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间的信任是疗效的重要保证

内蒙有个大哥,因为熟人介绍,知道了我。家中有人生病,找我看病。他找我看的第一个患者,是个肺癌患者。仅治疗了一两个月,患者的肿瘤就迅速缩小了一半左右。后来治疗了一年左右,虽然耐药了,在更改了用药方案后,又再一次把患者的病情控制得很好。

此后这个大哥陆陆续续把他的朋友和亲人约十余人介绍到我这里来治疗,有个甲状腺癌,有个胃癌,也有两个肺癌。所治疗的这几个患者,没有一个无效。

还有他老母亲的慢性肺阻塞合并心肺衰竭,浑身已浮肿,也是找我治疗。他们到了医院,已经被医生要求在病危告知书上签字,无奈之下,他请我开方。

因为打交道久了,我也就冒险为他开了处方,服药后一小时,病人即开始小便通畅,几天后浮肿消退,恢复良好,出院回家。

前几天他又让他的两个亲人来找我看严重的化脓性毛囊炎和痤疮,我对这类皮肤病并不擅长,但是他却无比的信任我的医术,一定要我治疗。

这两个患者在北京各个顶级医院找了很多皮肤病方面的专家治疗过了。我当着患者的面,把患者的患处拍照,通过微信发给我的好友,武警总医院皮肤科的李教授,李教授指点我,告诉我这个病从西医上是什么病,应该如何治疗。

而我在知道这个病的病名后,又当着患者的面,从书架上抽出几本中医外科和皮肤病方面的专著来,查询该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再为患者开出中医处方来。两个患者回家后,仅服用了一两天中药,病情都大见好转。

这个大哥兴奋不已,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我,同时告诉我,他最近介绍的一个兄弟的父亲的胃癌经我治疗了十几天后,临床症状基本全部消失。

我自己也喜欢治疗类似他这样的患者及其亲友,我现在百分之九十的患者来自于像他一样的因看病而结交的朋友介绍的病号。

原因无他,这些患者对我不存在信任的问题,我能放心大胆的给他们治疗,甚至当着他们的面,请教同行,查阅医书,都不用担心病人笑话我学艺不精。而最终的结果便是,患者受益了,我也得到了病人和病人亲友更大的信任。

行医久了,病人或者病人家属,只要跟我对话三五句,我便知道他们对我的信任度有多高。一般来说,凭直觉知道一个病人对我抱着狐疑的态度时,我会委婉的拒绝他们的求诊,告知他们去别的地方求医。

医患之间的信任是医疗的根本,没有这个根本,作为医生,我们即便再如何同情病人,心中也是忐忑不安的,不知道自己要帮助的这个病人,会不会成为医闹。虽然药王孙思邈说过,大医精诚,治病之时,医生应将自己的生死与安危置之度外。但是,实际治病时,我想没有医生真的敢麻痹大意。更多的时候,我们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在当前恶劣的行医环境下,一个有经验的医者,寻求自保是常情,一旦有了寻求自保之心,用药时便会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医疗的核心其实只有四个字:安全有效。但是有时安全与有效不能同时兼顾,要想取得疗效,一定的风险是必须要冒的。

而医者用药冒风险,患者就有死亡的可能。屡见不鲜的伤医事件,不可能对耕耘在一线的临床医生毫无影响。多数医生首先考虑的还是病人的安全问题,毕竟,病人安全了,医生的安全才有保障。

所以现在很多重疾病人并不完全没有救治的希望,但是却到处被医生们拒诊。医生们害怕医患纠纷,害怕遭遇医闹。实在要治疗,也只敢开点太平方,用不温不火的方子,等着病人的病情自然的发展,这多半会延误治疗时机。

去年我应邀到某地出诊,患者的儿子因为误会,对我非常不客气,几乎当场就要对我动粗。这次的诊疗很不愉快,我也就从这次诊疗中退出了,以避免不必要的后患。后来患者一家四处求医问诊,治疗了一年多,病情每况愈下。

今年夏天的某一天,患者的家人突然又来到我的家门口来找我,哭诉着道歉,甚至用了中国人最重的礼节,跪下来恳求我原谅并继续治疗该患者。

我对患属说,你们求上门来,我没有拒诊的道理,但是心中的阴影已经形成,再让我放手治疗你们的亲人,我已经是办不到了。我可以开方,但是处方一定是四平八稳,非常安全的太平方,不敢用有一丝一毫风险的可以治病的药。

最后我介绍了两个我认为在他们亲人的疾病上比较权威的医生,让他们去找那两个医生去了。信任已经荡然无存,治疗也就不可能再有意义了。所以,不耽误他们的病情,是我能为他们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尽管患者家人见我拒绝了他们,十分伤心。

我以前带着我母亲去找别的医生治病时,被好几个医生拒绝了,那时候觉得莫名其妙。但是当我自己面临无数的求诊者时,我也会婉然拒绝很多人,他们可能也感觉莫名其妙。

为什么要拒绝呢?因为从言谈举止中,我已经嗅出了浓浓的不信任。很多人是抱着狐疑的态度来找我咨询的,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告诉我,我们彼此医缘尚未到,与其勉强为其治疗,不如婉然拒绝了,以免后患。

我经常碰到频繁的更换医生的病人,一般也是婉然拒绝了,因为这样的病人,从其性格来说,一般是不太容易信任人的。既然不能信任其他同仁,大概也不会信任我,求诊时恳切的态度,是维持不了多久的,这样的诊疗,多半是会以失败告终的。

我一直在摸索自己能力的边界,也在摸索与病人交往的边界,有些病人我敢放胆治疗,甚至敢于和他们开各种玩笑,有些病人我只敢小心翼翼的与他们沟通,另有一些病人,就只敢恭送出门。

《五灯会元》里记载了赵州从谂禅师的一个典故,据说某一天,被封为赵王的成德军节度使王熔,到观音院拜谒从谂,从谂坐镇在禅床上问王熔:“大王会么?”王熔答:“不会。”从谂回答说“自小持斋身已老,见人无力下禅床。”王熔闻言大悟,对从谂更加礼重。

第二日,又有真定将军来,从谂禅师下床接见。侍者问从谂禅师:“和尚见大王来,不下禅床。今日将军来,为什么下禅床?”从谂说:“非汝所知,一等人来,禅床上接,中等人来,下禅床接,末等人来,三门外接。”

这个典故颇有深意,我们每个人待人接物时,其实都不可避免的要区分对待。有些人修养好,有很高的素质和自律精神,无论多么随性的对待,都可以。但是另有一些人修养不怎么好,就要客客气气的对待。还有一些堪谓粗鲁的人,那就不至于客气了,甚至要恭恭敬敬的对待才好。

医生对待病人,也是这样的。越客气,越恭敬,也就说明医生的心中越警惕,越害怕。所以,任何一个人,平时注意一下自己的修养,都不是坏事。关键时刻,真正能帮我们的,不是我们的财富和社会关系,而是我们自身的修养散发出的个人气质。

微信公众号:zhouzhiyuan360(或搜“周志远”添加)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

作者微信:zhouzhiyuan1979(或36641)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