纲,它高度概括的阐明了疮疡这种疾病的病因和病理。中医讲“理、法、方、药”,这个总纲就相当于这四者中的理。

​这篇总论体现了中医的特点和不足之处,中医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整体论和辨证施治​思想,这两大特点在这篇总论中都得到了体现。

中医最大的不足就是一切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都是从理论一步步推导而来,就像是做一道数学题一样,靠逻辑思维​完成疾病的诊疗。至于这个推导过程是否合理、正确率有多少、疾病的病因有没有其他更合理的解释等等,统统不在乎。所以它缺乏像现代循证医学那样完备的评价、再评价和自我纠错机制,导致中医很难有进步,千百年来,积累了大量的精华和糟粕。​

久而久之,一些好大言而轻实证的文人墨客就会把中医实践和理论混为一谈,把中医讲得玄乎其玄,夸大中医的疗效。这样的中医对中医事业的伤害是很深的,许多人之所以反感中医,根本原因就是反感这种夸夸其谈的风气。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