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风热型淋巴结肿大的经典名方:牛蒡解肌汤

牛蒡解肌汤出自《疡医心得集》附方的上卷,是中医外科心得派创始人高秉钧自创的一张新方。

《疡医心得集》记载本方“治头面风热,或颈项痰毒,风热牙痈等证”。本方由牛蒡子、薄荷、荆芥、连翘、山栀(即栀子)、丹皮、石斛、玄参、夏枯草组成,原书未载用量。

笔者多以此方治疗淋巴肿大、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大便秘结等证,各药用量根据患者具体病症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方中诸药,各用10-15g。有些医生,专以此方治疗颈项部淋巴肿大,效果很好。

笔者前段时间曾经出现过颌下淋巴结肿大,同时便秘较严重,仅用了六剂牛蒡解肌汤,即解决了问题,不过笔者的淋巴结肿大属于良性,恶性淋巴瘤就没有这么好治疗了。

中医外科“心得派”是将痈疽类疾病按三焦分证论治的,认为上焦疾病多属于风热风火,“以风性上行故也”。实际上,牛蒡解肌汤不仅仅只能治疗传统中医所说的上焦疾病,笔者以之治疗多种辩证属于实热型的淋巴结肿大甚至痔疮,无论是在上焦还是在中焦下焦,均有一定的疗效。

牛蒡解肌汤中的各药,按照常用的中药分类标准,均属于解表类和清热类药,牛蒡子、薄荷、荆芥是典型的解表药,其余均为清热药。所以此方尤其适合表证未解,又有里热的实热型痈疽类疾病,也包括各种辩证为表里皆有实热的恶性肿瘤。它还可以用于治疗因为放疗引起的口干、便秘、牙龈肿痛等后遗症。它也可以用于治疗实热型的癌热癌痛。

但是对脾虚泄泻、大便溏稀的患者,牛蒡解肌汤则不但不能缓解患者的病情,反而会适得其反。清热解毒类药,均有一定的伤脾胃的作用,无火热之邪者是不宜服用的。

牛蒡子有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的作用。常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或肺热咳嗽咳痰不畅,咽喉肿痛等证;薄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等作用,亦多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肝郁肋胀等证。荆芥则是一味药性温和的解表药,无论风寒还是风热皆可使用,其功效是祛风解表,透疹止痒,临床常用于治疗风寒表证,风热表证,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初起等证。这三味药合用,是有退热解表之功的。

连翘、栀子、丹皮、玄参、夏枯草等都是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药,石斛既能清热,又擅养胃阴。热毒壅盛之证,多会伤阴,所以在清热的同时,也要加入育阴的石斛。

诸药合用,就既能解除表证,又能清泄里热,还能养阴,所以本方特别适合表里俱热,阴津有伤的风热痰毒证,无论是何处的淋巴肿大,或生疮长痈,只要属于这个证型,俱可投用。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